海洋浮遊植物怎樣高效捕獲光能?我國科學家揭秘

新華社北京9月12日電 在茫茫海洋中,有一種名為顆石藻的浮遊植物,它們雖然微小,卻能夠適應海水不同深度的多變光環境,高效進行光合固碳,但它是如何高效捕獲和利用光能的一直成謎,其進化機製也未見報道。

近日,我國科學家首次揭開了顆石藻高效利用光能的奧秘。9月12日,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以封麵論文形式發表了中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團隊成功解析了顆石藻的光合作用結構。

研究團隊發現,顆石藻擁有一套“超級光合結構”——相當於一個“蛋白質+色素”組成的巨型吸光矩陣。這個結構由51個蛋白單元和超過800個吸光色素分子組成,堪稱自然界最複雜的微型光合係統之一。

這項發現不僅解答了海洋浮遊植物高效進行光合作用的奧秘,更為未來人工模擬光合作用、開發新型固碳技術提供了重要參考,有望為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新思路。

“理解自然的高效光合機製,有助於国产AV蜜桃网站設計更高效的人工光合係統,甚至開發出能夠幫助減碳的新型生物技術。”研究負責人、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王文達說。

黑龍江
上一篇:{loop type="arclist"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