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9-15 來源:明月入懷網作者:Rui_301123
“上合組織天津峰會是一次具有重要曆史意義的盛會。”9月1日,上海合作組織前秘書長弗拉基米爾·諾羅夫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評價稱,此次峰會彰顯了上合組織日益增強的影響力,同時為該組織未來十年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9月1日,上海合作組織第二十五次峰會在天津落下帷幕。這場峰會盛況空前,共有超過20位外國領導人和10位國際組織負責人出席會議。峰會達成了豐碩的成果,不僅發表了《天津宣言》,通過了上合組織未來10年發展戰略,還提出了一係列具體的合作計劃,涉及能源、綠色產業、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
諾羅夫認為,天津峰會將推動上合組織邁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諾羅夫是烏茲別克斯坦前外交部長,他曾於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兩度出任該職務。2019年至2021年,諾羅夫擔任上合組織第六任秘書長,是首位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秘書長。
天津峰會落幕後,諾羅夫接受了新京報記者專訪。他表示,此次天津峰會中通過的一係列成果,證明了中國致力於加強上合組織經濟基礎建設、推動構建公平的全球治理體係的決心。“如今,上合組織已成為一支重要的國際力量,並致力於成為21世紀世界政治和經濟中心之一,在世界舞台上發揮更重要的作用。”諾羅夫說。
天津峰會推動上合組織邁向新發展階段
新京報:8月31日至9月1日,2025年上合組織峰會在天津舉行,這是上合組織峰會時隔7年再次回到中國。你如何評價此次峰會對於上合組織未來發展的意義?
諾羅夫:在天津舉行的上合組織第二十五次峰會,是一次具有重要曆史意義的盛會。一方麵,它彰顯了上合組織在走向全球的進程中日益成熟的表現和日益增強的影響力;另一方麵,此次峰會首次聚集了二十多位國家元首和十個國際組織負責人參會,彰顯了上合組織不斷增強的權威性和其現實意義。
這次峰會也達成了豐碩的成果,為上合組織的進一步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可以說,這場峰會使上合組織作為多極世界重要支柱之一和歐亞地區建設性議程主導者的地位不斷鞏固加強,也將推動上合組織邁向新的發展階段。
新京報:中國外交部長王毅9月1日介紹,此次上合組織天津峰會取得了八大成果,包括製定了上合組織未來10年發展戰略、表明了支持多邊貿易體製的公正立場等。你如何解讀此次峰會的成果?
諾羅夫:《天津宣言》和《上合組織未來10年(2026-2035年)發展戰略》的通過,為上合組織的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中,《天津宣言》應該成為一份綱領性文件,為未來數年上合組織在各領域的合作提供清晰的行動指引。
這次峰會體現了上合組織成員國在地區和全球安全問題上的團結,尤其是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国产AV蜜桃网站知道,這次峰會落地了四個安全中心,包括上合組織應對安全威脅與挑戰綜合中心、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中心、信息安全中心以及禁毒中心,這有利於提升各成員國應對新威脅、新挑戰的能力。
此外,這次峰會重點關注擴大數字經濟、綠色產業、能源和互聯互通領域的合作,這一係列文件的簽署有利於鞏固該地區繁榮的基礎。尤為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峰會提出盡快建成上合組織開發銀行。這個問題實際上早有討論,上合組織開發銀行將為本組織內的項目注入可持續融資,是對現有機製的有益補充。
新京報:除了傳統的安全、經貿等領域,此次峰會中有哪些新的內容是你比較期待的?
諾羅夫:我認為一項重要成果是,將“一帶一路”倡議與上合組織各成員國的交通走廊對接。譬如跨裏海國際運輸走廊(這條走廊穿過亞歐大陸中間地帶,被稱為“中間走廊”)的建設及其與中國鐵路的銜接,它有可能改變整個歐亞大陸的物流,為傳統的海上運輸路線提供替代方案,而這有利於上合組織國家進一步加強互聯互通。
此次峰會上中方提出了很多倡議,包括加強經貿、基礎設施、能源和科技領域合作,加快推進上合組織開發銀行建設,並提出向成員國提供20億元人民幣無償援助,未來3年對銀行聯合體成員行新增發放100億元人民幣貸款,未來5年新增10所“魯班工坊”,增加更多獎學金和培訓名額等等。這些舉措是實實在在的,體現了中國致力於加強上合組織經濟基礎建設,推動構建公平的全球治理體係的決心。
新京報:烏茲別克斯坦也是上合組織創始成員國,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來天津出席了本屆上合峰會。在上合組織框架內,烏茲別克斯坦和中國可以有哪些合作?
