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New.4.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tsxingyuan.com/cache/0e/0ffad/e8e10.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New.4.com/func.php on line 115
各地社保繳費基數遲遲未出






国产AV蜜桃网站,蜜桃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水蜜桃黄片亚洲,国产精品福利免费无码蜜桃

 
當前位置: 當前位置:首頁>漯河>各地社保繳費基數遲遲未出正文

各地社保繳費基數遲遲未出

作者:吧友_0KEYHREKN 來源:漯河 瀏覽: 【】 發布時間:2025-09-15評論數:

各地社保繳費基數遲遲未出

每年8月底、9月初,都有職場新人詢問張景“工資是不是發錯了”,因為到手月工資少了幾十元。張景每次都要重複這個答案,“因為北京社保繳費基數上調了”。

張景是北京一家連鎖養老機構的人力總監。她所在養老機構的護理員月平均工資均低於北京社保繳費基數下限。社保繳費基數下限根據每年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下稱“社平工資”)確定,每年6月—8月調整。社保繳費基數下限一上漲,護理員個人和企業繳納的社保費用就會上漲。

今年的情況有所不同。

直至目前,張景仍然沒等到當地社保部門公布新一年的繳費基數。企業隻能沿用上一年的社保繳費基數為護理員繳社保。

全國範圍也是如此。此前幾年,每年6月至8月中旬,全國各省份會陸續公布當年的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而截至9月4日,未有省份明確公布此數據。

一位多年研究並參與過社保製度改革的社保專家稱,今年各省社保繳費基數遲遲未推出,可能是因為社保繳費基數下限調整會涉及多方麵問題。當初社保製度以社平工資的60%設定社保繳費基數下限,主要是針對小部分中低收入群體,近幾年社保繳費上漲壓力也主要集中在這部分人群。

設置社保繳納基數上下限,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是當地的社平工資;二是社保繳納基數上下限占社平工資的比例。

受到這兩個因素的影響,過去5年,多地社保繳費基數下限迎來了一輪較高上漲。2020年至2024年,北京的社保繳費基數下限從3613元/月上漲至6821元/月,漲幅為88.8%;上海從4927元/月漲至7384元/月,漲幅為49.9%。

在社保繳費基數不斷上漲的過程中,不同群體、不同類型的企業感受到的壓力是不同的。其中,中低收入——個人月薪持續低於社保繳費基數下限——群體和私營企業麵臨的壓力更為顯著。因此,如何更平衡地確定社保繳費基數,就成為了多方關注的重點。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副教授喬慶梅表示,隨著政策推動外賣騎手等越來越多靈活就業人群加入職工社保體係,社保繳費負擔越來越值得關注。但降低社保繳費基數下限是否會對社保基金的可持續性產生影響也同樣值得關注。因此需要加強社會保險精算,以確保社保基金短期和長期的收支平衡。

預計低增長的社保繳費基數

每年6月至8月中旬,全國各省份會陸續公布本省上一年度全口徑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以下簡稱“社平工資”),各省人社部門以此確定本年度最新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上限通常為上一年度社平工資的300%,下限通常為社平工資的60%。

據經濟觀察報統計,截至今年9月4日,仍未有省份公布今年最新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31個省份中,隻有河北、內蒙古、黑龍江、福建四省公布了上一年社平工資。

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向運華表示,按照慣例,沒有公布2025年度社保繳費基數的省份,省內企業職工的社保繳費基數一般會延續上年的基數。

例如6月30日,沈陽市醫療保障局就發文提出,鑒於尚未公布2024年度全市社平工資,決定暫緩調整沈陽市用人單位和靈活就業人員職工醫保和生育保險繳費基數上下限。待正式公布2024年度全市社平工資後,將依據新繳費基數標準,對相關月份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應繳費額進行差額補收。

雖然社平工資暫未公布,按照人社部口徑,各省社平工資以本省上年度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和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下稱“非私營、私營單位平均工資”)加權計算得來。而截至9月3日,24個省份已公布2024年非私營、私營單位平均工資。

