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秘密武器”,倒在槍口下

特朗普的忠誠支持者死了。
作者:劉瀟
當地時間9月10日,美國知名保守派活動人士查理·柯克在猶他山穀大學演講時遭槍擊身亡,終年31歲。
事發後約3小時,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發文說柯克已經死亡,並向他的妻子和家人致以慰問。隨後,他連發3條帖文下令全美降半旗誌哀,直至14日傍晚6時。
外界普遍認為,柯克是特朗普贏回年輕選民的大功臣,他的離世將進一步撕裂美國政治。
·柯克遭槍擊前的瞬間。
血腥現場
當地時間9月10日中午12時10分,柯克身穿白色T恤,坐在戶外搭建的帳篷下與學生們進行互動辯論。這是他“美國複興之旅”全國巡回演講的首站,現場聚集了約3000名觀眾。
按照慣例,柯克邀請現場學生上台與他就政治理念進行麵對麵的辯論,這種“證明我錯了”的挑釁式演講風格正是他的招牌。
演講中,一名觀眾向他提問:“你知道過去10年美國發生了多少起大規模槍擊事件嗎?”就在這時,突然傳出一聲槍響。
社交媒體上流傳的現場視頻顯示,子彈精準地擊中了柯克的頸部。他本能地用右手捂住脖子,鮮血瞬間從頸側噴湧而出,染紅了他的白色T恤。柯克掙紮著想要從椅子上站起來,但很快就跌倒在地。
現場觀眾發出驚恐的尖叫聲,人群開始四散奔逃,現場陷入混亂。
美國泰和泰華盛頓律師事務所主任程紹銘對人物記者說:“柯克是美國知名保守派活動人士,而以青年為主的美國校園則偏向自由化,民主黨派居多。因此,柯克利用自己創立的‘美國轉折點’組織進入校園,想宣揚保守派觀點。”
槍擊發生後,校園立即進入封鎖狀態,執法部門展開了大規模的搜捕行動。
當天中午12點45分,猶他州州長斯賓塞·考克斯在記者會上表示,一名“相關人員”已被拘留。
當天傍晚6點21分,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卡什·帕特爾在社交媒體發文稱,“這起駭人槍擊案的嫌疑人”已被拘押。然而,當晚7點59分,帕特爾又更新社交媒體稱,嫌疑人在接受審訊後已被釋放,因為“他並非真正的凶手”。
隨後,猶他州公共安全廳廳長博·梅森明確表示,真正的嫌犯“仍然在逃”,之前被拘留的人員隻是因為妨礙司法公正而被關押。
目前,美國警方仍在進行大規模的搜捕行動,但除了一些模糊的監控錄像外,幾乎沒有掌握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柯克遇刺再次引發了人們對美國校園安保措施的嚴重質疑。作為一名極具爭議性的政治人物,柯克的演講活動本應配備更嚴密的安保措施。但據現場目擊者透露,雖然柯克配備了私人安保團隊,但整個活動的安保級別相對較低。一名目擊者說:“任何人都可以參加那個活動。”這種相對寬鬆的安保環境為潛在的襲擊者提供了可乘之機。另一名目擊者稱,槍聲從其身後傳來,可能來自背後的一個山坡。
猶他州一向被認為是“美國最安全的地方之一”,當地很少發生此類暴力事件,這可能導致了安保意識的鬆懈。
與特朗普關係親密
1993年,柯克出生於伊利諾伊州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的父親是建築師,所在事務所曾參與設計紐約特朗普大廈。這或許為柯克日後與特朗普的密切關係埋下了伏筆。
柯克很早就展現出對政治的濃厚興趣。高中時期,他成了知名保守派政治評論員拉什·林博的忠實粉絲。後來,對政治越來越狂熱的他,甚至不惜放棄大學教育,全身心投入政治活動。
2012年,柯克在芝加哥郊區創立了“美國轉折點”組織,致力於在大學校園推廣保守主義理念。憑借激進的演講風格和與自由派正麵交鋒的勇氣,他逐步贏得了一批保守派金主的支持。
2016年,特朗普獲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後,“美國轉折點”轉而全力支持特朗普,柯克也因此成為特朗普陣營中最年輕、最活躍的代言人之一。同年,他成為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最年輕的演講者,正式躋身美國政治舞台中心。
