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9-15 來源:量力而為網作者:沙拉維卡卡
中新社北京9月12日電 題:在服貿會看人工智能“七十二變”
作者 陶思閱
正在北京舉行的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服貿會”)上,人工智能(AI)的身影常現。它可以是“中醫”“編劇”“麵試官” ,也可以是“電商好幫手”,角色千變萬化。
“請轉動眼球,向上看。”在語音提示下,北京懷柔區展團內,市民謝映紅正在使用中醫數智化四診儀感受AI版“望聞問切”。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主治醫師張繼偉介紹,該設備應用三維傳感器,會采集舌、脈、麵及問診四類診斷信息,生成個性化報告,目前準確性能達到80%。
9月11日,參觀者在懷柔區展團體驗中醫數智化四診儀。楊鬱然 攝
謝映紅跟隨指令做完規定動作後掃碼,僅3分鍾,一份包含體質分析的健康報告便發送到她的手機上。“這是我今天體驗的第一個項目,還挺準!睜睜眼、攥攥手就能出來一份健康報告。”她舉著手機裏的報告與同伴分享。
在北京朝陽區展團的微短劇AI劇本創作體驗站,即便是影視創作“小白”,隻要輸入主要目標、核心衝突、人物設定等元素,就可以生成一份劇本。記者看到,一位體驗者正在創作一個勵誌故事:一名機械設計師回到上世紀初期,使用所學知識推動技術革新。
繼續探尋,AI數字麵試官正在“工作”。10分鍾到半小時不等的麵試時間內,它可根據不同崗位要求以及求職者的應答,給出分數及評測報告。當被問到AI數字麵試官的準確性和公平性時,該展位工作人員潘飛說,目前,中文識別比英文更準,在評價標準上沿用了“情景-任務-行動-結果”體係。
AI還可以參與到政務服務當中。參展企業首都信息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應用AI大模型、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優化了北京12345市民熱線服務平台“接、派、辦、評、報”全流程。在首鋼園3號館“北京方案展”展位,全國首個行政複議垂直大模型在進行演示。它具備案件要素提取、事實與理由摘要、立案規則審查等全流程大模型辦案能力。
在電商領域,AI則成為賣家的“好幫手”。亞馬遜中國副總裁邱勝在服貿會上表示,AI正成為產品創新的加速器,為電商賣家業務全鏈條賦能。
借助AI,賣家能夠基於大數據敏銳捕捉消費趨勢,把握應用需求;在創意開發階段,AI不僅提供靈感,還能生成設計方案,縮短創意周期;在業務決策中,依托數據分析和趨勢預測,賣家能做出更科學的商業決定;在供應鏈的智能庫存管理、物流配送等環節,AI顯著提升了資源配置的效率,幫助賣家降低成本,高效履約。
AI已深度嵌入跨境電商完整的創新鏈條中。邱勝表示,亞馬遜將多款AI工具解決方案與賣家實際業務相結合,幫助賣家提升效率,釋放更大的增長潛力。
“七十二變”的AI,還在不斷創造新角色、構建新場景,賦能各行各業。
在服貿會北京海澱區展團的一座白色拱門前,參觀者排起長隊,不時向裏張望。他們都在等候體驗AI互動場景《夢回圓明園》。(完)
【編輯:張令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