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沈從興為什麽不肯在趙宗全下旨賜婚前,娶小鄒氏為妻?

自從沈從興娶了張大娘子以後,就總在私下裏哭哭啼啼,覺得對不住原配亡妻,於是新婚沒多久就納了大鄒氏的妹妹小鄒氏為妾,想要以此報答鄒家的恩情,卻造成了妻妾不和讓外界看笑話的結果。明蘭操辦的並府之宴被張大娘子和小鄒氏搞砸之後,沈從興又一次在顧廷燁麵前懷念大鄒氏,還揚言寧願把權勢富貴都給鄒家,說得好像是張家非要把女兒嫁給他似的。

可大家心裏都清楚,要不是因為趙宗全橫插一腳,張大娘子早都嫁給她青梅竹馬年紀相仿的小鄭將軍了,哪兒還輪得到沈氏兄妹在那裏得了便宜還賣乖呢?而且在趙宗全下旨賜婚之前,沈從興有無數次機會迎娶小鄒氏為妻,是他自己一會兒說忘不掉大鄒氏,一會兒又說把小鄒氏當妹妹,這才等來了賜婚的聖旨,可以說,在張大娘子嫁給沈從興之前,沈從興都沒有動過娶小鄒氏的念頭。

原本鄒家就擔心沈從興在大鄒氏死後會跟他們疏遠,於是極力勸說想要把小鄒氏許給沈從興當續弦,可沈從興非說自己沉浸在亡妻過世的悲痛中不肯答應,這才拖來了張家的婚事,等張大娘子一過門,沈從興突然就不膈應了,麻溜兒把小鄒氏也納進了門,然後沈從興就晾著張大娘子那個正妻不管,日日都歇在小鄒氏房裏,這才有了小鄒氏口中“沒見他們同房幾次”的笑話。

很明顯,沈從興就是不想讓小鄒氏成為自己的續弦正妻,他搖身一變成了當朝國舅,不管是不是為了趙宗全分憂,都不可能娶一個小門小戶的姑娘做正頭娘子了,隻有張大娘子那樣的高門貴女才配得上他的身份,所以才對鄒家的聯姻請求一再拒絕,等到沈家與張家的婚事敲定之後,沈從興又擔心鄒家人會出去宣傳他的忘恩負義,所以才又納了小鄒氏做貴妾,還讓沈皇後給了一個誥命來堵鄒家人的嘴。

那為什麽沈家不能像大家說的那樣認小鄒氏為義妹給她許個好人家呢?很簡單,因為鄒家人不願意,誰家能有皇親國戚更靠近權勢富貴呢?又有誰家能像沈從興那樣縱容維護鄒家到如此地步呢?張家位高權重尚且不能護得出嫁女兒周全,沈家若隻是作為鄒家的娘家為小鄒氏撐腰又能得幾分好處?對於鄒家來說,最牢靠的方式,就是把鄒家和沈家綁在一條船上。

那沈從興自然是不願意的,別聽他嘴上說得好聽願意爛在鄒家的坑裏,那大鄒氏再好也得是為沈家付出才被認可,沈家的權勢富貴才是主體,真要用沈家去填了鄒家的坑,那大鄒氏的犧牲還有什麽意義?可沈從興不能把真實想法表現出來,畢竟唯一理解他的大鄒氏已經無法開口,鄒家一人一口唾沫星子都能把沈從興淹死,於是沈從興便來了個禍水東引,把鄒家和沈家的矛盾,轉移到小鄒氏和張大娘子身上。

張大娘子嫁給沈從興占了沈家主母的位置後,沈從興就可以放飛自我大肆渲染自己對亡妻的愧疚,把自己包裝成一個身不由己的鰥夫,再給鄒家人一些甜頭,誘導小鄒氏說,如果他能選,寧願續娶小鄒氏也不要張大娘子,如果他有的選,寧願把這潑天的富貴全給鄒家,那鄒家人一聽就覺得沈從興是被迫娶的張大娘子,他們沒膽子責怪趙宗全,就隻能把矛頭對準張大娘子,以為隻要除掉對方,小鄒氏就能上位。

但事實上,即便沒了張大娘子,沈從興的下一任妻子也輪不到小鄒氏來當,趙宗全一定會為小舅子物色另一個聯姻家族,哪怕是再從張家挑一個姑娘都不會讓小鄒氏染指沈家主母的位置,沈從興是典型的既想要權勢富貴,又不想背上負心漢惡名的男人,和顧廷燁那個貪圖白氏嫁妝又看不上白氏出身的父親顧偃開一模一樣,又當又立罷了。

漯河
上一篇:{loop type="arclist"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