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吃播三巨頭”現狀臉像骷髏,摘除味覺神經,有人已立好遺囑
你以為這是美食分享,殊不知這是在用健康換取流量。 鏡頭前,她一口氣吞下90個包子,臉上帶著勝利的微笑;鏡頭後,她立好遺囑,將億萬家產留給丈夫。
“三秒吃完一斤鴨血”、“一口氣吃下90個包子”、“獨自吞下一整隻烤全羊”...這些令人瞠目結舌的表演,每天都在吃播圈上演。
大胃王 豬豬七分飽,身高超180公分,體重卻不足100斤,身材與食量形成強烈反差,她曾以“溫柔吃播”的形象走紅,吃飯時慢條斯理,“七分飽”的設定,給人一種真實又可愛的感覺。
但隨著吃播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為了維持熱度,她不得不走上“瘋狂進食”的道路,如今,她的身體狀況急劇惡化,體型愈發消瘦,臉部凹陷得如同骷髏一般,顴骨高高突起,模樣十分可怖。 有知情人透露,豬豬七分飽為了保持“大胃王”的人設,每天僅在開播前吃一頓飯,且往往餓到極限才開始直播。
在直播中,麵對巨大盆碗中的食物,哪怕店員好心勸阻,她仍會不顧一切地硬塞,長期的暴飲暴食,讓她的胃不堪重負,催吐成了她維持身材的無奈之舉。 胃酸頻繁腐蝕牙齒,導致她的幾顆牙齒脫落,說話都開始漏風,粉絲們卻誤以為她是整容失敗。
吳半飽,起初隻是大胃王阿浩團隊的小徒弟, 同樣以驚人食量著稱,曾在45分鍾內吞下21碗麵,3秒鍾便能吞下一斤二兩鴨血,一整隻烤全羊也能輕鬆搞定。
她吃東西速度極快,甚至不怎麽咀嚼,直接生吞,為了證明自己並非假吃,她遠赴日本參加大胃王比賽,在眾多強勁對手中脫穎而出,獲得第二名的成績,實力得到廣泛認可。 然而,高強度的吃播壓力以及長期大量攝入高熱量食物,嚴重損害了她的消化和代謝功能。
有網友爆料,吳半飽患上了神經性多食症,這是一種進食障礙,吃完後會催吐,腸胃逐漸喪失正常消化功能。 更有傳言稱,她為了保持食欲,甚至 接受了味覺神經摘除手術。
北京胖姐,原名張瑜,原本隻是一個普通的美食愛好者,為了償還家庭債務,她投身吃播行業,憑借“吃得香、量大、幽默”的風格迅速吸引了大量粉絲。
在她的視頻中,常出現一整個肘子、比腿還長的肥腸、一大條三文魚等巨型食物,她大口吞咽,從不將食物切開,那種豪爽的吃法讓人印象深刻。
但長期暴飲暴食的後果讓胖姐的體重一度高達260斤,各種肥胖病紛紛找上門,一次直播中,胖姐突然頭暈目眩,栽倒在地,緊急送醫後被診斷為腦溢血,甚至收到了病危通知書。 在生死邊緣徘徊的她,驚恐之下立下遺囑,將財產托付給丈夫,這次生死考驗讓胖姐徹底醒悟,出院後她下定決心減肥,經過不懈努力,成功減重100多斤。
如今,胖姐已轉型為普通美食博主,不再挑戰那些重口味、超大量的食物,她說: “以前覺得賺錢最重要,現在才知道,命才是自己的。” 電子小豬 伴隨著互聯網不斷整改,吃播行業的生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以“大可傳媒”為代表的一類新式吃播異軍突起。
所謂“大可傳媒”,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傳媒公司,而是網友們對一批打著減肥旗號、實則進行暴飲暴食式吃播博主的戲稱。
這些博主大多以大基數體重人群的形象示人,聲稱要通過鏡頭記錄自己的減肥曆程,可實際內容卻與減肥背道而馳。
就拿其中的主力軍“再見251斤的大可”來說,她曾成功減肥,減掉了約14斤,可後來又出現反彈, 再次踏上減肥之路的她,選擇用視頻記錄每日過程。
但在她的視頻裏,多數封麵都是在吃各種高熱量食物,披薩、雞爪、肉夾饃、麻辣燙、奶茶、炸雞等, 她 一邊感歎肚子撐得難受,離減肥目標越來越遠,一邊卻停不下進食的嘴 。
她解釋是因為之前斷食體重沒變化,所以忍不住放縱一天,可翻看她的視頻主頁,會發現所謂的“放縱餐”幾乎成了常態。
這類博主,抓的就是部分觀眾的獵奇心理,一些觀眾看著她們毫無節製地將高糖高油食物往嘴裏塞,戲稱她們為“電子小豬”,在觀看中獲得一種替代性的滿足,從而控製自己的食欲。 初代大胃王 不知道誰還記得曾經吃播界大名鼎鼎的“浪胃仙”,他的本名叫李杭澤,2018年在重慶的一場美食比賽中拿下冠軍,隨後被簽約為職業大胃王。
被打造為“浪胃仙大胃王”後,李杭澤總是頂著一頭瀟灑的中長卷發,架著一副黑框眼鏡,穿梭於各類美食店中大塊朵頤。 他不講究吃飯環境與檔次, 他曾一頓飯吃掉20份大盤牛肉加十斤魚、300個兔頭、30份蒸餃、30碗大碗寬麵等,驚人食量令人咋舌。
憑借“實打實的吃,絕不催吐”的口號,以及真實、接地氣的風格,他迅速走紅,僅半年時間,粉絲量就從20萬飆升至1291萬。 2019年1月15日晚,他首次在快手上直播,觀看人數破萬,同年6月,其抖音粉絲量超過3900萬,快手直播平台的粉絲也超過2900萬,成為吃播界的頭號紅人。
隨著名氣越來越大,賺的越來越多,分配不均就成了首要矛盾,雙方網絡對戰數月,李杭澤的“浪胃仙”賬號被公司收回,他本人重新注冊賬號後也再難回到巔峰。
經曆諸多風波後,浪胃仙的發展也大不如前, 身形一度暴瘦,網傳回歸時體重隻有70斤,瘦得如同紙片人,失去了往昔的圓潤。
截至2025年5月28日,“浪胃仙”賬號粉絲量為2702.2萬,而浪胃仙本人重新開設的“浪胃仙做自己”賬號粉絲為451.3萬,與曾經巔峰時期的影響力相差甚遠。
結語 早期吃播行業興起,大眾對“大胃王”充滿好奇,平台也大力扶持,使得這些主播迅速走紅獲利。 可隨著競爭加劇,為了維持流量,主播們不斷挑戰身體極限,長期暴飲暴食、催吐、假吃等不良行為盛行,嚴重損害健康, 大家開始意識到,分享美食不應以犧牲健康為代價。
未來,唯有平台嚴守健康底線,主播摒棄流量迷信,觀眾回歸理性審美,吃播才能告別“以命換錢”的畸形模式,真正回到分享美味、傳遞快樂的初心。 信息來源: 虎嗅APP:“大胃王”因浪費糧食或遭封殺,吃播產業要涼了? 洞見:央視痛批的“大胃王吃播”的背後,是一場危及75億人的新災難 新京報:“大胃王”吃播江湖:假吃、催吐吸粉,帶貨探店年入百萬 新華網:“以吃謀生,靠吐活著”畸形吃播示範不良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