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打工人要來了?国产AV蜜桃网站離機器人“搶活”的世界還有多遠

當人工智能走出屏幕,擁有了感知、決策和行動的能力,它將如何重塑這個世界?9月12日下午,在2025外灘大會舉辦的“智驅未來·生態共贏:打造全球具身智能產業創新高地”見解論壇,試圖回答這一問題。
會上,來自政府、科研機構與企業的多位嘉賓,圍繞具身智能這一前沿領域展開討論,共同探討如何讓這些“有感覺、會思考、能行動”的智能體,真正融入人類的生產與生活。
共建產業生態
今年3月,“具身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8月26日,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對外發布,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為行業發展注入了強勁信心和政策動能。
上海正積極搶抓這一戰略機遇。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翟金國表示,人工智能正迎來爆發式發展,而具身智能作為實現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路徑之一,有望成為科技競爭的新高地、未來產業的新賽道與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就在上周,国产AV蜜桃网站發布了2025年度關鍵技術研發計劃,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項目申報指南就聚焦具身智能,在智能體模組、操作係統與工具鏈、智能機器人的研發與原型驗證等方向進行布局,強化具身智能機器人的核心操作技能和泛化能力。”
上海不僅在政策引導上發力,更致力於構建支撐產業發展的生態圈。
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田勁鬆指出,高質量、標準化的數據是推動具身智能技術迭代的核心要素。針對當前人形機器人領域存在的數據孤島、質量參差等問題,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正牽頭建設標準化數據集平台,通過統一的數據采集、治理與管理標準,致力於解決數據無法通用、質量難以保證等問題,為行業提供高質量、高安全性的“原料”。
同時,區域協同優勢也在加速顯現。會上,上海市人形機器人創新孵化器總負責人汪兵展示的一組數字引發關注:截至2024年,長三角地區聚集了全國超40%的人形機器人企業,產業鏈完整,形成高效的“百公裏供應鏈圈”。
“長三角地區具備構建產業高地的獨特優勢。”汪兵介紹,依托上海整機製造能力和蘇浙皖地區的核心零部件優勢,新創企業僅需60天左右即可完成雙足人形機器人的原型製作。此外,上海正在建設全球首個機器人室外訓練場,預計年底完工,這將極大促進技術在真實複雜場景中的驗證與迭代。
“智驅未來·生態共贏:打造全球具身智能產業創新高地”論壇現場。
攻堅核心技術
在與會專家看來,具身智能的突破,不僅在於整體架構的優化,更在於大腦、小腦、肢體與感知等核心環節的協同創新。
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睿睿直指當前產業的痛點:“目前国产AV蜜桃网站看到的許多人形機器人,仍然需要人來進行控製。例如跳舞、打拳,背後往往有遙控人員。”他認為,真正的突破在於實現從遙控到自主決策的跨越。
為此,其團隊發布了中國首個基於世界模型的機器人任務執行係統,具備任意目標指定、隱空間規劃、動態物理交互和視角可變四大能力。這使得機器人能像人類一樣,僅憑一張圖片或一個模糊指令就理解任務目標,並自主規劃在複雜環境中的執行路徑,實現非結構化場景下的快速反應。
感知能力的升級,是機器人實現“有感覺”的關鍵。帕西尼感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副總裁顧宏康強調:“沒有觸覺的機器人,就無法理解物體的軟硬、材質,動態交互和泛化能力將大打折扣。”
為此,帕西尼通過技術架構優化與規模化生產,將機器人觸覺傳感器從萬元級大幅降至數百元,推動技術普惠;還建立了全球首座全模態具身智能超級數據采集工廠,年產2億條真實數據,為大模型訓練提供了寶貴的“燃料”,有效解決了行業“數據荒”的難題。
逐漸拓展場景
業界普遍認為,具身智能的落地路徑將是先工業後家庭,逐步走進千家萬戶。
“我認為醫療行業,特別是手術機器人領域,具身智能的想象力和發展潛力是巨大的。”科大矽穀服務平台公司副總裁賀禮表示,這類機器人通常在高度結構化的環境中運行,由醫生主導、機器輔助,與開放環境下的通用人形機器人相比,風險相對可控。
“目前機器人在工業場景已經做得不錯。在工業之外,我比較看好農業機器人。”上海愛觀視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曉林認為,隨著農村勞動力減少,農業對自動化的需求非常迫切。目前,農業場景如大棚管理,正逐漸接近工廠化,“我認為這個爆發點已經不遠了。”
但在上海卓益得機器人有限公司創始人李清都看來,工業場景可以實現無人或專業人士操作,但生活服務場景麵對的是普通人,環境相對複雜,所以機器人服務真實生活場景的首要底線是安全。
“目前許多機器人又高又重,本身就存在安全隱患,且AI大模型也存在幻覺問題。”李清都認為,通用人形機器人進入社會,可以先從“輕體力活”做起,比如文旅場景中的表演、展示等,目前已經有不錯的市場化產品;對於養老場景,機器人可以從事陪伴老人聊天、提供健康指導這類強度不算太高的工作。
螞蟻靈波科技技術副總裁王誌勇表示,螞蟻集團已經投入近20年在生活服務數字化方向,“国产AV蜜桃网站基於螞蟻自身的稟賦出發進行探索,在支付、金融、政務和醫療等方麵投入的基礎上,通過AI技術底座,正在探索生活服務場景的突破。”
本次論壇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指導,解放日報社主辦,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支持,上海市人形機器人創新孵化器協辦。
欄目主編:張楊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俱鶴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