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立並舉鏟除“蘿卜招標”
作者:炮卡眉嘴球 來源:漯河 瀏覽: 【大中小】 發布時間:2025-09-15評論數:
“蘿卜招標”“明招暗定”“低價中標、高價結算”……一段時間以來,招投標市場一些潛規則盛行,地方保護、市場分割、所有製歧視等現象屢禁不止,不僅引發了“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其中不少還損害了公共利益。
這些亂象引發了決策部門的關注。2024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創新完善體製機製推動招投標市場規範健康發展的意見》,劍指違法亂象隱形變異、市場交易壁壘難破、交易程序不規範不便利等問題,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年來,有近2000起招投標違法案件被公開曝光,3.8萬餘名違法專家被清理出全國評標專家庫,招投標市場環境得到了有效淨化。
招投標市場建設之所以備受重視,是因為與其資源配置核心樞紐的定位緊密相連。招投標市場改革成效如何,事關市場經濟的公平與活力,也對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進程產生直接影響。正因為此,通過治理改革促進招投標市場規範健康發展,已成為行業發展共識。客觀上看,深化招投標市場改革一年來,相關工作已取得了積極進展,但一些長期積澱的深層次問題仍有待解決,未來需要以製度創新為突破口,用好數智技術賦能,加快構建公平高效的“陽光化”招投標市場。
深化改革,需要製度創新與數智賦能的雙輪驅動、協同推進。
在製度創新上,要進一步聚焦招投標規則的製定與優化,用“三個新”重構招投標規則體係,即實施評標專家管理“新國標”,修訂出台評標專家管理辦法,加強全生命周期管理;製定央企采購“新指引”,推動央企以性價比最佳、全生命周期綜合成本最優為目標實施采購;明確公平競爭“新標尺”,落實招投標領域公平競爭審查。
在數智賦能上,要善用數字技術穿透市場信息黑箱,推動招投標市場從單一“製度約束”向多元“技術治理”新範式轉變,破立並舉夯實市場信任之基。在這個過程中,既要充分利用新技術壓縮招投標領域因信息不對稱導致的腐敗空間,真正斬斷利益輸送鏈,也要通過新技術重塑市場交易機製,讓招投標市場的運行效率和透明度進一步提升。
深化改革,需要在強化監管中構建長效治理機製。
一直以來,監管滯後是招投標市場亂象久治不愈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報道稱,某地數百萬元監理服務未公開招標,被查處後僅罰款幾千元了事。某企業在投標時遇到“環境工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的硬杠杠,而項目所在省份實際達標企業僅有3家,其中兩家還是關聯公司,這種隱蔽性較強的地方保護,給市場監管帶來了難度。還有的地方暗設“近3年完成過類似項目”“投資額2億元以上”等門檻,直接篩掉了絕大多數中小企業。類似這樣名目繁多的招投標壁壘,不僅阻礙了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拉低了資源配置效率,也對經濟運行的質量效率產生負麵影響。唯有從根本上構建起長效治理機製,才能讓招投標市場實現規範有序發展。
當前,深化改革的正向效應還在顯現,特別是廣大經營主體反映強烈的一些問題逐步得到了解決,民營企業參與招投標的積極性正不斷增強。據統計,今年前7個月,工程建設領域中標民企數量超過36.6萬家,同比增長11.9%,民企中標項目數量占比達76%。鞏固招投標市場改革發展的好勢頭,仍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共同發力。但也要看到,這是一場破除積弊的攻堅戰,前方道路絕非坦途,久久為功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招投標市場在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就能更好發揮。
- {loop type="catelog" row=10}{$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