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先例:以色列空襲“見怪不怪”,但炸了卡塔爾為啥不一樣?

自2023年10月7日巴以新一輪大規模衝突爆發以來,以色列利用其優勢空中力量,已對巴勒斯坦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地區、黎巴嫩、敘利亞、伊朗和也門發動了空襲。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曾多次發誓要“改變中東地區的麵貌”,9月9日,以色列對卡塔爾首都多哈的襲擊在中東地區掀起了更大的衝擊波。

據新華社報道,以色列國防軍和國家安全總局(辛貝特)發表聯合聲明說,以色列9日對在卡塔爾的哈馬斯高層領導人進行了精準打擊。

卡塔爾是美國在中東地區最重要的盟友之一,該國的烏代德空軍基地不僅是美國在中東地區最大的軍事基地,還是美軍中央司令部的前進司令部所在地。與此同時,卡塔爾長期以來支持美國在中東地點的外交努力,致力於促進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的間接談判,推動加沙地帶停火。

多家媒體指出,卡塔爾遭到以色列空襲,嚴重衝擊了海灣地區的阿拉伯君主製國家長期以來的國家安全政策。自二戰結束以來,海灣阿拉伯國家就將美國視為其安全保障的根本。它們不僅是美國武器的最主要的進口國,近年來更是顯著擴大了對美國的投資。

《金融時報》分析稱,海灣阿拉伯國家的君主們相信,他們可以利用自身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說服美國限製以色列的行為。然而,“內塔尼亞胡通過這件事告訴国产AV蜜桃网站,以色列覺得它擁有美國的盾牌和保護,可以隨心所欲地行事,沒有任何紅線。”總部位於比利時的“國際危機組織”智庫美國項目主任邁克爾·瓦希德·漢納說。

當地時間2025年9月9日,卡塔爾首都多哈,爆炸發生後濃煙滾滾。視覺中國 視頻截圖

當地時間2025年9月9日,卡塔爾首都多哈,爆炸發生後濃煙滾滾。視覺中國 視頻截圖

最親密的美國盟友也無法幸免

今年5月,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卡塔爾,成為首位對該國進行正式訪問的美國總統。卡塔爾為特朗普鋪開了紅地毯,承諾向美國投資數千億美元,還向美國政府“贈送”一架豪華波音747飛機,作為空軍一號的臨時替代品。特朗普稱讚了他與卡塔爾埃米爾謝赫塔米姆·本·哈馬德·阿勒薩尼的“美好友誼”。

近日,在卡塔爾調解員的又一次推動下,一份最新的加沙停火協議擺上了哈馬斯政治領導人的桌子。這份由美國提議的方案據稱已經獲得了以色列的批準,隻要哈馬斯政治領導人接受這份方案,飽經摧殘的加沙人就將獲得短暫的喘息之機。

正如往常一樣,當地時間9月9日,這些哈馬斯高層齊聚在多哈的辦公室內,開會討論應該如何回應美國的最新提議。全世界都在等待哈馬斯的會議結果,其中同樣包括白宮的美國高級官員。

正是在這一時刻,以色列發動了襲擊。當地時間9日下午,爆炸聲在這座平靜的海灣國家首都回蕩,黑煙直衝雲霄。十餘架以色列戰鬥機向哈馬斯政治領導人聚集的房屋發射了十多枚導彈,目標是哈馬斯主要政治領導人哈利勒·哈亞。

“沒人預料到會發生這種事,這絕對令人震驚。”喬治城大學多哈分校教授梅赫蘭·卡姆拉瓦在導彈襲擊時正在給學生上課,他向《金融時報》表示:“以色列完全肆無忌憚地進行襲擊,不僅在加沙,而且在其他地方。”

卡塔爾首相兼外交大臣謝赫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拉赫曼·阿勒薩尼10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采訪時說,以色列在多哈襲擊哈馬斯領導層,顯示內塔尼亞胡“試圖破壞實現穩定與和平的任何機會”。

中東地區的關鍵調解方

以色列的空襲不僅打斷了加沙停火談判的進程,也重挫了卡塔爾長期以來作為中東地區關鍵調解方做出的努力。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卡塔爾開始將自身打造成一個人們聚集和交流的中心。卡塔爾經濟論壇和多哈辯論會是該國精心打造的年度盛會,堪稱海灣地區的“達沃斯論壇”。阿勒薩尼在2021年接受采訪時將卡塔爾定義為“能源提供者與和平促進者”。卡塔爾2003年憲法明確規定,其外交政策的原則是“基於通過鼓勵和平解決國際爭端來加強國際和平與安全”。

