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發表
誰能想到呀?39歲的辛芷蕾居然拿下了威尼斯影後!這可是繼鞏俐、葉德嫻之後,第三位華人女演員獲此殊榮,消息一出直接衝上微博熱搜第一。要知道上一次華人拿威尼斯影後還是14年前,辛芷蕾這次的獲獎,不光打破了多年的空白,更讓華語電影在國際舞台上再亮光芒。很多人不知道,她當年剛入行時說“想當國際影星”,還被圈裏人笑過“不自量力”。
辛芷蕾不是“流量演員”。她2011年出道,演了十年配角:《長江圖》裏的神秘女子“安陸”,《繡春刀II:修羅戰場》裏的“丁白纓”,《如懿傳》裏的“金玉妍”……每一個角色都不重複,卻都讓觀眾“記住了臉”。有人問她“為什麽不選容易火的角色”,她答“我想演能留在觀眾心裏的人”。這次《日掛中天》的導演說,選她就是因為“她眼裏有桂香的韌勁兒——那種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卻還能抬頭看天的韌勁兒”。
為什麽辛芷蕾能拿下威尼斯影後?① 角色貼臉:桂香的“土”和“剛”,正好撞進她的骨子裏——她從小在東北農村長大,見過太多像桂香這樣的女人,演起來像“回到了老家”;② 細節較真:電影裏有場“桂香蹲在地裏摘茶”的戲,她蹲了三個小時,膝蓋磨紅了都不肯起來,就為了“讓動作更自然”;③ 情感真實:她在獲獎感言裏說“我演桂香的時候,想起了我媽——她當年也是這樣,一個人把我養大,從來沒說過苦”,這種“帶自己故事的表演”,直接戳中了評委。
從“被嘲笑的野心家”到“威尼斯影後”,辛芷蕾的十年,像極了桂香的“種茶路”——慢,卻穩。有人說她“運氣好”,可沒人看到她為了練方言,每天跟著村民聊三小時;為了找桂香的“眼神”,對著鏡子練了上百次“委屈卻不流淚”的表情。威尼斯電影節的評委說“她的表演沒有‘演’的痕跡,像真的生活在那裏”。
網友評論裏,有人說“終於等到華人影後了!辛芷蕾的努力沒白費”,還有人說“《日掛中天》裏的桂香,讓我想起了我外婆,哭了好幾次”。在我看來,辛芷蕾的成功不是“爆冷”——是她用十年的“笨功夫”,把每一個角色都“種”進了觀眾心裏。
要我說,這才是演員該有的樣子:不是靠熱搜博眼球,而是靠作品站舞台。你看她領獎時穿著樸素的黑裙子,說“謝謝桂香,謝謝每一個像桂香一樣的女人”,眼裏的光比獎杯還亮。這事你怎麽看?你覺得辛芷蕾的“笨功夫”,是不是演員最該有的“野心”?
{loop type="link"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