截至2025年,“美國轉折點”在超過850所美國大學設有分部,媒體推測其學生會員人數有數十萬。組織總收入從2016年的約550萬美元,增長至2024年的近8500萬美元,為共和黨提供了強大的青年動員能力。
·柯克與妻兒。
從特朗普第一任期開始,柯克的影響力呈爆炸式增長。據行業估算,他主持的《查理·柯克秀》播客和全國廣播節目每月吸引超過50萬聽眾,在社交媒體X平台上擁有530萬粉絲,是名副其實的政治網紅。
柯克每年組織保守派青年集會,頻繁到各地高校進行“證明我錯了”辯論活動。批評者指出,柯克使用選擇性剪輯視頻,以及爭議性的辯論策略,誤導網民認為他“戰無不勝”。盡管如此,他還是培養了一批年輕的保守派追隨者,成為共和黨青年選民動員的重要人物。
·柯克(右)在《查理·柯克秀》上。
美國權威民調機構稱,近4年來,美國18—24歲選民對共和黨的支持度提升了10%以上,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柯克等人的青年動員工作。這也讓外界稱柯克為特朗普的“秘密武器”。
甚至連民主黨人也不得不承認他的號召力——2025年初,加州民主黨籍州長加文·紐森還邀請柯克做客自己的播客節目,試圖吸引那些近年來轉投共和黨的年輕男性選民。
·柯克“舌戰群雄”的視頻往往能獲得大量觀看。
在特朗普的政治生涯中,柯克始終是其最忠誠的支持者之一。即使在特朗普2020年選舉失敗、其黨內支持率下降的低潮期,柯克仍然堅定地站在特朗普一邊。2021年2月,他訪問海湖莊園,與特朗普合影留念,再次展現了對特朗普的忠誠。
程紹明說:“柯克不僅與特朗普關係親密,還是特朗普兒子的密友,他的死對特朗普來說可能是比較大的打擊。”
據柯克本人透露,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他曾造訪白宮“超過100次”。在特朗普重新當選後,柯克還加入了一個由特朗普顧問組成的團隊,負責審查可能進入白宮任職的人,考察其立場是否忠誠。
·2018年,柯克(右)在白宮參加活動。
惡性循環
槍擊事件發生後,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哀悼柯克,稱其“偉大甚至傳奇”“沒有人比查理更懂,也更關心美國的年輕人”。
據媒體報道,白宮工作人員中有不少崇拜柯克的年輕人,在得知他死亡的消息後“麵色慘白”。華盛頓特區當晚還舉行了悼念活動。
·美國洋基棒球隊在主場開賽前號召觀眾為柯克默哀。
美國保守派媒體迅速將柯克之死塑造為“左翼仇恨暴力的犧牲者”,呼籲嚴懲凶手、反思政治暴力泛濫的根源。福克斯新聞連續進行專題報道,將柯克描繪成為保守主義理念獻身的“烈士”。
與此同時,部分自由派媒體則稱柯克為“極具分裂性的爭議人物”。這一言論引發了共和黨陣營的強烈不滿,也進一步加劇了美國社會的撕裂。
根據路透社統計,自2021年1月特朗普支持者暴力衝擊國會山以來,美國已發生了300多起政治動機的暴力行為。
外界評論稱,這些暴力事件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政治極化導致仇恨言論增加,仇恨言論又催生政治暴力,而政治暴力的發生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的對立和分裂。一些學者擔心,美國政治將變成你死我活的零和遊戲。
程紹明說:“如今,槍支犯罪在美國已升級為針對政治觀點的暴力問題。包括此前兩個民主黨人被射殺,就連特朗普本人也曾被作為射殺目標。”
程紹明認為,柯克的死亡將對美國政治產生影響——在損失了這名得力“戰將”後,柯克所代表的以網紅身份進行“青年政治動員”模式可能走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