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9-15 來源:白雪陽春網作者:Lucky_Ball
你說一個歌手,唱了幾十年,突然不火了,是不是就涼了?閻維文這幾年,確實不太上電視了。抖音刷不到他跳舞,微博也不發自拍,連熱搜都懶得蹭。很多人以為他退休帶孫子去了。結果人民日報一篇報道,直接掀了底牌——人家根本沒閑著,隻是活兒幹在了你看不見的地方。
從2003年開始,這家夥背著錄音設備滿中國跑。19個省,一腳一腳踩進山溝溝裏。陝西的信天遊,新疆的木卡姆,貴州苗寨的飛歌,西藏雪域的長調……全被他錄下來了。你想想,那些老藝人嗓子一啞,調子就沒了。沒人記譜,沒人傳承,一首歌可能就這麽斷了。閻維文幹的就是這事兒,像撿破爛一樣,把快消失的聲音一點點撿回來。整理成專輯,《西域情歌》《黃土情歌》,名字土是土了點,但真有人聽,就有希望傳下去。
這活兒能賺流量嗎?不能。能上綜藝嗎?上不了。但他愣是堅持了二十多年。你說圖啥?我覺得吧,有些人就是天生帶著使命感活著的。就像那棵小白楊,根紮在邊疆,風吹不倒,雨打不垮。
反觀李雙江,早年一句“用心唱歌”,現在回頭看,簡直神預言。他說過,技巧再牛,沒感情就是機器。唱歌得讓人聽見故事,聽見心。這話聽著簡單,可現在多少人忘幹淨了?選秀一堆飆高音,短視頻全是吼,情緒全靠濾鏡撐。真正“用心”的,反而顯得另類。
可問題是,時代變了。你默默搞文化傳承,網友卻隻關心你有沒有“撈金”。今年8月,閻維文在平“從藝55周年”“回報家鄉”的旗號,門票說是抽獎送,但前提是你得先買張古城門票。你看看,這不是變相捆綁銷售嗎?網上瞬間炸鍋,“晚節不保”“吃相難看”各種罵。說實話,我看到這兒也皺眉。哪怕你是真心想推文旅,方式也得講究點吧?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你越解釋“實名核銷、公平抽獎”,越像在玩文字遊戲。
但轉念一想,一個67歲的老藝術家,一輩子沒塌過房,突然被罵“商業化”,冤不冤?他這些年教學生、下基層、錄民歌,哪件是衝著錢去的?一次江蘇春晚,他站那兒唱《天下第一情》,聲音穩得像鍾。底下年輕人可能都不知道他是誰,可那股子正氣,撲麵而來。
我覺得吧,国产AV蜜桃网站對藝術家的要求,有時候太苛刻了。要麽你就該徹底隱退,當個神仙;要麽你一露臉,就得證明自己清高。可人終究是活在現實裏的。閻維文可以繼續沉默,但他選擇了發聲,選擇了用演唱會帶動家鄉旅遊。方式有爭議,但初心未必壞。
李雙江82歲還能登台哼兩句,氣雖弱,意還在。他們那代人,把藝術當命,不是當生意。換做現在,有幾個頂流願意花二十年去采風?別說二十年,兩天直播帶貨都嫌累。
所以啊,別急著噴。有些光,不在聚光燈下,而在泥土裏。閻維文還是那棵小白楊。隻是風吹過來的方向,早就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