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9-15 來源:別居異財網作者:我有一輛杜卡迪
陝西日報記者 張江舟
秋風送爽,全國各地的馬拉鬆賽事陸續啟幕。作為國內最具人氣的馬拉鬆賽事之一,本屆參賽規模擴容至3.8萬人的西安馬拉鬆賽熱度持續攀升。在西安的曲江池遺址公園、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等路跑熱門區域,隨處可見活力滿滿、健康奔跑的身影。
9月7日6時30分許,曲江池遺址公園的湖畔跑道迎來大批晨跑者。身著各色運動服的路跑愛好者,或成群結隊環湖慢跑,或在補給點旁喝水、拉伸,交流配速技巧。
“我今年53歲,全程馬拉鬆的最好成績是在去年的‘西馬’賽道上跑出的3小時36分24秒。通過半年多的係統訓練,我有信心在本屆‘西馬’衝進3小時20分。”剛結束20公裏有氧訓練課的跑者晏函說,“以前我主要通過看書、看視頻學習跑步技術。今年初,我加入西安元大都馬拉鬆冠軍俱樂部(以下簡稱“元大都跑團”),接受專業教練指導,矯正跑步姿勢,進行專項力量訓練。現在,我明顯感覺自己的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像今天的20公裏,我跑下來感覺很輕鬆。”
在元大都跑團設在曲江池遺址公園環湖跑道旁的補給點,純淨水、電解質水、能量膠在桌上整齊擺放,不時有跑者路過拿起水杯,不停步便完成補給。不遠處,幾名跑友正圍著小藥箱,讓同伴幫忙貼上肌肉貼,準備開啟長距離拉練。
“注意擺臂幅度,別聳肩。送髖,送髖,步頻提起來,步幅不要太大。”元大都跑團田徑教練金霞一邊拿著計時器,為跑團成員測算間歇跑成績,一邊幫助新成員糾正跑姿。“俱樂部每周組織一次強度訓練課、一次有氧訓練課,我和其餘幾位教練都會參加。”金霞說,“很多跑友在跑步姿勢、配速控製、跑步前後拉伸、補給知識、裝備選擇等方麵有不少誤區,甚至因此受傷。其實這些情況在接受科學指導後都能有效避免。能夠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更多人,我特別開心。”
中簽本屆“西馬”全程馬拉鬆的王少傑跑齡不長。對於即將到來的大賽,王少傑既興奮又緊張。他說:“我除了參加俱樂部在每周三和周日組織的兩次訓練課,每天還會慢跑10公裏,隔天進行自重深蹲、弓步蹲、深蹲跳等,強化腿部力量和核心力量。這將是我人生的第一場全程馬拉鬆。在確保安全完賽的情況下,我會努力衝擊4小時30分。”
朝陽爬上樹梢,水麵泛起金光,跑者的身影在跑道上延展成流動的風景線。有人戴著耳機專注節奏,有人邊跑邊喊著加油,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對賽事的期待,把清晨的公園跑道,跑成了熱血沸騰的備賽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