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發表
收割機收割後的稻粒(9月7日攝)。新華網發(威信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日,雲南省昭通市多地農戶們搶抓晴好天氣,全力投入水稻收割,確保顆粒歸倉,田間地頭處處是熱火朝天的收獲景象。
9月7日,威信縣舊城鎮文興村,農戶們正在晾曬稻穀。新華網發(威信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昭通市威信縣舊城鎮,2.3萬畝水稻迎來收割期,當地農戶及時收割、晾曬水稻。據了解,在水稻生長關鍵期,威信縣遭遇持續雨水天氣,當地從7月份開始就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指導農戶做好排水防澇、病蟲害防治等工作。通過開展技術培訓、發放資料、現場指導等方式,有效幫助了農戶科學應對不利天氣,降低災害損失,今年水稻收成較往年實現增長。
9月7日,威信縣舊城鎮文興村水稻豐收,農戶正在將收割機收割好的稻穀轉運至曬場。新華網發(威信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9月7日,威信縣舊城鎮文興村,農機手正操作收割機收割水稻。新華網發(威信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航拍大關縣金黃稻田(攝於9月9日)。新華網發(楊全偉 攝)
在昭通市大關縣翠華鎮永康村,水稻種植大戶唐明鳳,通過流轉220餘畝土地規模化種植水稻,不僅自家迎來豐收,更成為帶動鄉親們增收的領頭人。通過培育種植大戶推動規模經營、推廣機械化提升收割效率、整合勞動力資源促進就業,當地不僅實現水稻增產、農民增收,更增強了本地糧食供給能力,為夯實糧食安全根基貢獻了積極力量。
在大關縣的稻田裏,農民收割稻穀 (攝於9月9日)。新華網發(龍夢 攝)
在大關縣,村民收割水稻(攝於9月9日)。新華網發(龍夢 攝)
在大關縣,村民收割水稻(攝於9月9日)。新華網發(龍夢 攝)
在大關縣,飽滿的稻穗壓彎稻杆(攝於9月9日)。新華網發(龍夢 攝)
在大關縣,村民在晾曬稻穀(攝於9月9日)。新華網發(楊全偉 攝)
在水富市,兩碗鎮花壇村花園村民小組500畝水稻迎來豐收,清風拂過稻浪翻湧,新米清香彌漫田間。在雲富街道新壽村的稻田裏,身穿“藍馬甲”的社工開展農忙援助,幫助特困老人收割水稻。如今,雲富街道社工站已為101位特困老人建立專項檔案,包括獨居、失能、高齡等不同群體,常態化提供上門服務。(威信縣融媒體中心 大關縣融媒體中心 水富市融媒體中心)
8月28日,水富市雲富街道社工與村民幫助特困老人收割稻穀。新華網發(水富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loop type="link"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