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千年商脈煥發時代新光彩

國際商報記者 王旭光

西湖煙雨與數字浪潮交織的杭州,從年社零總額突破9000億元到單月消費破900億元領跑浙江,從“六小龍”科技消費場景出圈到“宋韻”文旅商業爆火,這座“數字經濟第一城”正以“四化”戰略重構商業基因,加速邁向萬億消費強市。

萬億消費“杭州速度”再提速

2024年,杭州社零總額達9151億元。今年,在國家零售業創新提升試點的賦能和推動下,杭州社零額實現高基數上的高增長,1—5月,社零額3745.1億元,以7.4%的增速領跑全省,5月單月社零額928億元更是浙江省曆史上首個單月破900億元的地市。

根據規劃,到2027年,杭州社零額將衝刺1.05萬億元的規模。同時,鼓勵零售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不斷提升頭部企業跨地區資源配置力、跨國全球競爭力。到2027年,限上批零業法人企業數量達到8500家以上,批零業對GDP貢獻努力達到8%。

“杭州將聚焦零售商業設施改造提升,以豐富高質量、高性價比商品為關鍵,提供以人為本的服務作為核心,發展新模式、新業態為導向,強化政策支持,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構建現代零售體係。”杭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具體來看,杭州零售場景將展現出新風貌,積極培育零售業新場景、新模式,每年新引進各類首店200家以上;新增省級智慧商圈6個,省級高品質步行街6條,省級特色街區6條;新設離境退稅商店100家,不斷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

與此同時,杭州的供零融合也將邁出新步伐。勾莊、新農都兩大核心批發市場搭建起覆蓋廣泛的源頭直采網絡。聯華、永輝、盒馬等六大連鎖超市巨頭,通過聯合采購、訂單農業、自有品牌開發等方式,深度綁定優質供應商,優化商品結構。1800個社區便利店、生鮮店等末端網點,通過與上遊批發市場、連鎖超市及電商平台的緊密協作,實現靈活補貨與品類優化,共同織密“最後一公裏”服務網絡。

目前,按照“以點帶麵、梯度推進、整體提升”思路推進商圈、步行街建設,杭州已成功創建國家級智慧商圈2個(湖濱商圈、武林商圈),國家級智慧商店4個(杭州大廈、解百、湖濱in77、武林銀泰百貨),國家級高品質步行街4條和國家級商業特色街6條。

品質消費引領產業升級

在湖濱商圈試點“元宇宙逛街”,消費者佩戴VR設備可穿越至南宋禦街;武林路改造數字藝術街區,牆麵光影隨行人互動變化;新天地太陽劇場打造沉浸式體驗新空間,夜間消費活力釋放……

杭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杭州將結合打造“賽會之城·購物天堂”三年行動計劃,利用兩年零售試點契機,突出抓好“四化”。

場景化提升方麵,重點提升延安路—湖濱路、錢江新城—錢江世紀城兩大國際商業中心,支持傳統購物中心增加文化、體育、娛樂等多種跨界業態,打造國際地標商圈。依托“六小龍”出圈效應,打造涵蓋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等特色消費場景;融入地方文化元素,依托南宋禦街、德壽宮打造“宋韻”超級文旅場景,發展主題特色商業。推廣文創策展商業,在商業空間中引入文化策展與藝術活動,分類培育“藝術江南”“創意江南”“時尚江南”街區品牌。

品質化供給呈現“首店經濟”與“國潮複興”雙輪驅動。杭州著力引進知名商貿企業在杭設立總部,建立潛力企業名錄庫,每年推動超1000家商貿企業升限納統。製定首店目錄和評價標準,引進全球/亞洲首店,支持國際品牌及本土潮牌在杭首發、首秀、首展。推動老字號複興與“國潮”“浙貨”“杭品”轉型,鼓勵開設國潮旗艦店、概念店、體驗店。

數字化賦能深入商業肌理。杭州鼓勵實體零售網點應用智能技術設備打造智慧商店,支持5G、AR、VR、人工智能等在零售企業的應用,引領無人零售、智慧零售等新業態發展。依托“城市大腦”優化商業街區管理,配備高速網絡、識別技術等數字基礎設施,提升整體承載力和智慧化水平。加強商業綜合體運營管理、商業信用體係建設,建立健全消費者權益保障體係,提升消費者參與感、體驗感、獲得感。

多元化業態更是打破了傳統零售的邊界。鼓勵百貨店豐富消費體驗,發展“一店多能”,拓展“吃喝玩樂購遊”服務場景,大力發展高性價比消費,實現“一店一策”調改升級。推動零售與製造、文旅融合,鼓勵結合杭州絲綢、西湖龍井、杭派女裝等特色產業,探索“劇場+”“非遺+”等場景創新,培育跨界融合場景。優化外擺審批,擴大實施範圍,融合夜景燈光等元素營造杭城煙火氣,繪製“城市煙火地圖”,推行“引攤入市”,夜間經濟主題活動全年不斷檔。

杭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從六個方麵發力,“加大迭代升級、加亮夜間經濟、加注數字特色、加力服務消費、加碼入境消費和加強係統謀劃,讓商圈街區‘賺’起來、‘靚’起來、‘火’起來”。

信陽
上一篇:{loop type="arclist"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