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談|按下新能源汽車下鄉“加速鍵”

2025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開展數月,老鄉最關心哪些問題?自2020年第一次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開展以來,入選車型不斷豐富、覆蓋範圍有序拓展、支持力度持續加大。如今,除了車輛口碑、質量等因素,售後服務方便不方便、優惠補貼能否享受、充電設施是否健全等,愈發成為老鄉買車換車時考慮的重要因素。(據《人民日報》9月7日報道)

新能源汽車是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主要方向。按下新能源汽車下鄉“加速鍵”,能夠為汽車產業培育新的增長點,也能更好滿足農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鄉野阡陌間,蘊藏著巨大的消費潛能。我國有近5億人生活在鄉村,2024年鄉村消費品零售額達6.7萬億元,同比增長4.3%,增速高於城鎮0.9個百分點。相較於趨於飽和的城市用車市場,廣大農村宛如未經充分開發的富礦——相對較低的人均汽車保有量意味著可觀的增量空間,而農業生產運輸、日常通勤代步等剛性需求,更為新能源車型提供了應用場景。讓更多優質新能源汽車馳騁在廣袤鄉村,有助於改善農民生活品質,為推進鄉村全麵振興增添新動能。

新能源汽車下鄉服務的是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促進的是綠色低碳發展。比起傳統燃油車,新能源汽車具有零排放、低噪音等顯著優勢,既能節約資源、保護生態,又能提升用戶出行體驗、降低出行成本。尤其在光照充足的村落,光伏發電與家用充電樁結合,可實現自發自用的清潔能源閉環。這不僅改寫著千千萬萬農家的生產生活圖景,更在潛移默化中厚植了生態文明理念。

下鄉,是銷售空間的改變,也意味著服務理念的更新。新能源汽車要想適應鄉村市場、贏得群眾認可,就要研發適應農村複雜路況的長續航車型,設計符合農家審美的造型。前些年,有些車企把城市滯銷的小型通勤車直接拉到鄉村,結果老鄉吐槽“裝不下化肥、跑不了土路”。如今,越來越多的車型設計、性能更貼近農村地區消費者需求,且通過性好、空間大、能拉貨。事實證明,隻有高品質滿足農村地區消費者實際需求,新能源汽車才能真正適應鄉村、紮根鄉村。

鄉村市場雖然是藍海,但並不是沒有“暗礁”。讓新能源汽車更快挺進鄉村市場,仍麵臨充電難、服務弱等痛點。銷售下鄉了,還應探索融資租賃等靈活購車方案,配套更多充電樁,完善售後保障網絡,培養懂技術、留得住的鄉村服務團隊……隻有解決全流程的痛點、形成全鏈條的支持,才能消除農村地區消費者用車養車的顧慮。

新能源汽車下鄉,是擴大鄉村市場、促進綠色消費的雙贏。期待更多新能源汽車行駛在廣大鄉村的道路上,讓村民出行更便捷,為鄉村全麵振興注入新活力。(張博)

信陽
上一篇:{loop type="arclist"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