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月全食過程(拚版照片,9月7日至8日攝)。
北京時間9月7日午夜至8日淩晨,全球多地天宇上演壯觀的月全食現象。月全食的原理是月、地、日運行至一條直線時,月球進入地球的本影,太陽投射在月球上的光完全被地球擋住。由於地球大氣層對太陽光有折射和散射作用,其中波長最長的紅光落在月麵上最多,因而出現“紅月亮”。新華社記者 薑帆 攝
這是9月8日在吉林省長春市拍攝的“紅月亮”。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這是9月8日淩晨在雲南省蒙自市拍攝的“紅月亮”。新華社記者 高詠薇 攝
這是9月8日在寧夏吳忠市鹽池縣馮記溝鄉拍攝的月食景象。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這是9月8日在寧夏吳忠市鹽池縣馮記溝鄉拍攝的月食景象。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這是9月8日淩晨在雲南省紅河州蒙自市拍攝的“紅月亮”。新華社記者 高詠薇 攝
9月8日在黑龍江省大慶市拍攝的“紅月亮”。新華社發(劉崴攝)
9月8日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富錦市拍攝的月食景象。新華社發(曲玉寶攝)
9月8日淩晨在浙江省溫嶺市拍攝的月食景象。新華社發(徐偉傑攝)
9月8日在黑龍江省綏芬河市拍攝的“紅月亮”。新華社發(曲藝偉攝)
9月8日淩晨在浙江省溫嶺市拍攝的“紅月亮”。新華社發(徐偉傑攝)
9月8日,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攝影愛好者在拍攝月食。新華社發(王勇剛攝)
這是9月8日淩晨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拍攝的月食景象。新華社記者 賈立君 攝
這是9月8日在貴州省遵義市餘慶縣拍攝的“紅月亮”。新華社發(周磊攝)
這是9月8日在上海拍攝的“紅月亮”。新華社發(沈逸清 攝)
9月8日在昆明拍攝的月食景象。新華社發(陳暢攝)
9月8日在雲南昆明拍攝的“紅月亮”。新華社發(陳暢攝)
9月8日淩晨,“紅月亮”與南京和平公園鍾樓相映成趣。新華社發(蘇陽攝)
9月8日在武漢拍攝的“紅月亮”。新華社發(周國強攝)
(新華社)
鏈接
月亮的臉又要紅了
等待近3年,我國公眾再次迎來“紅月亮”。北京時間9月7日午夜至8日淩晨,天宇將上演一次壯觀的月全食,我國全境可見全過程。天文科普專家提醒,這是本年度的重磅天象,感興趣的公眾不要錯過。
當太陽、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月球經過地球影子時,月球圓麵被部分或全部遮住的現象稱為月食。地球影子又分為本影和半影,月球完全進入本影時為月全食,部分進入本影時為月偏食,僅進入半影時為半影月食。
“這三種月食中,月全食最好看。從地球上看去,月球表麵將呈現罕見的暗紅色。月球之所以會‘紅臉’,係地球大氣層折射和散射太陽光時,少量波長較長的紅光穿過大氣層照射到月球上所致。”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科學技術館天文科普專家宋媛媛說。
就全球而言,每年發生日月食的次數最多為7次,最少隻發生2次。最常見的是發生4次日月食,即2次日食和2次月食,今年就屬於這種情況。這4次日月食中,對於我國公眾來說,觀測條件最好的就是本月的這次月全食。
這次月全食始於北京時間9月7日23時28分,此時月球開始稍微陰暗(半影食始);8日零時27分,月麵開始有缺(初虧);1時31分,月球完全進入地球本影(食既);2時12分,月球的中心與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食甚);2時53分,月球開始重現光芒(生光);3時56分,月球走出地球本影(複圓);4時55分,月食現象結束(半影食終)。其中,食既到生光為全食階段,也就是民間俗稱的“紅月亮”,持續1小時22分。
“這次月全食,在大西洋東部、大洋洲、亞洲、印度洋、歐洲、非洲、太平洋西部、南極洲都可以看到。”宋媛媛說,美中不足的是月全食發生在我國的後半夜,想看“紅月亮”需要熬夜,觀測月全食通過肉眼、望遠鏡、相機、手機均可。
記者了解到,上一次我國可見全過程的月全食是在2022年11月8日,而下一次可見全過程的月全食則要等到2028年12月31日至2029年1月1日,這是一次罕見的“跨年月全食”。(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