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9-14 來源:背城借一網作者:論寶蓮燈與朝天椒
“我必須去中國親眼看看”……近日,在YouTube、X(原Twitter)Instagram等海外主流社交平台上,一股源自上海外灘的“AI熱潮”正在迅速蔓延。眾多海外科技博主、媒體和普通網友紛紛轉發來自2025 Inclusion·外灘大會的視頻片段,從機器人從廢墟中救出嬰兒,到一杯語音即可購買的咖啡,中國AI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實應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酷炫”姿態,成為全球輿論場的“頂流”話題。
AI能以多少種方式給你來杯咖啡
這波熱議的引爆點,正是外灘大會上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AI應用場景。一段海外博主拍攝的“AI能以多少種方式給你來杯咖啡”視頻最為突出。視頻展示了他在外灘大會體驗AI語音購買咖啡、BrainCo仿生手高難度咖啡拉花、咖啡機器人等等新奇的“點咖啡”方式。視頻僅僅發布一小時就獲得了數萬次觀看,並引發熱烈討論。一位美國網友評論道:“這就是AI怎麽把日常生活變得有未來感。”
同樣刷屏的還有AI健康管家AQ,動動手指就能得到名醫“AI分身”的診斷,還可以幫你看體檢報告,甚至可以測試皮膚狀態。海外網友稱就像有了一個私人醫生,幫助非常大,很想去外灘親自看看。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上海,人工智能能真正融入日常生活,從自動化係統到機器人,應用AI已經到達了非常高的水平,這真的太瘋狂了。”一位參與了外灘大會的中東金融專家在社交媒體上寫道。
參會的中東金融專家評論
通過梳理海外網友的討論,可以發現兩大核心焦點:一是AI技術對生活效率的極致提升,二是AI在醫療等普惠領域的巨大潛力。這些生動、鮮活的中國科技故事,有力地塑造了海外受眾對中國AI“務實、創新、以人為本”的全新認知。
全球熱議背後是中國AI的厚積薄發
這場網絡熱議並非僅停留在“看熱鬧”的層麵,其背後反映出的產業趨勢,也正被國際主流財經媒體深度解讀。
知名財經媒體彭博社(Bloomberg)在其專題報道中便明確指出,中國正依托強大的國家戰略支持和世界級的製造業生態,全力衝刺成為具身智能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報道也引述了摩根士丹利的預測,即到2050年,中國有望成為全球人形機器人應用規模最大的國家。
這種“現象級”的網絡熱議,正是植根於以上海為代表的中國城市所營造的創新土壤。近年來,上海市密集出台一係列支持政策,從《上海市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條例》到發放總額達6億元的“算力券”,旨在降低企業創新成本,推動大模型研發與應用,加速構建從算法、算力、數據到應用場景的完整產業生態。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5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今年3月,共有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完成備案。
從外灘大會走紅海外的中國AI應用,隻是冰山一角。水麵之下,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產業生態。全球網友的這場“雲圍觀”與熱烈討論,充分彰顯了中國匯聚全球創新資源的強大“引力場”。
Inclusion·外灘大會是在上海舉辦的全球高級別金融科技和前沿科技大會。大會由外灘大會組委會主辦,在上海市地方金融管理局、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本屆大會主題為“重塑創新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