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工智能牽手江南古鎮 湖州南潯加快推動AI產業發展

日前,第三屆湖州“浙江大學校友日”暨人工智能產業交流會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啟幕。聚焦“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戰略擘畫,南潯區布局“1個科創中心、1個核心片區、N個應用平台”的“1+1+N”體係,重磅發布人工智能產業政策與專項基金,揭牌成立概念驗證中心,並迎來一批高質量的校友項目簽約落地。

當人工智能的前沿技術與江南底蘊碰撞,一場關於創新、協同與轉型的人工智能產業變革正在這片土地上加速上演。

事實上,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北京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開幕式上,都有南潯人工智能產業的身影。

摩通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其生產設計的“奧運機器人”會熟練製作咖啡、麵條和雞尾酒,在7月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收獲大量關注。“從算法到機械臂,都來自南潯。”企業負責人齊科宇表示,目前已有上百台同類設備正在生產等待發往國外。

前沿技術怎麽變成實際應用場景?生產能力與技術創新如何動態匹配?這是南潯近年來著力破解的課題——密集發布建設“人工智能+”係列文件;全力支持企業智能製造與數字化提升;以人工智能推動新型工業化,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力求在賦能製造業上取得實效……

目前,全區已成功招引“人工智能+”產業鏈項目15個,集聚8家規上人工智能核心產業企業,並賦能48家國家及省市級智能製造企業,在智能質檢、流程優化、預測性維護、智能客服等場景廣泛應用,一個日趨成熟的南潯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圈初具雛形。

機器人產業的突圍,不止於單個企業的發力,更源於“產學研用”生態的結合。2025年4月,《浙江省支持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若幹措施》出台,提出打造百億人工智能基金群,並明確破除“唯論文、唯職稱”的評價體係,為掌握“萬卡級訓練經驗”等技術硬實力的專家敞開大門。作為省級科技人才“揭榜掛帥”改革試點,南潯已在上海、深圳等地建立5家人才科創飛地,總麵積達7.78萬平方米。“這些新舉措,為南潯精準破解人工智能人才瓶頸提供了有力支撐。”區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當核心技術突破與產業生態根基日益穩固,南潯機器人正在更廣闊的場景中改寫生產生活方式。

鐵牛轟鳴,卻不見農人掌舵,雙林鎮北部現代農業產業園裏,啟智林科技的170馬力農業機器人正沿預設軌跡深耕土地,衛星導航與慣性導航組合將行走偏差控製在2.5厘米內;

走進千金鎮的精敏機械車間,自動化機床晝夜不息,技術工人正為一批人形機器人關節部件做最後檢測。這些微米級精度的部件,將被發往宇樹科技、海康威視等頭部企業的實驗室;

…………

從“輯裏湖絲”聞名世界的江南古鎮,到躍入全球賽道的“機器人穀”,南潯正以“智”賦能,向“新”而行,聚力打造AI產業新高地。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邱犇)

信陽
上一篇:{loop type="arclist"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