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Z世代青年的文化擔當丨演年輕人愛看的越劇

人民日報記者 竇瀚洋
《紅樓夢》開場不再隻是“天上掉下個林妹妹”,而是由老年賈寶玉帶領大家沉浸式夢回大觀園……
這兩年,浙江小百花越劇院(浙百團)的新編越劇《我的大觀園》“火出圈”,全國巡演幾乎場場爆滿。
“老年寶玉”扮演者是青年越劇小生張亞洲。記者見到她時,她剛結束外地巡演,又馬不停蹄地趕回杭州,開啟新一輪排練。“越劇受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愛,既讓我受寵若驚,又倍感壓力。”張亞洲說。
舉手投足間透露著小生的英氣,帥氣的造型,是張亞洲的獨特標識。
2022年,浙江小百花越劇院(浙百團)首次編排現實題材越劇《錢塘裏》,張亞洲飾演一名外賣小哥,劇組準備了頭套,但她執意剪短頭發,“這是一部現代戲,我認為在外觀造型上要更貼近真實,剪短頭發後,大家覺得形象一下子就出來了。”
《新龍門客棧》裏的周淮安,《呂布與貂蟬》裏的呂布,《打金枝》裏的駙馬爺……這幾年,張亞洲刻苦磨煉表演技巧,生動詮釋了不少深入人心的角色。
雖然表演日益嫻熟,張亞洲也麵臨不少挑戰。就拿《錢塘裏》來說,脫下高底靴,換上現代裝扮,該怎麽演?“剛開始,手不是手,腳不是腳。”演現代戲就得打破傳統的表演程式,很多東西都要“從頭來過”。
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張亞洲認真觀察身邊外賣小哥的一舉一動,“我會模仿他們的神態和動作,融入表演中。”雖然戲份不多,但她惟妙惟肖的表演讓人過目難忘。
說到最近“火出圈”的《我的大觀園》,張亞洲笑稱,在排練時也曾給自己“挖過坑”。“‘老年寶玉’的形象頗帶幾分神秘色彩,為了讓觀眾更具沉浸感,我提議開場唱段不要伴奏,以清唱來體現意境,導演同意了這個想法。”
首演時,經驗豐富的張亞洲卻緊張萬分。憑借豐富經驗,她及時調整狀態,短短幾句唱詞,便把現場觀眾帶入意境,收到了預期效果。“那一刻,我真正體會到什麽叫‘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不管形式如何創新,對越劇演員而言,紮實的基本功不能少。”
同劇團的徐葉娜曾與張亞洲搭檔出演《呂布與貂蟬·計宴》,張亞洲的專業、認真令她印象深刻。“有次演出,亞洲的盔帽出了問題,我又意外地砸傷了腳,當時狀況百出。”徐葉娜說。張亞洲以紮實的表演化解了危機,並引導徐葉娜出色地完成了對手戲,兩人飾演的“呂布與貂蟬”也讓戲迷津津樂道。
“讓越劇持續‘破圈’是青年越劇演員的使命。希望有一天,我能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原創大戲,這是每個戲曲演員的夢想。”張亞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