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發表
經濟日報記者 熊麗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消費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持平,同比下降0.4%,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9%,漲幅連續第4個月擴大。國內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部分行業供需關係改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環比由上月下降0.2%轉為持平;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0.7個百分點,為今年3月份以來首次收窄。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分析,CPI同比由平轉降,主要是上年同期對比基數走高疊加本月食品價格漲幅低於季節性水平所致。從翹尾因素看,上年價格變動對本月CPI同比的翹尾影響約為-0.9個百分點,下拉影響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從新漲價因素看,本月CPI環比持平,低於季節性水平約0.3個百分點。
隨著擴內需促消費政策持續顯效,核心CPI同比漲幅連續第4個月擴大。8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9%,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服務價格同比漲幅自3月份起逐步擴大,本月上漲0.6%,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影響CPI同比上漲約0.23個百分點。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執行總監馮琳表示,今年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繼續對覆蓋範圍內的商品價格形成重要支撐。數據顯示,8月份交通工具價格連續兩個月環比持平,同比降幅由上月的2.1%收窄至1.9%,連續6個月收窄,“反內卷”政策也對汽車價格戰形成約束;包括家電在內的家用器具價格環比上漲1.1%,同比漲幅由上月的2.8%擴大至4.6%,延續2月份以來的上行勢頭。這表明,促消費政策發力正在成為基本物價水平溫和回升的主要力量。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高級研究員龐溟認為,服務價格延續自3月份起同比漲幅持續擴大的趨勢,家政服務、醫療服務和教育服務價格領漲,說明服務消費潛力繼續釋放。
8月份,PPI環比結束連續8個月下行態勢,由上月下降0.2%轉為持平。董莉娟介紹,PPI環比變動的主要特點:一是供需關係改善影響部分能源和原材料行業價格環比由降轉漲,二是輸入性因素影響國內石油和部分有色金屬行業價格環比回落。
PPI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0.7個百分點。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分析預測處副處長何曉英表示,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同比仍然下跌,其中國際原油價格同比下降較多,影響國內油氣開采、燃料加工、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等行業產品出產價格同比分別下降10%、11%和6%,對當月PPI同比造成拖累。
值得關注的是,PPI同比降幅為今年3月份以來首次收窄。董莉娟表示,除受上年同期對比基數走低影響外,我國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一些行業價格呈現積極變化。一是國內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帶動相關行業價格同比降幅收窄。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縱深推進,企業無序競爭得到治理、重點行業產能治理有序開展,相關行業價格同比降幅收窄。二是發展新動能穩步成長帶動相關行業價格同比回升。新興產業茁壯成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綠色發展提質增效,相關行業價格同比有所回升。三是升級類消費需求增加拉動部分行業價格同比上漲。
馮琳表示,整體看,年初以來物價水平偏低態勢仍在延續,CPI同比持續在0值附近徘徊,核心CPI同比運行在1%以下的低位。未來一段時間,物價水平偏低格局將會延續,這也為後期穩增長政策發力提供了充分空間。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隨著擴內需政策效應持續顯現,疊加“反內卷”帶動國內市場競爭秩序優化,物價有望低位溫和回升。CPI方麵,呈現食品價格穩中有降、能源價格承壓、核心通脹升溫等特征。PPI方麵,或將進入回升周期。重點行業產能治理,經濟新動能成長壯大,價格合理回升的基礎將不斷夯實;得益於出口結構優化升級、全球經濟複蘇、與非美貿易夥伴經貿合作加深,出口將保持韌性,對原材料和產成品價格形成一定支撐。
{loop type="link"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