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New.4.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tsxingyuan.com/cache/a5/13d41/0ce51.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New.4.com/func.php on line 115
東西問丨柯立德:一曲《茉莉花》,如何唱出“兩種綻放”?

河水不洗船網河水不洗船網

東西問丨柯立德:一曲《茉莉花》,如何唱出“兩種綻放”?

  中新社北京9月7日電 題:一曲《茉莉花》,如何唱出“兩種綻放”?

  ——專訪美國猶他穀大學合唱團藝術總監柯立德

  中新社記者 國璿

  2025年7月,在北京舉行的2025年“鼓嶺緣”中美青少年合唱周交流演出中,美國猶他穀大學合唱團演唱了中文歌曲《茉莉花》。這首重新編曲的民歌保留了中國的旋律和發音,同時融合西方音樂多聲部之間的配合,以“一朵茉莉,兩種綻放”的演出呈現,引發中美兩國青少年和現場觀眾的情感共鳴。

2025年7月14日,2025年“鼓嶺緣”中美青少年合唱周交流演出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舉行。圖為美國猶他穀大學合唱團演唱《茉莉花》。 中新社記者 王紫儒 攝

  近日,中新社“東西問”專訪民歌《茉莉花》編曲者、美國猶他穀大學合唱團藝術總監裏德·克裏德爾(Dr. Reed Criddle,中文名:柯立德),探討一曲《茉莉花》如何唱出“兩種綻放”,以及音樂如何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邊界,增進兩國民眾的交流和友誼。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此次“鼓嶺緣”中美青少年合唱周,您作為指揮和編曲者,帶領成員演唱了中文民歌《茉莉花》和《太湖船》。您為什麽選擇改編中國歌曲?

  柯立德:我成長於舊金山灣區的奧克蘭市,14歲就開始學習中文,朋友中有1/3是美籍華人,受他們的影響,我從小就參加包餃子、賞燈會等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活動。我在斯坦福大學讀本科時同時修讀聲樂表演和中文兩個專業,在密歇根大學拿到合唱指揮的博士學位。結合中文和音樂兩方麵的特長,我會帶領合唱團的學生演唱我所編曲的中文民歌。

  《茉莉花》是來自中國江蘇省的民歌,旋律優美動人,仿佛能讓人感受到清新的花香。20世紀,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其創作的歌劇《圖蘭朵》中運用了《茉莉花》的曲調,也讓這首歌的旋律傳遍世界。

  2013年,我第一次帶領猶他穀大學合唱團來中國巡演,造訪了北京、上海、三門峽、無錫和西安等地,表演了《茉莉花》和《太湖船》。由於語言障礙等原因,當時在西方基本找不到《茉莉花》已出版的編曲,我就自己編曲,希望能同時打動中國人和西方人。目前,多國合唱團都表演過我所編曲的《茉莉花》。

  選擇《太湖船》是因為太湖緊鄰無錫,我希望能用自己的編曲傳遞太湖“山青水明幽靜靜,湖上飄來風一陣”的美麗、寧靜氛圍。

  音樂是文化交流的橋梁。我的很多中國朋友通過學習美國歌曲了解美國的文化,国产AV蜜桃网站到中國,也應該多學中國歌曲,增進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和中國建立起更深的聯係。

2025年7月16日,2025年“鼓嶺緣”中美青少年合唱周閉幕演出在北京中央歌劇院舉行。圖為美國猶他穀大學合唱團演唱《太湖船》。 中新社記者 王紫儒 攝

  中新社記者:在日常教學中,您的學生如何通過學習中國歌曲了解中國文化?

  柯立德:我的學生大多數學習聲樂,他們有一堂課叫國際音標課,幫助學生在不會流利使用外語的情況下準確地發音。掌握發音後,在學習一首非英文歌曲時,我會邀請相關文化背景的人到教室裏和學生共同討論歌曲的文化內涵,幫助學生增強演唱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通過學習拚音,我教學生們掌握普通話的發音,並幫助他們理解歌曲的創作背景和意義。比如,唐代六祖惠能《菩提偈》中有一首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我將取材於這首佛偈所編的歌曲融入了鋼琴和小提琴的伴奏,講授這首歌曲時,我會向學生講解佛教文化和中國哲學。

  中新社記者:您所編曲的《茉莉花》融合了中西方風格,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您認為音樂為何會成為跨越國界的共同語言?

  柯立德:本次合唱周有來自美中兩國的多支合唱團。係統化多聲部合唱是一種起源於西方的藝術形式,中國合唱團在演唱中國歌曲時,也通常伴隨著西洋樂器如鋼琴的伴奏等。可以說,這次合唱周充分體現了中西方音樂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雖然雙方的演唱技巧和音樂風格有所差異,但對音樂的熱愛和對情感的表達是共通的。

  改編中文民歌時,我希望能為中西方文化搭建橋梁,創造一個中間地帶。為《茉莉花》編曲時,我特意融入了西方合唱藝術的和聲、聲部織體等元素;為《太湖船》編曲時,我則更多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音樂是世界性的,無論美中兩國的音樂家選擇偏向中方還是西方,都將兩種文化更緊密地連接在一起,讓兩國民眾可以更深入地欣賞彼此的文化。

2025年7月16日,2025“鼓嶺緣”中美青少年合唱周閉幕演出在北京中央歌劇院舉行。圖為演員們演出前合影。 中新社記者 王紫儒 攝

  中新社記者:您如何看待中國傳統音樂走向世界的過程?

  柯立德:美國的合唱文化很普遍,幾乎每個學校都有合唱團。在合唱團演唱非英語歌曲時,国产AV蜜桃网站一般唱的是西班牙語、意大利語和德語等歌曲,中文歌曲很少。美國華人群體龐大,他們少有機會在學校聽到與中國文化相關的合唱曲目。

  作為一個美國人,出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我會根據中國古詩詞、民歌等創作合唱作品。但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目前,李白、陶淵明等中國著名詩人的作品在西方很少有已出版的合唱編曲。中國的音樂學院有眾多學習作曲的學生,他們中的很多人更偏向於改編中國現代歌曲。未來,我希望與更多既有音樂造詣又有傳統文化素養的中國本土音樂家共同努力,幫助更多中國歌曲在西方出版,推動中國傳統音樂走向世界。(完)

  受訪者簡介:

柯立德。受訪者供圖

   柯立德(Dr.Reed Criddle),美國猶他穀大學合唱團藝術總監,指揮猶他穀大學室內合唱團和男子合唱團,教授合唱指揮和聲樂,曾獲猶他穀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獎、兩屆教務委員會卓越獎等。作為一名指揮家和學者,他曾在德國魏瑪李斯特音樂學院、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等機構講學,作品曾在世界各地的眾多合唱團演出。

【編輯:田博群】

讚(9711)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河水不洗船網»東西問丨柯立德:一曲《茉莉花》,如何唱出“兩種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