如圖一,2024年多個省份非私營、私營單位平均工資漲幅相較此前兩年出現了較大程度下滑。在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方麵,有4個省份增速降至1%以下,其餘20省份增速均在4%及以下。其中,四川為零增長,而2023年的增速為8.2%;在私營單位平均工資方麵,有6個省份增速降至1%以下。其中,海南同比下降1.2%。

經濟觀察報製圖

經濟觀察報製圖

按照加權計算方法,預計2024年四川、湖南、青海等多個省份的社平工資同比漲幅將會一定程度回落。受此影響,預計今年多數省份的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將出現低增長甚至負增長的情況。

以湖南為例,因社平工資高漲,2022年—2024年,湖南的社保繳費基數下限從3586元/月升至4027元/月,每年漲幅均在5%以上。而2024年,湖南非私營、私營單位平均工資漲幅分別隻有0.2%、0.4%,因此2025年社保繳費基數下限大概率隻會出現極小幅度的上漲。

一地社保繳費基數上調後,三類參保人群的到手工資將出現下降。其一,個人月薪持續低於社保繳費基數下限;其二,個人月薪高於社保繳費基數下限,但企業未合規繳納社保,而是按照社保繳費基數下限為員工繳納社保;其三,個人月薪持續高於社保繳費最高基數。

因月薪較低,社保繳費基數上漲後,第一類人群的收入受到的影響尤其明顯。

具體來看,從2023年至2024年,北京所有個人月薪低於6300元的企業職工(默認按社保繳費基數下限繳納社保),個人每月社保繳費均從664.2元升至716.2元,相當於每月到手工資減少52元。

此外,從2023年至2024年,以個人身份自願參加北京養老保險(社保之一)的靈活就業者,如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每月最低養老保險繳費負擔將由1265.2元升至1364.2元,增長99元。

部分城市繳費基數下限高增長

近幾年,除了社平工資穩步增長帶動社保繳費基數下限持續增長,北京、深圳等城市社保合規化也推動當地社保繳費基數下限出現跳漲的現象。

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提出,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可以在本省社平工資的60%至300%之間選擇適當的繳費基數。從實際情況來看,當時北京、深圳等城市的社保繳費基數下限低於社平工資的60%。

上述社保專家表示,在北京、深圳等城市,因非私營單位占比較高,因此計算出的社平工資會明顯高於私營單位平均工資。考慮到當地私營企業的社保承受能力,部分城市選擇按照社平工資的40%甚至更低來核定社保繳費基數下限。但2019年之後,為提升社保的全國統籌水平,政策開始要求各地的社保繳費基數下限逐步升至社平工資的60%。

北京從2019開始,經曆了社保繳費基數下限逐步合規的過程。

2016至2018年,北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下限均按照上一年度社平工資的40%來設定。2019年,北京人社部門發布的《關於降低本市社會保險費率的通知》提出,為落實國家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下限標準低於60%的要逐步提高至60%的要求,自2019年7月,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下限標準由40%調整為46%,2020年7月調整為52%,2021年7月調整為60%。

張景算了一筆賬,2019年—2024年,如果一位護理員工資穩定為5000元/月,且公司一直按社保繳費基數下限為他繳納社保,那麽企業需繳納的社保費用從939.4元/月升至1773.5元/月。相當於企業為該員工付出的社保成本從約1.13萬/年增至約2.13萬/年,而員工工資成本依舊為6萬元/年。

經濟觀察報製圖

經濟觀察報製圖

另一方麵,深圳的社保繳費基數下限此前更是全國“窪地”。2023年及之前,深圳社保繳費基數下限均以當地最低月工資作為標準,此數據顯著低於上一年社平工資的60%。2019至2022年,深圳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下限均為2200元/月,2023年上漲至2360元/月。

2024年,深圳的社保繳費基數下限也迎來“合規化”——2024年上半年,深圳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下限上調至2022年廣東社平工資的40%(3523元/月),2024年下半年則上調至2023年廣東社平工資的60%(5500元/月)。

值得注意的是,太原、呼和浩特、洛陽、哈爾濱等城市社保繳費基數下限已經逼近甚至超過當地的私營企業平均工資。例如,呼和浩特2024年私營單位平均工資為4934.8元/月,僅比同一年社保繳費基數下限高71.8元。

