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New.4.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tsxingyuan.com/cache/61/d9fdc/632cd.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New.4.com/func.php on line 115
散文是对光阴流转的一种追溯






国产AV蜜桃网站,蜜桃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水蜜桃黄片亚洲,国产精品福利免费无码蜜桃

散文是对光阴流转的一种追溯

  發布時間:2025-09-15 00:30:43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評論
人民網北京9月10日電 (記者楊磊)2025年北京馬拉鬆將於。

早在退出工作岗位之前我就已下定决心,为自己规划了退休后唯一的任务,就是彻底退出江湖、回归家庭,读闲书、慢生活、会友朋、看世界,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两三年坚持下来,优哉游哉、轻松愉快,总忍不住涌出一种“没事偷着乐”的惬意感觉。

忽一日,与业界几个老朋友小聚,席间大家纷纷诉说着因“被安排”而忙碌不堪的辛苦,唯自己笑而不语。待有“忙些什么”的追问点到名下的时候,只能把辞掉所有兼职、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的实情相告,不料即刻招来了一阵冷嘲热讽。话题过后风一吹,讨论的热点很快也就转移了。最没想到的是,有位曾颇负盛名的文坛大佬倒是较起真来,聚会散伙后,拉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告诫说:老弟做法我不反对,但是远离喧嚣,并不代表无所事事、荒废自己。甭讲什么老有可为、发挥余热之类的官话,仅凭读了半辈子书、经历过那么多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一大堆,老来都是难得的人生财富。即使原有专业可以放弃,闲下来写点感想和随笔之类,给自己留个念想,也算是无负过往了。老兄一番话,言之凿凿、情真意切、振聋发聩,大有醍醐灌顶之势。

回家后一连数日,反复琢磨、回味学长的劝诫,内心好像有块石头丢进了湖面,往日的宁静被一下子打得波浪四散。悄然暗想,到了这把年纪,既不用为稻粱谋,也没有名利之惑,更不存在担忧他人毁誉的虚荣心,即便是纯粹为了防止大脑萎缩、小脑退化之类的生存之需,在闲云野鹤、青灯黄卷之外换个活法,亦未尝不可一试。

于是很快静下心来,列出一串题目,走进了从未涉足过的随笔领域。未曾想动起笔来倒也比较顺手,一口气写出七八篇小文。试着投给相关报刊,竟然颇受编辑青睐。朋友和同事们在普遍惊讶于过去“板着脸孔”搞评论的人,竟然和颜悦色地改行写这等闲适文字的同时,既给以善意的小挖苦,也给予热情的表扬与鼓励。特别是那位当初也曾竭力劝我动手写点东西甚至不断出命题作文的作家老友陈建功,反倒不时拿我开涮,常在朋友聚会时满脸坏笑地调侃说:这哥儿们看来,要拉开架式抢我们的饭碗!

抢人家饭碗的事情咱干不来,况且也没那本事。文学创作需要才分,自我揣摩没那两把刷子,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写惯了公文和理论文章的人,事先需要大量的案头准备和观念预设,措词推敲时谨小慎微的过程往往会耗尽所有的烂漫激情,而属于风花雪月类的随笔则完全没有固定的格式与模版,可以信马由缰、海阔天空,更兼成败皆可坦然的尝试以及自我找乐的闲情逸致,让自己心态特别放松,写起来没有丝毫顾忌与压力,正如常年负重爬坡的人突然间卸下包袱,两手空空、闲庭信步,全身心解放的轻快感瞬间也就变成了难得的精神享受。故而,这批随笔虽题材驳杂、主旨多元,形式不一、难合成规,却也多少有了几分机杼别出意外之喜。新手的好奇和欲罢不能的惯性,竟把一个文坛老炮莫名其妙地蜕变成一枚散文新秀。

写了半辈子评论,除了友朋和熟人外,基本上都是泥牛入海、无声无息,而改写随笔后,这些千字小文一经见报即颇受待见,总有众多大小网站转载,读者和网友还不时附上热情的点赞与跟帖。几个公众号经常给予或单篇或序列的密集推出,有的篇章还在《作家文摘》《新华文摘》和《文摘报》上得以转载,特别是一些出版社编印的年度散文杂文类的选本中,每年都有三五篇小文入选,去年竟然还荣获了一个中国散文学会颁发的冰心散文奖。所有这些,无疑都是对一个随笔初学者的莫大鼓励。同时也不由感慨,散文随笔确乎要比文艺评论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浙东文学”公众号。近两三年,他们一直把“云德随笔”作为公众号的一个品牌栏目,《行走的时光》这本小册子中收录的所有作品,不仅全部都在公众号上集中推出过,而且每次推出时都还精心配有一段“编者的话”,无论是内容提示,还是作品评点,都不吝热情赞许的话语。这些嘉许尽管有些过奖让本人耳红面热,但作为一个向往的目标,权当是编辑对于作者寄寓的一份美好冀望与鞭策。

《行走的时光》,浙江人民出版社

公众号的集中推出,让原发报刊的影响获得了更大的外溢效应,朋友、同学和同事纷纷为我的“改行”点赞,不断以短信、微信和电话的方式给予热情的褒奖和鼓励。几年下来,劝我结集出版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出于一个新手的不自信,这事总让人心怀忐忑、一拖再拖。前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就此事特地请教了资深的出版专家邬书林,不想这位老同事竟然给予了十分积极的回应与认可,并督促我尽快动手编辑完成。当然,在这里更要特别感谢浙江出版集团芮宏总编辑和责编余慧琴,没有他们的大力支持和辛勤劳作,就没有这本小书的顺利问世。

书中随笔所涉及的内容,有过往岁月的回望、有人间美味的反刍、有触景生情的议论、有生命旅程的追记,之所以取名为《行走的时光》,意在追溯光阴流转的片段记忆,表达一种“时光不语自清浅,岁月无言亦安然”的特殊心境,虽世事沧桑,惟初心依旧,人生漫漫、一路走来,若是无负于人、无愧于心,岂不亦可生而无憾乎?至于做到多少、做得咋样、他人能否苟同,那就只有恭候方家去评判了。

(作者系文艺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