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師傅“15分鍾”工傷維權記
作者:隻有一個PIRLO 來源:漯河 瀏覽: 【大中小】 發布時間:2025-09-14評論數:
本報記者 李潤釗 本報通訊員 潘書婷
近日,上午10點,在福建廈門從事木工的謝中繁乘坐了15分鍾公交車,來到湖裏火炬園職工法律服務一體化基地,向特聘調解員曾煥生送上一麵錦旗。“如果沒有你們,我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拿到工傷賠償。”他哽咽著說。
時間回到去年9月,謝中繁在一處地下室拆除模板時從施工架跌落,導致左側腰部肋骨多發性骨折,被鑒定為工傷十級。然而,建築勞務公司與上級承包公司卻對賠償事宜互相推諉,謝中繁遲遲拿不到賠償款。湖裏火炬園職工法律服務一體化基地獲悉情況後,立即啟動“工會+法律監督”機製,第一時間向建築勞務公司發出《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提示函》,同時指派曾煥生等調解員介入,為謝中繁量身定製維權方案。
“這15分鍾,勝過我半年的奔波”
“国产AV蜜桃网站的調解協議能直接走司法確認程序,省時又省力。所以企業對国产AV蜜桃网站很信任。”曾煥生回憶道。了解案件詳情之後,今年2月,曾煥生迅速對接上級承包公司的工地項目負責人、建築勞務公司包工頭和工傷職工謝中繁,組織三方進行了首輪協商。
在湖裏區總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主持下,15分鍾後,三方初步達成調解協議,約定賠償總額11.8萬元。“這15分鍾,勝過我半年的奔波!”謝中繁紅著眼眶說。
不過,調解並未止步於此。隨後,工會維權律師柯偉鋒指出協議裏的漏洞:“協議裏沒明確工傷保險基金以外的差額該怎麽支付,而且45天的履行期限太長了。”考慮到謝中繁還需要拿這筆錢做術後康複、償還債務, 一番據理力爭後,“若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不足,差額由建築勞務公司補足,補足款應於謝中繁獲得工傷保險基金理賠款後15日內付清”被寫進調解協議。
工會幹部“維權到底”
不久前,夜裏11點,曾煥生再次收到謝中繁的求助。原來,謝中繁隻收到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94944元理賠款,還有23055元的差額建築勞務公司遲遲未給到位,在追問過程中,卻被要求簽訂補充協議,變更尾款支付條件,改由保險公司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理賠支付,否則拒絕付款。
“曾老師,我實在搞不懂這放棄書能不能簽……”語音裏傳來謝中繁沙啞的嗓音,帶著連續一周失眠的疲憊與焦慮。
“千萬別簽!”曾煥生立即勸阻。隔天中午,謝中繁利用午休時間,再次來到湖裏火炬園職工法律服務一體化基地。湖裏區總工會隨即啟動“工會+”維權機製,把人社、法院、司法、律所多方力量召集起來一同商量維權方案。
當天下午,包工頭被再次請回協商席。
“保險公司理賠周期不確定,但職工等著錢做康複治療。”曾煥生說。接過話茬,柯偉鋒也拋出了法律依據:“你們已確認的調解協議具有強製執行力,拒不履行將被列入失信名單。”經過協商,包工頭給出了執行原有協議的承諾。
隨著15天期限臨近,眼看公司又遲遲未兌現尾款。曾煥生決定帶著湖裏區工會專幹、律師、謝中繁到上級承包公司“拜訪”。
在園區職工服務站站長林瑞斌的幫助下,謝中繁見到了上級承包公司的工會主席。工會主席告訴謝中繁,企業因財務流程繁瑣導致撥款延遲,並非惡意拖欠。
當天下午,上級承包公司便先行墊付了賠償款,謝中繁這場一波三折的維權案最終畫上了句號。
法律服務15分鍾內響應
“從工地到職工法律服務一體化基地,隻需15分鍾車程,省時省力省錢。”謝中繁說。
謝中繁的調解案例,也是湖裏火炬園職工法律服務一體化基地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縮影。自今年3月啟用以來,該基地依托“兩室兩庭”構建起勞動糾紛 “預、調、裁、訴”全鏈條服務陣地,實現職工維權“一站式”受理。
“基地輻射半徑達5公裏,服務覆蓋周邊5個園區。”曾煥生一邊說,一邊打開手機地圖向記者展示,“不僅火炬園區及周邊職工步行15分鍾內就能抵達這裏,国产AV蜜桃网站還能在15分鍾內上門為企業提供法律體檢、簽字確認、協商調解等服務,實現‘小事不出企業、大事不出園區’。”
今年以來,廈門市總以一體化基地為核心服務點,以搭載法律服務的工會驛站為網點,打造重點區域5公裏服務半徑、15分鍾內駕車可達的“15分鍾法律服務圈”,滿足職工法律谘詢、法律援助、案件調解、心理谘詢等多元需求。
如今,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一區九園”已建成6家法律服務一體化基地、6家工會驛站、4家職工服務站與3家共享職工之家,初步構建起“15分鍾法律服務圈”,實現了工會法律服務15分鍾內響應。
- {loop type="catelog" row=10}{$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