截至今年7月,卡塔爾正積極開展10項調解進程。6月28日,剛果(金)和盧旺達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簽署了和平條約,正是卡塔爾斡旋的成果。卡塔爾還一直充當美國和委內瑞拉談判的中間人,協調了兩國關於交換囚犯和驅逐移民的相關議題。

卡塔爾國務大臣兼首席調解人穆罕穆德·本·阿卜杜勒-阿齊茲·胡萊菲向《衛報》表示:“每當有衝突或危機時,你們都會看到国产AV蜜桃网站。”“有時国产AV蜜桃网站感覺自己就像醫生,努力為最複雜的病例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案,努力為他們提供所需的藥物。”

卡塔爾為調解工作付出的努力也獲得了潛在回報:收獲各方的認可和信任,從而擴大了該國的國際影響力和關係網絡。

卡塔爾衝突與人道主義研究中心的高級研究員桑索姆·米爾頓指出,卡塔爾調解人會在不同時刻扮演不同角色:“第一個角色是中間人:利用卡塔爾與各方溝通的能力,在勢不兩立的對手之間傳遞信息。第二個角色是說服者:說服人們走到一起,最終達成協議。第三個角色是協調者:即接待各方並提供其他服務。”

熟悉調解進程的消息人士披露,卡塔爾調解員具有高超的調解和措辭技巧,能夠最大程度地淡化雙方的挑釁性語言和不合理要求,從而化解談判雙方的矛盾。

自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襲擊以色列以來,卡塔爾作為調解方的作用進一步上升。

推動巴以問題談判“引火燒身”

與海灣地區的另一個國家阿曼不同,卡塔爾所扮演的並非“絕對中立”的角色。

長期以來,卡塔爾同時與美國、沙特、伊朗和哈馬斯保持著密切的關係,最初將這一戰略作為維係自身安全的舉措。

1961年,穆斯林兄弟會精神領袖尤素夫·卡拉達維被流放到卡塔爾,隨後與卡塔爾王室建立了密切的關係。卡塔爾是穆兄會巴勒斯坦分支——哈馬斯的主要資助者,2006年哈馬斯在加沙地帶掌權後,卡塔爾的經濟援助成為了哈馬斯控製的加沙地帶政府的主要經濟來源。根據卡塔爾與以色列當時達成的協議,援助資金由以色列政府負責轉交哈馬斯。

在敘利亞內戰爆發後,哈馬斯於2012年在多哈開設了辦事處,該組織的主要政治領導人的辦公室也從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遷至多哈。

在外界看來,卡塔爾正式接納哈馬斯的做法無異於推進“伊斯蘭極端主義”和“極端反以色列議程”。不過根據卡塔爾方麵的說法,哈馬斯在多哈開設辦事處是應美國的要求,原因是美國希望與哈馬斯建立溝通渠道。

在巴勒斯坦曆史學家阿紮姆·塔米米看來,卡塔爾對於巴勒斯坦人和巴勒斯坦事業有一種“額外的同情”。盡管如此,這種同情並未妨礙卡塔爾與以色列的接觸。

以色列政治活動家格爾申·巴斯金向《衛報》表示,他在2024年10月參與談判時曾對卡塔爾人的調解“心存疑慮”,但在接觸後發現他們在努力實現和平方麵“認真”且“真誠”。從那時起他意識到,卡塔爾並非是簡單的支持哈馬斯或反對以色列,而是在扮演某種“更複雜”的角色。

然而,承擔這一“更複雜”的角色並非易事。作為調解人,卡塔爾對加沙停火談判的實際作用仍然有限。卡塔爾不能對談判各方施加壓力,也無法強迫某一方接受他們不願接受的協議,直到9日以色列對正在多哈開會的哈馬斯政治領導人發動空襲。

導彈粉碎的不僅是哈馬斯政治領導人在多哈的房屋,更是海灣阿拉伯國家對於國家安全的信念。漢納指出,以色列的襲擊表明,作為海灣阿拉伯國家的安全保障方,美國向這些國家提供的安全保障是有局限的。

漯河
上一篇:{loop type="arclist"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