諾羅夫:在本屆峰會上,沙夫卡特·米爾濟約耶夫總統也提出了許多倡議,譬如提高上合組織機構效率,通過全球南方國家的參與擴大上合組織機構等。氣候問題也成為關注的焦點,米爾濟約耶夫總統倡議建立上合組織氣候變化區域平台,並引入人工智能技術預測環境風險。
烏方還提出了構建與“一帶一路”倡議相契合的“上合組織統一交通空間”的設想。此外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峰會決定將在塔什幹設立的地區反恐怖機構升級為應對安全威脅和挑戰綜合中心,另外在此基礎上設立了信息安全中心。
此次天津峰會對於烏茲別克斯坦非常重要,因為烏茲別克斯坦正積極推進“綠色烏茲別克斯坦”國家戰略,以及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比重提升至30%的計劃。在上合組織框架內,各種新的合作機遇不斷湧現,包括綠色產業——太陽能和水電合作項目,數字技術發展等多個層麵,這些將為實現更加可持續的發展奠定基礎。
譬如中吉烏鐵路的實施將開辟從中國通往中亞和南亞的最短通道,為地區貿易與投資創造切實條件,既服務於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也服務於上合組織。這一項目充分展現了全球倡議與區域潛力對接的實踐價值。
上合組織致力於成為21世紀世界政治和經濟中心之一
新京報:上合組織創始成員國為6個國家,如今已不斷擴員,組成了一個跨越亞歐非的“大家庭”。在今年峰會上,老撾成為新的對話夥伴。你如何評價上合組織擴員帶來的影響?
諾羅夫:的確,上合組織的擴員值得關注,尤其是2023年7月伊朗、2024年7月白俄羅斯先後成為上合組織正式成員國,這是上合組織發展的重要裏程碑,因為這不僅增加了上合組織成員國的數量,也豐富了該組織的資源、地理優勢和經驗。目前,上合組織大家庭已有27個國家,成為歐亞大陸最大的區域性國際組織,覆蓋歐亞大陸60%的領土和全世界近一半的人口。
新京報:你曾於2019年至2021年擔任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你如何評價上合組織過去24年來所取得的成績?
諾羅夫:在擔任上合組織秘書長期間,我親眼見證了這個組織逐步發展為一個多維度、充滿活力的平台。在安全、經貿、人文交流等三大領域,可以看到上合組織的地位正在不斷得到加強。
安全領域合作一直是上合組織的重點。除了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外,現在上合組織還在攜手應對新的安全危機,包括網絡犯罪、有組織跨國犯罪以及高新技術應用風險等。在經貿層麵,上合組織與歐亞經濟聯盟聯動,推動了一係列交通、能源、數字經濟領域項目的建設。在人文交流層麵,上合組織不斷推動各成員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加強地區文化紐帶,增進民心相通。
如今,上合組織已被各方公認為一個對話、合作和尋求集體解決方案的權威平台。而通過增進對話交流、加強務實合作,各成員國正切實受益。
新京報:天津峰會之後,上合組織將邁入一個新的十年。你對上合組織的未來發展有怎樣的期待?其國際影響力是否進一步提升?
