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飛月 攝影)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石飛月 北京報道
9月10日-14日,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下稱“服貿會”)在北京首鋼園舉辦,北京方案展也在同期展陳。此次方案展的核心亮點之一,是麵壁智能基於北京市行政複議實際辦案場景、自主研發的全國首個深度融合業務全流程的行政複議垂直大模型。
麵壁智能自成立以來便一直走差異化路線,如端側模型、小模型,也在不同領域迎來了商業化落地,此次展示的行政複議垂直大模型也屬於小型模型。不過,隨著科技大廠們今年紛紛入局,麵壁智能需進一步突出其專業性與可靠性優勢,方能在競爭中鞏固自身地位。
持續加碼垂直模型
9月10日,本報記者來到首鋼園3號館,這裏也是2025服貿會“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專題展”所在場館,而北京方案展是這次“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專題展”的主要看點之一。
本報記者從現場工作人員處了解到,此次北京方案展主要圍繞“促進城市精細化治理、服務人民美好生活”這一主線,創新打造“1+1+9”的一體化展示架構,即1個數智化算力底座,1個北京市政務雲,聯動9大應用方案,全麵呈現數字技術賦能城市發展的創新實踐,重點突出“示範引領”“沉浸體驗”“交易促進”三個特點,通過真實場景模擬,深度還原數字技術應用的標杆價值,推動優秀數字服務“北京方案”走向全國乃至全球。
在北京方案展區域,“全國首個行政複議垂直大模型”這幾個大字十分矚目,該模型由麵壁智能自主研發,覆蓋從立案、審案到結案的完整辦案流程,具備案件要素提取、事實與理由摘要、立案規則審查、立案文書生成、案件事實時間軸梳理等全流程大模型辦案能力,目前已廣泛應用於北京市司法局及16區各司法局。
其實在司法領域,麵壁智能此前已經有一些落地案例:去年6月,該公司助力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上線運行了人工智能輔助審判係統,它能夠精確診斷案情,解決AI在司法領域的應用難題;去年11月,“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研發成果在最高人民法院正式發布,這是基於清華大學與麵壁智能科研成果轉化的千億參數通用大模型。
雖名為大模型,相較於其他大模型廠商,本報記者從麵壁智能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其大模型產品更偏向小型化,此次展出的行政複議垂直大模型是十億參數級別。
艾媒谘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麵壁智能傾向於采用更小模型的策略,主要基於三方麵因素。“一方麵,司法行政領域的法律法規本質上是文本型的,在所有大模型處理的任務中,這類文本相對比較簡單,複雜度較低,這是由行業自身的技術特性決定的;另一方麵,小模型具有高效和低成本的優勢,在資源利用上更加高效,能夠在硬件成本控製和能耗方麵表現優異,同時還能很好地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此外,從技術實力展現的角度來看,用小模型實現大功能需要深厚的技術積累和重新沉澱,尤其是在追求更高密度的算法結構和目標時。”
麵壁智能並不在“AI六小虎”之列,但其股東之一便是“AI六小虎”之一的智譜。
自2022年8月成立以來,麵壁智能一共公開過四次融資信息:2023年4月,麵壁智能完成天使輪融資,由知乎領投,智譜為跟投方;2024年4月,麵壁智能完成數億元的一輪融資,由春華創投領投,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等跟投,知乎作為戰略股東持續跟投支持;2024年12月,麵壁智能宣布完成一輪數億元融資,此次融資由龍芯創投、鼎暉百孚、中關村科學城基金和賽富投資基金聯合領投,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與清科創投跟投;今年5月,麵壁智能完成新一輪數億元融資,這輪融資由洪泰基金、國中資本、清控金信和茅台基金聯合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頭部幾家大模型創業公司今年鮮少有融資消息傳出,目前隻有智譜和麵壁智能公布了具體的融資消息,階躍星辰在今年7月透露上海國有資本投資有限公司生態體係將參與該公司最新一輪的融資。
端側市場迎來挑戰
與股東智譜一樣,麵壁智能同樣出身清華係,其創始團隊來自於清華大學計算機係自然語言處理與社會人文計算實驗室(TsinghuaNLP),聯合創始人、CEO為李大海。
除了在政務領域的應用,麵壁智能另外一個發力重點就是端側模型,這也是該公司不同於其他大模型廠商的地方。去年2月,麵壁智能發布了第一代旗艦端側的模型麵壁小鋼炮MiniCPM,之後又陸續推出了2.0版本和3.0版本;今年1月,麵壁智能發布了首個端側全模態模型——麵壁小鋼炮MiniCPM-o 2.6。
麵壁智能相關負責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端側模型不光是看誰的參數小,更要看誰的推理速度快、響應速度快、延遲小,且能長時間穩定運行,此外,端側模型現在也能做到非常長的上下文,更好地理解用戶的需求,在無法聯網的情況下也能運行。“當然,如果需要特別複雜的推理能力,端側模型因為尺寸限製的問題,很難做到千億級別大模型的水平,所以未來一定是雲加端協同的機製。”
張毅也指出,從市場需求來看,端側模型方向有顯著的成長機會。“隨著智能終端設備的普及和算力提升,端側模型能夠直接在設備端完成數據計算和推理任務,在隱私安全、數據保護、響應速度和離線可靠性等方麵具備獨特優勢;在應用領域方麵,端側模型可廣泛適用於機器人、自助終端、手機、電腦、汽車等多種終端設備。而最關鍵的因素仍在於產品本身的接入能力、數據承載量以及實際運算性能。”
這兩年,麵壁智能一直在深入布局終端領域,覆蓋了AI phones、AI PC、智能座艙、智能家居與具身機器人等不同的領域。
今年以來,麵壁智能似乎更重視在汽車領域的布局:今年3月,李大海宣布麵壁智能進軍智能座艙領域,推進智能汽車“端側大腦”開發;4月,麵壁智能與英特爾宣布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共同研發端側原生智能座艙;同樣在4月,中科創達與麵壁智能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汽車智能座艙核心功能開展深度戰略合作;5月,麵壁智能與出行科技公司德賽西威共同發布業界首個基於高通座艙平台的端側大模型語音交互方案……
上個月,李大海發出全員信,信中首次披露,麵壁智能已於7月下旬進行了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調整的重點是專門成立汽車業務線一級組織,旨在實現“壓強式”突破,讓其MiniCPM端側模型應用到更多汽車上。在汽車領域,麵壁智能已與吉利、長安馬自達、上汽大眾、一汽大眾、長城、極氪等汽車品牌達成合作。
不過,今年以來科技大廠也在爭相布局小尺寸模型,如阿裏、騰訊、OpenAI等,這意味著麵壁智能的“差異化”路線也將麵臨激烈的市場競爭。麵對巨頭的入局,該公司需進一步突出其專業性與可靠性優勢,方能在差異化競爭中鞏固自身地位。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