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庚希登雜誌引質疑,被徐靜蕾捧紅得影後的她,孫紅雷的話說對了

去年的金雞獎頒獎典禮上,當主持人宣布“李庚希榮獲金雞影後”的那一刻,全場陷入短暫的沉默。
緊接著,觀眾席中突然爆發一聲憤怒的質疑——“黑幕!”這簡短的兩個字瞬間讓李庚希尷尬不已。
更令人意外的是,不久之後,一張VOGUE雜誌的群封照片揭開了李庚希背後的爭議,印證了孫紅雷當年的言論。
這一次,李庚希的爭議被徹底曝光。
為紀念創刊二十周年,VOGUE雜誌如期發布九月封麵,多位實力派女演員齊聚一堂。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李庚希,不少網友認為她並不具備登上該雜誌封麵的資格。
原因主要在於她的演技尚不成熟,獲得金雞影後一獎引發廣泛爭議。
出生於2000年的李庚希自小便展現出對表演的濃厚興趣,常常模仿影視劇中的角色,性格中透著一股倔強。
在國外完成學業後,她決定報考中央戲劇學院,但未能如願。
在一次采訪中,她坦言,既然學校第一次沒有錄取她,她也不會再嚐試第二次。
這番言論當時引發熱議,有人認為她過於“傲氣”,也有人覺得她有自信。
那麽,她的這份自信從何而來?
剛進入演藝圈時,李庚希便得到了“京圈才女”徐靜蕾的親自扶持。
徐靜蕾不僅為她量身打造角色,還幫助她打開了通往更多資源的大門。
據悉,兩人早在李庚希學習繪畫時期就已結緣,她的父親與徐靜蕾是老同學。
這段私交關係讓徐靜蕾對李庚希格外青睞,對她的誇讚也毫不吝嗇。
此外,知名主持人倪萍也在節目中公開表達對李庚希的欣賞,並主動提出願意為她牽線搭橋,助她赴美深造。
麵對這樣的機會,李庚希卻表現得異常冷靜,似乎並不急於走這條“捷徑”。
這種不為所動的態度更讓人猜測,她背後或許另有靠山。
而更令人關注的是,她與張蘭、汪小菲一家的親密關係。
張蘭曾公開稱她為“幹女兒”,汪小菲則表示,她幾乎是在他們身邊長大的,還曾在自己婚禮上擔任花童。
這些背景信息讓外界猜測,她的資源和人脈並非偶然,也難怪她能在娛樂圈站穩腳跟。
真正讓她一夜成名的,是電視劇《小歡喜》。
她在劇中飾演的喬英子是一個在高壓家庭中掙紮成長的高中生,情緒細膩,內心豐富。
尤其在與母親宋倩(陶虹飾)的多場對手戲中,
她將那種既渴望獨立又難以割舍母女情感的狀態演繹得真實而動人。
憑借這一角色,李庚希贏得了大量觀眾的喜愛與認可,也為她打開了更廣闊的演藝空間。
然而,她的走紅也帶來了新的挑戰——“角色固化”。
觀眾始終將她與喬英子形象綁定,後續出演的角色難以引發同樣的共鳴。
更早之前,隨著人氣上升,她的負麵新聞也逐漸浮出水麵,形象開始受損。
自《小歡喜》播出以來,李庚希的負麵消息不斷被網友挖掘。
有一次,她被拍到與一名男性朋友在街頭抽煙。
照片一經曝光,迅速引發熱議,她的“清純形象”瞬間崩塌。
有網友指出,她抽完煙後隨手將煙頭丟在地上,未做任何處理。
這引發大量批評:“連基本的公德心都沒有,還談什麽榜樣?”、“原來喬英子隻是演出來的”,類似的評論迅速刷屏。
麵對爭議,李庚希迅速發文致歉。她沒有回避,也沒有辯解,而是坦承自己的不當行為,並承諾今後會更加注意公眾形象。
雖然她的迅速回應挽回了一部分觀眾的心,但質疑聲仍未完全平息。
她的“人設危機”第一次被真正撕裂。
令人意外的是,即便經曆這波風波,她的演藝資源並未受到太大影響。
她繼續出演多部影視作品,合作的導演與演員依然是業內頂尖人物。
直到2024年,李庚希再次成為輿論焦點。
這次,是因為她在電影《国产AV蜜桃网站一起搖太陽》中斬獲金雞獎最佳女主角。
本應是演員職業生涯的重要裏程碑,卻成為她口碑滑坡的轉折點。
該片原定春節檔上映,但由於預售不佳及市場反應冷淡,最終臨時撤檔。
片方將其調整至清明檔再次嚐試,票房依舊平淡。
影片口碑也未見亮眼表現,連她的粉絲都難以用“演技炸裂”來形容這部作品。
然而,就是這樣一部既無口碑也無票房的作品,卻讓她贏得了華語電影最具分量的影後獎項。
這種反差引發了大量觀眾的不滿,“這是對真正靠實力打拚的女演員的侮辱。”
更有網友回顧她近年來的選劇策略,發現她幾乎全在“追熱點”:
《小別離》爆火後,她參演了題材相近的《小歡喜》;
《慶餘年》走紅後,她又出現在古裝劇《雪中悍刀行》中;
《隱秘的角落》引發熱議後,她緊跟著出演了同類懸疑劇《漫長的季節》。
一條清晰的“追風”路線圖展現在大眾眼前。
問題在於,她的演技並未隨著作品數量的增加而顯著提升。
角色在變,但氣質始終如一。
觀眾不禁質疑,她是否真正用心打磨每一個角色,還是隻是在重複“喬英子”的外殼?
圍繞她的批評逐漸增多,從“演技不足”到“蹭熱度”,再到“靠關係上位”,網絡輿論由質疑逐漸演變為徹底否定。
就在此時,孫紅雷多年前的一段發言被重新翻出。
他在一次訪談中直言:“那些獎項,我知道都有黑幕。我自己身上也有。拿了很多獎,後來我就不去了。”
這番話當年曾引發熱議,也有人質疑他情緒化,甚至認為是在發泄對獎項製度的不滿。
如今李庚希再次陷入輿論漩渦,人們終於開始相信孫紅雷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