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創新實踐調研行丨陝西寶雞市總工會:讓思政課之光照進職工心裏
作者:zhao5566 來源:漯河 瀏覽: 【大中小】 發布時間:2025-09-14評論數:
【工會創新實踐調研行】
讓思政課之光照進職工心裏(主題)
本報記者 毛濃曦 祝盼
近日,陝西省寶雞市煙酒食品工業創新工作室聯盟勞模工匠大講堂在寶雞卷煙廠舉行。大國工匠、航天九院7107廠特級技師劉湘賓應邀宣講勞模工匠精神的傳承,分享了自己從一名退伍軍人到大國工匠的奮鬥成長之路。活動還簽訂了師帶徒協議並進行了技術交流。
這是寶雞市總工會打造勞模課堂、身邊課堂、雲課堂三位一體的“多彩課堂”,實現思政教育零距離、精準化、沉浸式的縮影。
百人宣講團托起“勞模課堂”
今年3月,寶雞市總精心策劃組織了一場公益大講堂——“DeepSeek人工智能實戰應用”。寶雞文理學院張平博士深入淺出地講解了這項人工智能的原理和技術,還手把手教觀眾操作DeepSeek平台,引發現場熱烈反響。
張平博士來自“中國工人大思政課”寶雞專家師資庫。這是寶雞市總創新組建的“百人宣講團”。
新時期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針對職工群眾的需求,解答其困惑、順應其需求、調動其情感,工作的有效性往往大打折扣。但基層工會卻缺乏專業師資與優質課程。
為破解這一難題,寶雞市總構建“市級統籌資源、縣級精準落地、企業深度融合”模式,打造全域宣教網絡。“市總選拔100名勞模工匠代表、9名高校思政課老師、50名各級工會幹部和部分一線職工代表組建‘中國工人大思政課’寶雞專家師資庫,按需精準宣講,形成‘專家講理論、勞模講奮鬥、職工講實踐’的生動局麵。”寶雞市總工會二級調研員李濤說。
“我聽見鐵在跟我說話”“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是因為企業的瓶頸問題得以解決,自身價值得到發揮”……彭建軍、侯海峰、霍威、劉湘賓等一位位勞模工匠、專家教授、優秀職工帶給各縣區、行業、企業職工群眾的,不再是生硬的說教,而是身邊的奮鬥故事、參與交流互動的“多彩課堂”。
“原來工匠精神不是冰冷的精度,而是人與機器的共情。”“無論崗位高低,都能發光發熱。”潤物細無聲,思政課之光就這樣照進了職工心裏。
創新載體打造“身邊課堂”
4月26日至5月2日,以“中國夢·勞動美——凝心鑄魂跟黨走,團結奮鬥新征程”為主題的文藝盛宴在寶雞市工人文化宮舉行。這是寶雞市總精心策劃的文化惠民活動。
首場演出後,文藝戲曲演出、寶雞市職工藝術團文藝演出、秦腔演出等接連上陣。寶雞市總還同步開展公益慰問演出活動,2支演出團隊相繼走進渭濱、鳳翔、岐山等6縣區,為更多職工帶去歡樂。
這是寶雞市總創新載體,為職工群眾打造的“身邊課堂”之一。“国产AV蜜桃网站構建了‘陣地浸潤+文藝賦能+現身說法’的宣教模式,讓思想教育從理論學習轉化為可感可觸的‘身邊課堂’,吸引職工積極參與。”李濤告訴記者。
在寶雞,“身邊課堂”豐富多彩:建成全省首家勞模文化主題公園、工人運動發展史館,培育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等13個職工思想教育基地;建成4所勞模工匠學院,在愛心驛站、職工之家、職工書屋等工會服務陣地中增加思政元素;組建市總職工藝術團,下設10支“文藝輕騎兵”,創作情景劇、快板等20餘個原創節目;工會幹部聯合一線職工組成“身邊宣講團”,打造生產現場“移動課堂”。
數智賦能構建“雲課堂”
著眼新時代傳播規律,寶雞市總致力於打造線上“雲課堂”,讓“身邊課堂”可以全天候、全方位“候”在職工群眾的“指尖”。
據悉,依托市級融媒體和短視頻平台及市總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寶雞市總通過圖文、短視頻、直播多種形式,開設“百年工運故事”“勞模先進在行動”等專欄,集中刊播宣傳各級勞模奮鬥故事。打造“5G+直播”課堂,對寶雞職工藝術季各項演出和全國勞模宣講活動現場直播,在線觀看達30萬人。
同時,市總開展了“百年工運史”雲競賽、雲宣講、雲讀書分享等活動,38萬人次參與。邀請勞模工匠、專家學者錄製線上“勞模工匠大講堂”、一線職工絕活展示等微課視頻20餘部。
“市總將宣傳教育與崗位實踐深度融合,形成了‘雲端有課程、指尖有互動、學習有實效’的線上職工教育新格局,有效突破線下宣教局限,實現了職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廣泛覆蓋與高效傳播。”寶雞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說。
截至目前,寶雞市總“多彩課堂”累計開展線下宣講活動580餘場、線上直播120餘場,覆蓋全市12個縣區、300餘家企業,惠及職工55萬人次。
- {loop type="catelog" row=10}{$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