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9-14 來源:必也正名網作者:剩菜小王子
上海9月9日電(範宇斌)近日,2025年第三期“僑見·同圓共享中國夢”主題學習暨“僑史大家說”(第二講)活動在上海大學舉辦。
本次活動由上海市委統戰部主辦,寶山區委統戰部、上海大學黨委統戰部承辦。活動以“弘揚抗戰精神,凝聚僑界力量”為主題,邀請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李瑊作題為《丹心報國——海外僑胞與上海抗戰》的主旨報告。
李瑊從慰勞獎飾、輸財捐物、回國參戰等方麵講述海外僑胞對抗戰的支持和貢獻。她表示,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鬥爭,中華民族以浴火重生的勝利定格正義,也寫下海外僑胞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壯麗詩篇。海外僑胞從物質、精神等各個方麵對抗戰的支持,構成了抗日戰爭曆史敘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麵抗戰、全民抗戰的重要體現,彰顯了偉大抗戰精神,為後世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
“僑史大家說”活動環節邀請三位講述人重現海內外僑胞用生命和熱血支持上海抗戰的感人故事,傳承僑界愛國情懷和曆史擔當,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
歸僑子女、上海大學悉尼工商學院學生陳加恩以“熱血灑碧空”為題,講述了華僑在抗戰中作出的貢獻與他們的赤子之心。抗戰時期,眾多華僑青年放棄海外生活,回國參戰。在中國驅逐機飛行員中,華僑占四分之三。他們英勇作戰,如年僅27歲的美國華僑黃毓銓在淞滬抗戰中壯烈犧牲,成為中國空軍抵禦外侮犧牲的第一人。
上海為僑服務誌願團法律專家隊專家、上海市楊浦公證處副主任蔡煜講述了歸國法學家倪徴𣋉的抗日愛國事跡。淞滬會戰後,上海司法係統遭受嚴重破壞,倪徴𣋉秉持民族氣節,堅拒日偽拉攏,在極端危險的環境中堅持司法工作。1946年,他作為東京審判中方檢察官首席顧問,成功指控土肥原等日本戰犯,捍衛了民族尊嚴,維護了中華民族利益。
陶行知曾孫、上海市陶行知紀念館副館長陶侃講述了陶行知教育救國的主要事跡。陶行知是著名教育家,早年留美求學,但始終心係祖國,立誌以教育拯救民族危亡。他毅然放棄國外優厚待遇,回國後投身平民教育,創辦曉莊師範、山海工學團及育才學校等,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等理念,推動教育普及與改革。他注重教育與社會實踐、救國行動相結合,在抗戰期間積極以教育動員民眾、宣傳抗日,彰顯教育救國的信念。
活動現場。 上海市委統戰部供圖
活動現場,上海市華僑事務中心邀請陶侃等18人組建首批華僑曆史講述人隊伍,並為講述人頒發證書。華僑曆史講述人隊伍組建成立後,將以僑史為媒,通過口述曆史、展陳講解、主題宣講等方式,充分展現海內外僑胞的卓越貢獻,激勵廣大僑胞在新時代傳承和弘揚家國情懷,以實際行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僑界力量。
當日還開展了“僑見·這裏是上海”市情體驗活動,與會僑界人士分別走進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錢偉長紀念館、上海大學校史館、上海市陶行知紀念館等參訪點,實地感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曆程,深刻感悟中華民族不屈的抗戰精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