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9-15 來源:錦繡山河網作者:想跳樓的鴿子
中國文化報記者 秦毅 文/圖
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將從為文旅演藝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為企業發展提供金融支持、為項目建設提供服務支持、為融合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四個方麵發力,推動文旅演藝產業做大做強。
《長恨歌》演出現場
“在西安,《長恨歌》《赳赳大秦》等21部精品旅遊演藝演出近3.6萬場次,接待遊客超1600萬人次,西安演藝的影響力不斷提升……”近日,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2024年全國演出市場簡報》,其中提到陝西表現不俗的旅遊演藝市場。
跟著演出遊陝西,已成為海內外遊客到陝旅遊的時尚選擇。《長恨歌》《駝鈴傳奇》《延安保育院》《延安十三年》《無界·長安》等演藝項目持續火爆,成為陝西“留客”、提高旅遊收入的重要引擎。
《12·12》演出現場
經典塑品牌,觀眾常看常新
山為幕布,天作背景,陝西華清宮景區內,當“明皇”與“貴妃”會於鵲橋之上時,現場3000餘名觀眾爆發出持久的掌聲。“中國首部大型實景曆史舞劇《長恨歌》自2006年推出以來,演出場次超6500場,接待觀眾約1290萬人次。”陝西華清宮文化旅遊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驪山的布景、兵變時的火海、可升降的舞台……国产AV蜜桃网站每年都會對演出進行更新,在敘事主線不變的情況下精益求精,力求讓觀眾有常看常新的感受。”
雲端,“楊玉環”身披霓裳飄然而至;湖中,機械舞台托出宮殿飛簷;山上,璀璨燈光仿若滿天繁星……在李楊故事的發生地回觀千年,這便是《長恨歌》帶給人們的獨到體驗。為更好地服務廣大遊客,《長恨歌》不僅開啟每晚四場連演模式,還推出了金秋觀演特惠活動,在綿綿秋夜點亮遊客心底溫柔的長安情結。
在延安保育院劇場內,大型紅色曆史舞台劇《延安保育院》以戰時托孤的故事為藍本,每日演出3場,成為行走的紅色曆史教科書;在金延安景區,大型紅色沉浸式歌舞劇《延安十三年》融合街區行進式表演與舞台表演,讓遊客穿越到戰火紛飛的年代,在旅遊演藝中實現革命聖地深度遊。
《延安保育院》於2011年首演,並入選全國旅遊演藝精品名錄。“国产AV蜜桃网站將持續優化提升《延安保育院》項目,策劃‘情景演繹+觀眾互動’沉浸式體驗活動,推出‘唱不完的信天遊、唱不盡的紅歌情、說不完的紅故事’活動。”陝西旅遊集團延安唐樂宮總經理助理黑樂樂說。
“作為國內最早探索‘文旅+演藝’模式的企業之一,陝西旅遊集團已成功推出20餘個大型演藝項目,形成了起步早、標準高、效益好、類型全的特色,錘煉出一批立得住、演得久、傳得開的精品力作。”陝西旅遊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冰表示,將繼續聚焦文旅深度融合,持續推進產品創新、模式創新與輸出創新,不斷增強陝西文旅的輻射力、影響力。
新作頻誕生,市場不斷擴容
在陝西臨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門前的老豐閣影院,江蘇遊客李倩雯和朋友一起觀看《兵馬俑奇妙夜》XR體驗劇,戴上VR眼鏡、騎上“戰馬”,跟隨故事主角“壹秦EAST.QIN”在深夜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展開一段驚險刺激的冒險之旅。
《兵馬俑奇妙夜》XR體驗劇於今年7月中旬正式推出,依托陝西深厚的文化底蘊,結合文物數字化、XR虛擬現實等技術,為觀眾打造一場獨一無二的視聽盛宴。故事主角“壹秦EAST.QIN”在深夜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中意外邂逅蘇醒的將軍俑和跪射俑,三人一同穿越回秦朝,展開一段驚險刺激的冒險之旅。“觀眾隻需佩戴頭顯設備,配合虛擬騎乘運動平台,即可享受全方位沉浸式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臨潼區六合演藝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羅園園說。
近年來,臨潼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演藝之都建設,加快布局“旅遊+演藝文化”新業態,沉浸式文旅項目不斷湧現。除了久演不衰的《長恨歌》《12·12》《玄境長生殿》之外,《無界·長安》《複活的軍團》《再現·秦皇鐵書》《大秦帝國鐵鷹銳士》《和天下》等旅遊演藝項目不斷推出,讓廣大遊客的文化陝西之旅更有看頭、更具獲得感。
《無界·長安》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界限,將過去、現在和未來巧妙交織,讓觀眾在欣賞演出的過程中感受到時空的無界。該項目將秦腔、皮影、木偶等非遺與前沿科技相融合,將傳統文化與新媒介、新技術、新藝術形式相結合,自2024年2月開啟駐場演出以來備受好評。在2024年“跟著演出遊陝西”暨文娛演藝產業鏈推進大會上,《無界·長安》入選“10個最具吸引力旅遊演藝項目”。
“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將從為文旅演藝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為企業發展提供金融支持、為項目建設提供服務支持、為融合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四個方麵發力,推動文旅演藝產業做大做強。”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