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New.4.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tsxingyuan.com/cache/23/0b5ba/2dc29.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New.4.com/func.php on line 115
楚雄彝繡:從“雲南名片”邁向“世界語言”

畫龍點睛網畫龍點睛網

楚雄彝繡:從“雲南名片”邁向“世界語言”

中新網北京9月9日電(記者 阮煜琳)中國國際時裝周·楚雄時裝周“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楚雄彝繡創新專場發布日前舉行,來自永仁直苴的手工刺繡藝人攜“指尖技藝”登上T台,與模特同台演繹融合彝族服飾元素的設計作品,讓千年非遺與現代時尚完成一場驚豔的“雙向奔赴”。

楚雄彝繡有著1800多年曆史的“指尖藝術”,被譽為“穿在身上的史詩、繡在布上的神話”。

據介紹,源自1350餘年曆史的永仁直苴彝族賽裝節,被譽為“世界上最早的鄉村T台秀”,至今仍延續“以田間為舞台、以山歌為伴奏”的原生展演形態。中共楚雄州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汶娟在北京舉行的2025絲路雲裳·七彩雲南民族賽裝文化節活動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此基礎上,国产AV蜜桃网站融匯賽裝文化、現代設計與彝繡技藝,打造獨具魅力的“楚雄時裝周”品牌,逐步構建起立足雲南、輻射全國、對話世界的非遺時尚發布體係。

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專職副主席謝方明表示,作為全國非遺服裝服飾類時裝周的開創者,楚雄時裝周始終以“傳統活化、國際表達”為核心,在全球時尚版圖中持續突破。從上海、紐約、米蘭、巴黎時裝周接續亮相到楚雄時裝周的成功孵化,再到其升級版——絲路雲裳·南博時裝周的匠心呈現,楚雄彝繡及楚雄時裝周品牌在國際時尚市場上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實現了非遺美學的多維破圈。

“彝繡反映了彝族文化多元互補,美美與共的包容精神。”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教授張華表示,文化不僅是生命延續的保障,更是人類生存價值的依據。彝繡是彝族文化的藝術表現形式,反映著彝族人民世代積累、沿承發展的生存智慧和價值哲學。

新銳設計師、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講師侯若禕說,彝繡的紋樣、色彩和工藝手法中,蘊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民族團結進步的智慧。設計師不能隻停留在形式化的拚貼和裝飾,而要理解其背後的象征意義和價值體係。隻有這樣,才能把非遺元素從“符號”轉化為“語言”,在現代設計中發揮真正的敘事作用。

近年來,楚雄州力抓彝繡文化產業,深入挖掘彝繡的文化價值、經濟價值、民生價值,堅持以“雙創”理念引領彝繡產業變革,成功推動彝繡實現“繡品變商品、繡片變名片、秀場變市場”的三大轉變。

2025年,楚雄彝繡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與時尚設計”全球示範案例,推動“非遺融入當代時尚設計合作夥伴會議”首次落地東亞地區。李汶娟表示,下一步,將持續發揮楚雄彝繡和楚雄時裝周的品牌引領作用,進一步推動雲南民族非遺服裝服飾從“區域特色”向“世界語言”升級。

讚(8866)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畫龍點睛網»楚雄彝繡:從“雲南名片”邁向“世界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