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字節跳動在全國30個工區開展線下員工公益活動。每年這裏的氛圍都像學校社團納新。
今年新成立的AI科普社團跳跳糖浪潮AI公益社團(下稱:浪潮AI)展位前,不少人躍躍欲試。活動前社團群還停留在300多人,而團長舒楠活動結束後再看,人數已經更新到了1278。
科技公司員工對AI感興趣並不意外,同時外界也湧現出對AI的求知欲。字節跳動跳跳糖員工公益團隊代表夏夏表示,今年以來,跳跳糖收到了許多AI科普的外界訴求,主要來自中小學師生、大學生、老年人等群體。而AI也讓員工參與技術公益的門檻變低、周期更短。
AI不僅成了公益內容,也成了公益宣傳窗口。活動現場,跳跳糖公益社團的成員將印有AI創作圖片的冰箱貼發給參與公益互動的員工。這些AI生成圖片的提示詞是過往受助兒童所創作的詩歌。
9月10日,字節跳動北京工區內,跳跳糖員工公益活動現場
AI科普幫助普通人改變生活
舒楠在字節跳動做了5年多的產品經理,這些年裏,他一直深度參與不同類型的員工公益活動,保持著對公益的熱情。
今年上半年,AI科普開始出現在字節員工公益活動項目中。舒楠以講師身份參與兩場相關活動後意識到,不少青少年對AI感興趣。於是在7月7日那天,他創辦了浪潮AI。
在成立兩個多月的時間裏,浪潮AI按照兩周一次線下活動的節奏運行著,去過北京、陝西、貴州等地,目前共有100多(人次)誌願者參與到17場活動中,覆蓋2900多人。
9月6日,浪潮AI去了貴州六盤水海嘎小學科普AI。據舒楠觀察,青少年群體接觸的教育資源不同,對AI的認知也不同。海嘎小學的學生在顧亞老師引導下用AI來玩音樂;江西景德鎮希望小學的學生還處於培養興趣的階段;北京的學生則更專業些,甚至能主動討論機器人、自動駕駛相關的話題,還能識別AI騙局。
舒楠在貴州海嘎小學上AI科普課
“AI科普能幫助普通人真正學會用AI改變生活”,這是舒楠的想法。今年他第一次在北京三裏屯教老人們如何使用AI生成圖片、視頻,老人們學會後都很高興,紛紛表示自己終於有了發抖音的素材。“老人們告訴我,他們常常想發抖音但沒有素材。”舒楠說。
浪潮AI還會教老人們如何讓豆包成為生活小助手,例如問它在500元預算範圍內如何招待朋友。在AI詐騙成了社會風險的當下,浪潮AI也會教他們如何預防。每當科普結束後有人問起“老師下次什麽時候來上課”時,舒楠都認為這樣的投入有意義。“單純上一節課的作用有限,隻有持續對某個群體產生影響才是公益的核心。”
浪潮AI的成員不完全是AI技術或產品出身,即便是舒楠,他的工作範圍也不涉及AI。而在他眼裏,不是隻有專業出身的人才能科普AI。“AI科普需要親和力。給小朋友、老年人科普AI不用太深入,更多強調如何以普通人視角傳遞一件有趣的事,讓這些人能聽懂你表達的內容。其實大部分人都能做到。”
舒楠將AI科普麵向的人群大致分為青少年、青壯年、老年三類。相比其他兩類群體而言,青壯年AI科普對專業性的要求高些,當做這類科普時,通常由社團裏更具備專業素養的人負責。
目前字節共有110個員工公益社團,覆蓋視障人群、城市流動兒童、鄉村兒童、社區人群等群體。當這些群體衍生出了解AI的需要時,相應的社團也會將AI科普納入活動範圍。類似浪潮AI一樣具有AI科普能力的員工公益社團,字節內部已有10個。
AI降低員工參與技術公益門檻
“今年国产AV蜜桃网站收到外界許多對於AI科普的訴求。目前接觸比較多的是青少年和教師群體,剩下的分別是老人群體和基於社區的需求。”夏夏說。
為此,字節內部使用的員工公益產品“跳跳糖公益盒子”在今年1月上線了“Hello AI·跳跳糖公益行”項目(下稱:“Hello AI”項目)。該項目與公益機構、學校等社會單位合作,麵向青少年、老年等群體,開展線上線下課程、工作坊、訓練營、講座、開放麥、賽事等形式的AI科普。
字節跳動員工內部使用的公益產品“跳跳糖公益盒子”頁麵
“Hello AI”項目上線前,字節跳跳糖員工公益也開展過與技術公益相關的活動,例如發起為某類群體開發APP等應用程序的比賽。“這與互聯網產品研發相似,需要產品、設計、研發測試等業務的員工誌願者參與,組建虛擬小組。”夏夏印象中,這類活動的投入通常都比較重。
去年,跳跳糖員工公益發起“彩虹熊熊診所”活動,希望通過遊戲幫助腫瘤患兒進一步認識就醫流程和環節,其中一個項目小組的demo(可理解為樣品)花了二十個小時完成。
而AI讓員工參與技術公益的門檻變低、周期更短。“今年再參與比賽時,誌願者可以通過AI開發網頁或APP,幾乎即時生成代碼,也更便捷了。”夏夏說。今年,跳跳糖員工公益發起了基於AI編程的技術公益創新比賽,舒楠參加了上述AI應用創新大賽,平時他也不斷在用AI生成應用或AIGC作品。在貴州海嘎小學授課時,他播放了AI改編的《海嘎之歌》,孩子們覺得既陌生又熟悉,是一種神奇的體驗,最終在6位指導老師的幫助下創作了第一首AI音樂作品。
“通過AI科普,我也能學習如何使用AI,能認識更多的人、讓大家都參與其中。”舒楠說,下一步他打算聯合其他員工公益社團拓展AI科普場景,例如AI如何讓寫信的方式更友好。“AI科普的意義不在於老師告訴了你什麽,也不在於你聽到、知道了什麽,而在於你真正動手用AI改變生活。”
文/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