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爷网元树脂补牙”被嘲上热搜:你没穷过,你不懂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天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个词条
最近刷到一则让人心头发紧的新闻:
天津一位大爷为省点钱,网块钱的树脂材料自己在家补牙,结果操作失误,一口牙全被黏在了一起,口腔里像塞了两块烤糊的年糕,闭不上嘴,更咽不下东西,连说话都得小心翼翼。
起初,不少营销号晒出大爷的照片,评论区不乏轻佻的议论:这不是省钱,是玩命有医保不用,非要省小钱吃大亏。
可玩笑声没传多久,就有人冷不丁问了句:要是日子过得去,谁会块钱的树脂往自己嘴里塞?
后来大家才知道,大爷的情况比想象中更难——事已至此,当地好几家医院都不敢接这个活儿,怕稍有不慎,他满口牙都得保不住。
如今热度降了,没人再笑他糊涂,只剩一群素不相识的人,隔着屏幕盼着大爷能顺利脱险。
说到底,大爷这满口黏住的树脂,黏着的哪里是牙?是穷人在生活里没辙时,那份不顾一切的挣扎。
我们总说别为小钱亏了大钱,可没穷过的人不会懂,对有些人来说,省下来的小钱,可能就是接下来几天的菜钱、家里老人的药钱。
穷人的困境,从来不是抠门那么简单,而是藏在每一个不得已里的无奈。
01
为融不属于自己的圈,硬扛着消费的苦
成年人的世界里,合群有时是道不得不走的坎,明明消费能力不匹配,却要硬撑着融入本不属于自己的群体,只为不被排斥、不被孤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当代青年消费报告》显岁以下低收入青年中,%曾为“合群”超预算消费,其中近半数每月因“人情社交”多支-1000元,占其月收入%-30%。
就像刚入职的年轻人,同事提议周末去人均几百的餐厅聚餐,明明钱包里刚扣完房租只剩几百块,却怕说不去显得不合群,只能笑着答应;
朋友约着买新款潮牌、凑钱送昂贵的生日礼物,明知超出预算,还是咬咬牙掏钱,就怕被说小气不合群。
《老友记》里有段情节特别戳人:六个朋友职业不同、收入悬殊,却总被其中几人带着去高档餐厅、逛昂贵商场。
直到经济实力相对落后的几人实在扛不住,才红着眼眶说付不起,能不能换个地方或者少聚几次。
要知道,这还是相处多年、彼此知根知底的挚友,尚且要硬撑许久才敢说不,更何况职场里那些为了保住工作、不敢得罪同事的年轻人?
他们不是不知道没必要,只是比起浪费钱,更怕被孤立;不是喜欢打肿脸充胖子,只是合群背后,藏着对生存的小心翼翼。
就像有人说的:不是我想装大方,是我怕我一说穷,连跟大家站在一起的资格都没了。
02
上有老下有小,自己的需求永远排最后
对很多人来说,花钱从来不是为自己花的——钱包里的每一分钱,都要先分给老人的药、孩子的奶粉,轮到自己时,早就所剩无几。
有数据显示显示,低收入家庭中,60岁以上老人年均医疗支出元,14岁以下儿童教育及医疗支出年均.2万元,而家庭中青壮年劳动力的个人消费占比不足家庭总支出%。
就像天津这位补牙的大爷,他难道不知块钱的树脂不安全吗?可对比医院里动辄上千的补牙费,和自己口袋里皱巴巴的零钱,他只能咬着牙选前者。
生活里这样的人太多了:去超市时,孩子要的玩具、老人要的营养品都敢买,唯独自己想要的一瓶洗发水,看了半天价签还是放下;去医院时,父母的体检单、孩子的病历本都敢立刻缴费,唯独自己的头疼脑热,总说忍忍就过去了。
认识一位中年妈妈,每天早上五点就起来摆摊卖早餐,中午随便啃个馒头又接着干,晚上回家还要给瘫痪的婆婆擦身、给上高中的儿子做饭。
有次她持续低烧好几天,头晕到差点摔在灶台前,却始终不肯去医院,怕去医院要花钱,怕这笔钱花了,婆婆这个月的纸尿裤就没着落,儿子的资料费就交不上。
她总说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不能病,也病不起,身上的钱,每一分都得花在“该花”的地方。
对他们而言,舍不得给自己花钱从来不是抠门,而是责任:上有老人要养,下有孩子要顾,自己的需求只能往后排,比起自己,家人总是更为重要。
03
在活着面前,小病小痛都是矫情
天津这位大爷,据说至今还没脱贫。
对他来说,补牙不是追求舒适,而是解决吃饭问题;选块钱的树脂,不是图便宜,而是能省一点是一点。
在他的世界里,牙疼算不得什么,能省下钱买米买菜才是正经事,毕竟对穷人来说,小病小痛是矫情,没钱吃饭才是真的活不下去。
民政部低收入群体监测数据显示,我国低收入群体中,45% 的人曾因 “费用问题” 放弃基础医疗服务,其中农村地区这一比例高达 58%。
想起之前看到的一个故事:河北一位农民工大叔,在工地干活时被钢筋砸伤了脚,流了好多血,却不肯去医院,只找工友要了点碘伏随便擦了擦。
别人劝他去医院看看,别感染了,他却摆摆手说没事,忍忍就好了。
直到后来脚肿得穿不上鞋,走路都一瘸一拐,他才在工友的硬拉下去了医院,医生说再晚来几天,脚可能就保不住了。
对穷人来说,小病不治不是傻,而是权衡,在花钱治病和活下去之间,他们只能选后者。
就像有人说的:不是我们不怕疼,是我们疼得起,却花不起治病的钱——比起身体的痛,没钱活着的痛,更难熬。
04
写在最后:你可以不共情,但请别嘲笑
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活得轻松。
有人住着高楼大厦,一顿饭花几千块不眨眼;也有人在菜市场为了一毛钱和摊主讨价还价,在深夜为了省电费舍不得开空调。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困境里拼命活着,穷人的路从来不好走,有些人甚至走了一辈子,也没走出那个穷字。
我们不必强迫自己去帮助谁,毕竟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到:不嘲笑那些为了活着而拼命的人,不轻视那些省小钱的选择,不把别人的无奈当成笑话。
就像那句很实在的话:你可以吃肉,但请别吧唧嘴;你可以过得好,但请别笑那些过得难的人。
这世间的善意,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帮助,而是懂得每个人都有难处的体谅。
愿我们都能多一点包容,少一点调侃;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轻视。
大家都是在生活里跌跌撞撞,谁又比谁容易呢?
作者:如青,温暖如初,青涩慢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