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充电蓄能之旅
作者:杜來獨往站底角 來源:漯河 瀏覽: 【大中小】 發布時間:2025-09-15評論數:
本报记者 祝盼 毛浓曦
近日,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张家山镇高家塄村一孔窑洞内,在全国劳动模范、榆林市张家山手工挂面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彦兵的手中,经次醒发的面团任意变换着形状,搓大条、搓二条、上大架、拉伸……历道古法工序,做好的挂面纤细如丝、洁白如玉,从面架上如银丝般倾泻而下,迎来围观者热烈的掌声。
这是榆林市总工会开展工会干部走访学习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活动现场的一幕。该活动组织榆林市总工会、部分区县总工会干部以及劳模代表,走年新评选的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工作场所,通过深入调研和亲身感受,学习劳模身上的精神品质,同时倾听劳模心声,解决劳模实际困难。
“制作挂面,我们要始终秉持匠心,例如破条时腕间的巧劲、搓大条时腰腹的力道、上架时对温度和湿度的精准把控。只有对自身近乎严苛的要求和上千次的重复训练,才有现在制作的挂面细可穿针。”站在新做好的挂面旁,张彦兵一边用手演示,一边向工会干部讲述自己的心得。
“吴堡县传承百年的手工空心挂面,已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面对传统工艺受到的挑战,您是如何通过创新让它焕发新的生命力?”榆林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李建林向张彦兵请教。
“我们不仅要做传统技艺的守护者,更要做现代技艺的开拓者。因此,我始终居安思危,对空心挂面潜心钻研,攻克了三伏天制面难题,使挂面四季皆宜。同时大胆融合现代健康理念,研制出菠菜、南瓜、苦荞、桑叶、火龙果等种新潮营养挂面,赋予传统技艺崭新的生命力与‘颜值’,让古老的味道焕发健康光彩……”谈到自己的“创新路”,张彦兵滔滔不绝地讲起来。
当天,围绕张彦兵工作生活状况,工会干部还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记录。当得知他已经免费培训制作空心挂面学员超千人,帮多名农民实现就业创业,同时还希望更多有需要的人参与到该技艺的学习传承中时,榆林市总工会有关负责人现场承诺将利用工会平台宣传该技艺,加强合作,共同拓展空心挂面的市场销售渠道,让更多人通过这项手艺增收。
本次活动为期两天,位工会干部和劳模代表走位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的工作场所,深入探访学习。
在绥德县武燕民间文化传承发展有限公司,跟随该公司设计员、全国劳模武燕的脚步,大家了解了剪纸、刺绣、布堆画、农民画等培训实践课程,商定共同推进非遗剪纸艺术进校园;在小纪汗食用菌基地,大家被榆林市农垦服务中心副主任、全国先进工作者郝哲“择一事终一生”,百折不挠潜心钻研桑黄、金耳等珍稀菌类培育技术的故事所打动;在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榆林供电公司,大家看到了运维检修部技术监督管理专责、全国劳模豆河伟先后攻克技术难题百余项、获得国家专利技项、年创经济效益超千万元的故事……
“这是一趟充电蓄能之旅。通过走到现场进行沉浸式感受和学习,加深了我对劳模精神的理解,也有助于我创新工会工作方法。”参加活动后,榆林市工人文化宫主任李夜明说。
榆林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榆林工会将常态化开展工会干部走访学习劳模活动,聆听劳模事迹、学习劳模经验、向劳模致敬,同时帮助劳模解决好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用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loop type="catelog" row=10}{$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