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好無效,意大利輪胎製造商再遭美施壓:投資者有中企,我不接受

【文/網 張菁娟】在地緣政治與商業利益的交織博弈中,美國又一次將觸手伸向了歐洲企業。據彭博社9日報道,美國政府已向意大利施壓,並對輪胎製造商倍耐力公司發出警告,聲稱中國國有企業作為該輪胎製造商的主要投資者,其存在可能與美國有關聯網汽車的法規相衝突。
中國國有企業中化集團持有倍耐力公司37%的股份,在倍耐力的“Cyber Tyre”智能互聯輪胎係統上投入甚多,這項技術被視為企業未來增長的關鍵。而作為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F1)專屬輪胎供應商的倍耐力,約四分之一的銷售額來自美國,中資持股背景使其成為美國技術審查的重點目標。
美方此前曾警告倍耐力,宣稱因擔心數據被收集,正嚴厲打擊中國控股的聯網汽車公司提供的軟件和硬件,倍耐力在其關鍵市場美國的業務,可能受到限製。
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最新的警告是在意大利政府要求美國澄清其對中化集團參與這家意大利公司所持立場之後發出的。
彭博社指出,這一表態既顯示美方立場趨於強硬,也凸顯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如今正直接與意大利政府交涉,而非僅與企業溝通。而最新的緊張局勢也引發了人們的疑問,如果倍耐力的股東結構不能得到更明確的解決,其在美國的發展能力將受到何種影響。
另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化集團代表預計將在未來幾天與意大利官員會麵,討論倍耐力相關事宜。
倍耐力輪胎。 IC photo
為避免與美國直接衝突,意大利政府此前已多次“妥協退讓”,甚至動用了所謂的“黃金權力規則”(golden power rule),這項法律手段賦予政府保護銀行、能源等“對國家利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資產”相關行業的特殊權力,免於落入非歐盟成員實體手中。
意大利於2012年首次通過這一法案,後因“疫情揭露的供應鏈問題”,於2022年3月大幅擴大其涵蓋的行業範圍。
2023年,意大利政府利用該機製,限製了中化集團在倍耐力的影響力,並通過“具體條款”保護網絡傳感器等技術。
截至2023年6月,意大利已經七次動用“黃金權力規則””外國在意交易案,其中就有六次交易來自中國。
去年,意大利政府還強製要求倍耐力修改公司章程,削弱中化集團的正式權力。今年4月,應意大利監管機構的要求,倍耐力董事會下調了中化集團的治理評級,宣布這家中企不再擁有對倍耐力的控製權。
然而,意大利的一係列妥協根本無法滿足華盛頓的“安全訴求”。今年7月,BIS在致意大利官員的一封信中明確表示,意大利政府2023年為限製中化集團影響力而做出的努力,並不足以保護該公司免受美國相關限製的影響。
彭博社曾在今年8月報道稱,梅洛尼政府正考慮限製中國投資者在意大利主要公司的持股,措施將涉及那些被認為具有戰略意義的公司,包括私營和國有控股公司,以避免與美國產生潛在的緊張關係。盡管中化集團強調其對倍耐力的持股屬長期投資,但意大利政府正在評估施壓中化集團出售股權的方案。
倍耐力首席執行官卡薩盧奇(Andrea Casaluci)今年早些時候對意大利《晚郵報》(Corriere della Sera)表示,如果不能與中化集團達成諒解,關鍵技術的研發以及在美國的擴張可能“麵臨極大風險”。而中化集團則並不打算出售股份。
針對兩國合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此前表示,中意投資合作互利互惠,從不針對第三方,也不應受到第三方幹擾。中國政府一貫支持中國企業在市場化原則基礎上開展國際合作,希望意方為中國企業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營商環境,切實保障企業的合法權益。
本文係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