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發表
央視主播一個小失誤帶火貧困縣,最後這反轉結局啊,暖得全網都誇!鏡頭裏頭,寶曉峰把“嵩縣”念成了“蒿縣”,誰能想到啊,就這麽個口誤,居然讓這貧困縣一步步走上脫貧致富的道兒了!
那是2020年3月10號,央視《新聞直播間》的主持人寶曉峰,在播河南嵩縣給武漢捐10萬斤大蔥的新聞時,把“嵩縣”給誤讀成“蒿縣”了。就這麽個挺細微的口誤,立馬被觀眾給聽出來了,在網上一下子就引發了不少討論。
最開始的時候,不少網友都質疑她的專業能力,甚至還有人說“得給央視主持人好好上上課”。結果等到當天的新聞稿照片流出來,大家才看明白,原來提詞器上的原稿就寫著“蒿縣”,旁邊還特意手寫標了拚音“hāo”呢。
01 誤讀風波,央視主播身陷輿論漩渦寶曉峰可沒想著推卸責任。就在這事兒發生的當天下午,她直接在社交媒體上公開發文道歉了,說:“今天播報的時候,我把‘嵩縣’念成了‘蒿縣’,給觀眾朋友們還有嵩縣的鄉親們都帶來了誤解,真的特別抱歉。我已經深刻反思過了,之後肯定會加強學習,絕不再犯這種錯。”
她壓根沒找任何借口,哪怕這責任不全在她身上。更讓人沒想到的是,她還主動找央視領導請罰,自己願意暫停播報崗位幾天。
後來央視內部傳出來消息:寶曉峰要停崗三個月,回去好好“補功課”。這段時間裏,她可沒消沉,反而回了自己的母校中國傳媒大學,找老師請教問題。她還自己花錢請了語言專家,專門糾正自己的發音和咬字。
02 無心插柳,貧困縣意外獲得關注就在這時候啊,這個看著像是負麵的事兒,反倒帶來了沒人想到的轉機。寶曉峰這一“口誤”,直接引發了全網搜“蒿縣”的熱潮,把這個之前沒多少人知道的國家級貧困縣,一下子就帶紅了。
嵩縣在河南省裏頭,藏在伏牛山的深地方,交通本來就不太方便。雖說當地能產出紅薯、香菇、大蔥這些優質的農產品,可因為沒什麽知名度,這些東西的銷量一直都是不溫不火的狀態。
就這麽突然來了全國的關注,還真帶來了實打實的變化。當地電商那邊的數據顯示,嵩縣特產的銷售額比去年同一時期漲了370%,搜索量更是直接翻了1200倍之多。
03 持續發展,從網紅到長紅的轉變突然來的這麽多關注度,咋轉化成能一直用的發展動力呢?嵩縣這邊可是牢牢抓住了這個意外來的機遇。
當地的政府和老百姓都趕緊行動起來,借著這波流量推廣當地的產品和文化。還有些企業家聽說這事兒,特意慕名過來考察投資,社會上各個方麵的幫助也跟著源源不斷地來。
有三家外地企業專門在嵩縣建了加工廠,一下子解決了兩百多個人的就業問題。以前那些賣不出去的農產品,現在訂單那是源源不斷的,就連之前出去打工的年輕人,也開始回自己家鄉找工作了。
04 專業精神,失誤後的自我提升等寶曉峰回崗之後,她的事業直接迎來了新的高峰。她沒因為這次的事兒被邊緣化,反倒拿到了更多重要的機會。
2022年的時候,她負責了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的中文播報。到了2025年,她又在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的閱兵式上擔任解說,跟剛強搭檔著播報了311個參會人員的名字,還有各種裝備的名稱,最後做到了零差錯。
她的播報風格既有專業度又帶著溫度,就像老戰士方陣走過來的時候,她的聲音裏滿是敬意:“這些平均年齡90歲的老戰士,當年用鮮血守護咱們的家國,今天他們依舊是咱們心裏的英雄”。
05 回報善意,從失誤到感恩的循環2024年春天的時候,寶曉峰還專門去了嵩縣,幫著當地的農民直播賣貨。她就站在香菇大棚裏頭,親手摘香菇,給觀眾們展示當地那些優質的農產品。
那場直播一共持續了兩個小時,觀看的人數直接突破了500萬,香菇、紅薯、核桃這些產品,一下子就賣了快3萬單,銷售額也超過了200萬元。
當地有位老農拉著她的手,特別感激地說:“可多虧了你啊,咱們的香菇現在再也不愁賣了,去年還蓋了新瓦房呢!”寶曉峰之後在微博上分享了和老農的合影,還配了文字說:“嵩縣的變化真讓人開心,能幫上這點小忙,我特別榮幸。”
到現在,嵩縣早就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當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不少。至於寶曉峰呢,她的聲音早就成了國家重大慶典的“聲音名片”,還成了億萬觀眾都熟悉的“寶姐姐”。
就一個讀音的小誤差,一次敢擔責任的態度,一場意外來的轉機,這些事兒加一塊兒,共同湊成了這個看著偶然、可細想又挺必然的溫暖故事。信源:
{loop type="link"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