諾羅夫:天津峰會是上合組織發展中的關鍵一步,它再次肯定了上合組織在基於平等、互信、互利的基礎上團結不同地區、不同文明國家的能力。下一個十年,我相信上合組織會進一步發展為一個更加成熟的務實合作機製,為亞歐地區的繁榮與發展帶來更多益處。
為此,我認為首先需要實現戰略統一並加強機製建設,推動“大歐亞夥伴關係”的發展,整合上合組織、歐亞經濟聯盟和東盟的潛力,使上合組織在融入全球產業鏈的同時保持自身特色。其次需要深化經濟一體化,並推動創新,進行人才投資,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
可以看到,上合組織的區域和全球影響力正穩步增長——從最初聚焦單一安全議程的跨國組織,發展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多方麵夥伴關係。如今,上合組織不僅是一個區域性的國際組織,更是一支重要的國際力量,並致力於成為21世紀世界政治和經濟中心之一,在世界舞台上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8月31日,上合峰會主會場外,市民正在花壇外拍照打卡。 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相關新聞
新京報記者專訪俄羅斯聖彼得堡歐洲大學歐亞研究中心主任霍達切克
全球和區域治理體係世界需要一個新的機製
在天津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上合峰會)第二十五次會議,是上合組織自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屆峰會,也是上合組織峰會時隔7年再次回到中國。
俄羅斯聖彼得堡歐洲大學歐亞研究中心主任伊戈爾·霍達切克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本屆上合組織天津峰會規模超過以往,這實際上反映出上合組織在搭建歐亞大陸對話平台方麵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與此同時,這也反映出,世界需要一個替代西方主導的全球和區域治理體係的新機製。
上合組織已成為多邊合作平台
上合組織成立於2001年6月,最初的六個創始成員國分別是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24年後,上合組織已發展成為覆蓋亞歐非三大洲27個國家的“上合組織大家庭”,是當今世界覆蓋麵積最廣、人口最多的區域性國際組織。
目前,上合組織共有10個正式成員國、2個觀察員國和15個對話夥伴。印度、巴基斯坦於2017年加入上合組織,伊朗、白俄羅斯分別於2023年、2024年正式成為上合組織成員國。
除此之外,上合組織還包含阿富汗、蒙古2個觀察員國,以及15個對話夥伴(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柬埔寨、尼泊爾、土耳其、斯裏蘭卡、沙特阿拉伯、埃及、卡塔爾、巴林、馬爾代夫、緬甸、阿聯酋、科威特和老撾)。
老撾是最新一個加入“上合組織大家庭”的國家。據新華社報道,9月1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一致同意接收老撾為對話夥伴。這使得上合組織對話夥伴增至15個。
談及為何上合組織大家庭能夠不斷擴大,霍達切克說,上合組織的包容性是一個重要原因。他指出,近些年來,全球地緣衝突加劇,西方主導的全球治理體係麵臨危機,但上合組織一直堅持務實態度,幫助各成員國應對各種關鍵挑戰,這使得其吸引力不斷加強。
“上合組織不說教,沒有雙重標準,反之堅持'上海精神',強調公正、相互尊重的對話,為各國帶來了切實的成果。”霍達切克說。“上海精神”是上合組織的宗旨和原則,即“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霍達切克表示,在“上海精神”指引下,上合組織已成為凝聚共識、互利共贏的多邊合作平台。
上合組織已經實現其初期使命
回首過去24年的發展曆程,霍達切克指出,上合組織已經實現了其初期使命,那就是保障了蘇聯解體後中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而如今,上合組織正在將其合作領域從安全領域擴展到人道主義和人文交流等多個層麵。”霍達切克說。
作為一名學者,霍達切克尤為關注上合組織內的人文學術合作。他說,希望本屆天津峰會可以進一步拓展上合組織的城市間合作與學術合作。他指出,中國在擔任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期間提出的“世界市長對話”等一係列倡議,將使上合組織更加貼近歐亞大陸人民,並使上合組織的未來更具可持續性。
今年7月,“世界市長對話·上合峰會城市”活動在天津舉辦,霍達切克來到天津參會。他當時就指出,與其他全球治理機構或合作平台相比,上合組織雖然相對年輕,但已經在促進和平與發展方麵取得了諸多成就。尤其是中國始終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國家,致力於促進各國之間的良好關係,並慷慨地與其他國家分享經驗和成果,這讓他非常感慨。
在本屆天津峰會上,上合組織成員國領導人批準《上合組織未來10年(2026- 2035年)發展戰略》,為上合組織的未來發展指明了道路。霍達切克說,“這份雄心勃勃但又基於現實的10年發展戰略規劃,必將使得上合組織的未來更加強大,更具影響力。”
據新華社消息,下一任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將由吉爾吉斯共和國擔任,其主席國口號為“上合組織成立25周年:攜手邁向可持續和平、發展與繁榮”。而下一屆上合峰會將於2026年在吉爾吉斯共和國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