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9月15日電(記者 楊陳)即將於2026年底建成通航的平陸運河,肩負著助力廣西水運發展翻開曆史性新篇章的重任。這條新中國成立以來建設的第一條連通江海的大運河,將如何實現江海聯運的跨越性突破?構建高效鐵水聯運體係進展如何?建成通航後又將如何做好運營保障,助力廣西以“水”破局?9月1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給出答案。
圖為平陸運河青年樞紐施工現場。平陸運河集團供圖
總工程量完成逾八成
平陸運河始於廣西南寧橫州市西津庫區平塘江口,經欽州市沿欽江進入北部灣,全長134.2公裏,工程概算約727億元,2022年8月開工建設。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自治區政府新聞發言人張誌文介紹,截至9月10日,平陸運河已累計完成投資592.5億元,占總投資的81.5%。其中,土石方開挖、船閘主體混凝土澆築、航道工程分別完成總量的92.2%、92.8%、81.3%,預計2026年年底建成通航。
此外,運河經濟帶交通體係也在加速構建。目前,廣西正推進運河江海聯運碼頭項目前期工作,加快經濟帶綜合物流信息化一體化平台建設,持續提升通道運輸能力,為西南地區經濟協同發展注入新動能。
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陸俊全稱,下一步,廣西將整合各類資源,一體推進港口、碼頭、船閘、園區建設,暢通區域物流運輸“微循環”。加快建成運營平陸運河經濟帶現代物流信息平台,打造統一開放的航運大數據應用生態。依托人工智能賦能,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圖為平陸運河實船航行試驗在欽州灣海域開展。平陸運河集團供圖
江海聯運、鐵水聯運雙管齊下
平陸運河的建成,標誌著廣西從“被動接受輻射”到“主動構建樞紐”的角色轉變。這其中,江海聯運、鐵水聯運將發揮重要作用。
當前,廣西正重點推進百色水利樞紐通航設施工程等關鍵項目,研究實施右江航運提升工程,著力打通金雞灘水利樞紐二線船閘、大藤峽水利樞紐二線三線船閘、龍灘水電站1000噸級通航建築物等航運堵點卡點,優先打通雲南、加快暢通貴州等西南省份經廣西出海的水運主通道。
張誌文稱,廣西還在同步建設西江—平陸運河—北部灣港一體化調度管控與服務綜合信息平台,實現平陸運河與西江船閘群的智慧聯動,最終達成西江航運幹線、平陸運河與北部灣港口群的全流程作業協同,讓這條黃金水道釋放更大效能。
鐵水聯運方麵,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南寧局集團公司)正在加緊研究連接平陸運河港口和鐵路貨場專用線方案。黃桶至百色鐵路、南防鐵路欽州至防城港段鐵路增建二線、欽州東至欽州港鐵路增建二線等幹線鐵路正在建設。黔桂鐵路增建二線也將於今年年內開工建設。
南寧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黃一寧表示,目前該公司已鋪畫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中越班列、城際班列線條20條及有固定車次的貨物直達列車線條85條,班列運量占總運量的47.3%。後續公司將聚焦穩定性、經濟性、時效性三要素,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鐵水聯運班列產品,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發展。
圖為平陸運河企石樞紐施工現場。(資料圖)平陸運河集團供圖
“智慧”元素保障運營
作為全國首條全生命周期數字孿生智慧運河,平陸運河的“智慧大腦”24小時不停歇地開展數據分析、智能預警、自動化監控和知識庫支持,用精準決策減少人為幹預與管理盲區。在平陸運河的中長期運營中,“智慧”元素也將貫穿始終。
平陸運河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恒昌介紹,在運營階段,公司將利用智慧運河,實現高水平運行。具體而言,公司將把AI技術應用於船舶智能調度、水資源調度、航道智能養護、工程安全態勢智能感知等領域,提升運河通行效率和安全水平;與此同時,基於運河全域智能感知和大模型算法等技術,打造江河海港閘多式聯運自主決策調度、車船閘港貨全鏈路智能化物流服務、船舶全域智能航行與安全管控的智慧水運應用新場景。
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二級巡視員林奇茂亦稱,運河建成通航後,該廳將重點從硬件、軟件兩方麵做好運營保障,即完善航道、港口等設施,保障船舶通行順暢;出台《平陸運河保護與管理條例》,搭建物流信息平台助力貨運便捷高效。同時,研發江海直達船舶。
“目前廣西已完成5000噸級多用途船型設計,示範船加速建造。通過這些舉措,国产AV蜜桃网站力爭實現運河建成後‘水中有船、船裏有貨、貨通八方’的目標,讓這條黃金水道真正惠及沿線民眾和企業,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林奇茂說。(完)
【編輯:劉陽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