調整繳費基數下限的多重衡量

每年畢業季,張景都會招聘一定數量的護理專業畢業生。但近兩年,企業變得猶豫不決。

張景說,招聘年輕護理員能夠提高服務質量,但招聘50歲以上已經退休的女性護理員,可以節省一筆社保費用。她表示,近兩年大量養老機構都因為低入住率而在微利線上掙紮,很多機構開始考慮用已退休的護理阿姨替換年輕的護理員,以降低成本。這也導致養老機構內護理員的整體年齡結構開始偏大。

張景在企業社保負擔上的感受並非個例。在社保繳費負擔不斷增長的背景下,能否調整社保繳費基數下限來降低個人和企業社保繳費負擔,也獲得越來越多的呼籲。

上述社保專家表示,當年製定職工社保製度時就提出要“保底限高”,即個人如果按照過低的社保繳費基數繳納社保,未來領取的養老金可能不利於保障個人養老。因此綜合考慮繳費端和待遇端後,最終按照社平工資的60%設定了社保繳費基數下限。製定社保繳費基數下限的政策初衷也主要是針對小部分中低收入群體,但隨著近幾年繳費下限持續較高增長,中低收入人群的社保繳費壓力就逐漸凸顯。

2024年11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執法檢查組發布的關於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實施情況的報告就提及,不少低收入人群實際收入低於最低繳費基數。隨著社平工資每年上調,低收入人群社保費同步上調,造成低收入人群“被平均”,加重了繳費負擔,這也是近年來部分低收入群體“斷保”的重要原因。

據中國社會保障學會調查,中國職工養老保險的遵繳率(繳費人數占參保人員的比例)從2011年的85.2%下降到2022年的80.8%。此數據下滑意味著已參保職工中,實際繳費人數比例降低,中斷繳費人數比例升高。

喬慶梅表示,目前,各方均有關於通過降低社保繳費基數來吸引更多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社保的討論,比如將社保繳費基數下限降低至社平工資的50%甚至40%,以此減輕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的繳費負擔。

暨南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院院長馮帥章也讚同降低社保繳費基數下限。他表示,當前部分職工和靈活就業群體的月均工資低於社保繳費基數下限,如果他們依舊選擇繳納社保,社保繳費負擔就會逐年升高。“建議根據個人收入水平對繳納基數下限進行靈活調整。雖然繳費金額會有所起伏,但總體上他們仍在參與社保係統,而係統也能根據個人繳納總額來決定其退休待遇水平,這也能提升外賣騎手等靈活就業群體繳納社保的積極性。”

但另一方麵,社保繳費基數下限的調整也會牽一發而動全身。養老保險繳費的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因此如果個人持續按照繳費基數下限繳納養老保險,未來能領取的養老金也可能比較有限。

上述社保專家表示,當前大量企業按社保繳費基數下限為員工繳社保,下調繳費基數下限將讓這些不合規的企業能以更低的基數為企業員工繳社保,進而導致企業員工未來的養老金待遇隨之下跌,甚至可能沒辦法保證個人養老。

8月29日,眾合雲科旗下51社保發布的《中國企業社保白皮書2025》(下稱《白皮書》)顯示,在為員工繳納社保的企業中,34.1%的企業社保基數完全合規,22.7%的企業“統一按最低下限”繳納社保。

向運華表示,盡管適當降低社保繳費基數,確實有利於降低企業的負擔,但從社保基金平衡角度來看,是否降低社保繳費基數需要審慎決定。在人口老齡化不斷加深的背景下,社保基金的可持續性還是麵臨一定壓力。

在兩種觀點對衝下,喬慶梅認為,費率改革涉及社會保險製度長期基金基礎,需謹慎為之。可以考慮小幅度降低社保繳費基數,而不宜降幅太大,以同時滿足個人的養老需求和社保基金短、長期的收支平衡。

喬慶梅表示:“長期來看,降低個人社保繳費壓力最根本舉措是提升就業質量以及穩步提高勞動者收入水平。如果勞動者擁有穩定的就業和收入預期,他們也容易接受因繳納社保而帶來的當期收入減少,社保基金也有源源不斷的繳費來源。”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張景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