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會時間|猿編程李翊:編程教育不等於培養程序員
中新經緯9月13日電 (周奕航 李自曼)“編程教育的核心,不是為了培養未來的程序員,而是通過學習代碼來鍛煉孩子的認知能力。”在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下稱服貿會)期間,猿編程創始人李翊在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表示。
在李翊看來,當前的少兒編程教育正在從“技能培養”向“認知發展”轉變,其核心價值不在於掌握一門技術,而在於構建一套麵向未來的認知體係。
“過去教育的重心在於如何解題、記憶和掌握知識,而未來比拚的將是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李翊表示,編程作為一種高度結構化的思維活動,能有效訓練青少年的邏輯推理、問題分解、跨學科融合等能力,甚至對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等非認知能力也有積極影響。
近年來,隨著DeepSeek、ChatGPT等工具的出現,代碼生成效率大幅提高。對此,李翊表示,計算器雖然早已普及,但數學教育從未被替代。如果不具備數學思維和數學基礎,孩子們將很難理解這個世界,更難理解那些建立在數學抽象思維之上的事物,即便他們能熟練使用計算器這樣的工具。
“編程教育也是如此。”他稱,即便未來AI會承擔很多基礎的代碼編寫工作,一些簡單的、重複性的編程任務不再需要人工完成,但像係統架構設計這類需要深度思考的工作,依然需要人來執行。
李翊指出,生成式AI工具的出現提高了編程教育的目標。過去大家關注語法和代碼實現,現在更應關注係統設計、算法思維、人機協同等深層能力。
他進一步表示,未來,編程教育應注重培養孩子兩方麵的能力,一是與AI高效協作,利用工具解決複雜問題,二是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和融合創新能力。
在服貿會教育展區,猿編程推出了最新產品“星瀚智能套裝”。據展台工作人員介紹,這款麵向青少年的“AI教育助手”,讓抽象的AI知識變成可動手、可驗證、可創造的實踐,重新定義了青少年AI學習的打開方式。
在本屆服貿會期間,李翊分享了猿編程的戰略定位。他表示,猿編程正係統性構建符合未來教育方向的課程體係,重點聚焦兩大方向:一是培養青少年與人工智能高效協同的能力,引導他們學會運用AI工具解決複雜問題;二是係統培育“4C”素養,具體包括Cognition(底層認知能力)、Complex Thinking(複合思維能力)、Confidence & Driver(自我效能感)、Cross-discipline(跨學科融合能力),從而全麵提升認知能力與創新思維;同時積極推動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化,通過加強與學校的課程合作、資源共享,讓更多孩子有機會接觸並受益於前沿的AI教育,切實助力未來人才的培養。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係本文作者周奕航:zhouyihang@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麵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羅琨 李中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