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正式批複,在全國10個試點地區實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9月11日,批複全文公開。
10個試點地區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蘇南重點城市、杭甬溫、合肥都市圈、福廈泉、鄭州市、長株潭、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重慶市和成都市,上述地區自即日起2年內開展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
10個試點地區並非執行同一套方案,而是根據試點地區實際情況,“因地製宜”給出10套方案。總體來看,各地區方案結構基本一致,分為7個部分,圍繞技術、土地、勞動力、數據、資本、資源環境進行部署,第七部分則強調各要素間的協同配置。
記者注意到,與2020年首次部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時提出的五大要素相比,此次方案中出現了“資源環境要素”的身影。同時,作為生產力要素,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帶來了新型要素的出現,也成為此次改革的一大亮點。
看點1
試點地區去年經濟總量超全國四分之一
當日發布台上有7位發布人,分別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以及來自國家數據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自然資源部、中國人民銀行以及試點地區代表北京市的有關領導。
李春臨表示,這10個地區都是發展基礎較好、經濟增長支撐作用強的城市群、都市圈或者中心城市,改革基礎條件較好,也具有較強代表性。
10個試點地區2024年的經濟總量合計超過全國的四分之一,在這些地區開展要素綜合改革試點,有助於探索各類要素資源更大範圍、更廣領域高效配置的路徑,也為支持經濟大省挑大梁提供重要改革支撐。
李春臨表示,在探索的重點要素領域和具體改革任務選取上,強調因地製宜、各展所長,體現國家所需和地方所長的有機結合。
批複稱,“以綜合改革試點為牽引……著力破除阻礙要素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的體製機製障礙,保證各種所有製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
“破除阻礙”“平等”“公平”“同等”等成為此次改革的關鍵詞。
看點2
“資源環境”被寫進方案 單獨列出
記者注意到,與2020年首次部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時提出的五大要素相比,此次方案中出現了“資源環境”的身影,被放到各地區方案的第六部分單獨列出。
從該部分陳述的主要內容看,一方麵是完善資源市場化交易機製,涉及電力、燃煤、天然氣等;另一方麵是構建綠色要素交易機製,涉及碳排放權、排汙權、用水權、綠電等交易機製。
除此之外,作為生產力要素,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帶來了新型要素的出現,成為本次改革的一個亮點。比如,合肥都市圈和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等試點地區都部署了海陸空全空間無人體係建設等任務,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探索空域、頻率等方麵新型要素配置方式,加速轉化為新動能。
李春臨表示,低空經濟是新生事物,怎麽管好空域、頻率等是這次試點地區的任務之一,試點形成成熟經驗再向全國推廣,才能促進新質生產力因地製宜高質量發展。
又如,在服務業領域,北京城市副中心、蘇南重點城市等地區都部署了養老領域要素供給有關工作,從土地規劃、適老化改造、服務標準、護理人員培養等方麵入手,打破要素供給堵點和卡點。
看點3
引導工資分配向急需緊缺人才傾斜
人力資源作為一項重要的生產力要素,是此次試點改革的重點內容之一。
試點地區將聚焦先進製造業、消費新熱點、民生新需求和重大工程項目等加大崗位挖潛擴容,推動建設“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在社保經辦、社保關係轉移接續、社保事項“一網通辦”“跨省通辦”等方麵繼續探索。
對高層次人才,試點地區將健全博士後人才服務體係,完善外國專家保障機製,允許具有境外國際通行職業資格的專業人員在取得工作許可後提供專業化服務。支持事業單位通過特設崗位引進急需高層次專業化人才。
對職業技能人才,全麵實施“新八級工”製度,形成學徒工、高級工、技師等構成的“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崗位)序列,探索建立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與相應職稱有效銜接機製。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再次強調,要構建技能導向的薪酬分配製度,引導工資分配向關鍵崗位和急需緊缺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傾斜,推動健全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製。
看點4
試點地區須防範數據要素流通中風險
作為一個“年輕”的要素,“數據”要素2020年才首次被列為新型生產要素形態。在當年印發的《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製機製的意見》中,數據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傳統要素並列,形成五大要素。該意見也是我國首次部署要素市場化改革。
進入試點綜改階段,國家數據局副局長餘英表示,將支持數據產權製度建設的有關政策、工程等優先在10個試點地區落地,推動“一地創新、全國複用”。
具體包括,將更大力度釋放公共數據資源價值,支持試點地區加強公共數據共享、開放和授權運營,解決數據質量不高、流通不暢等問題。記者查閱各地方案發現,北京城市副中心、杭甬溫、鄭州等地都將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作為重要任務。
在數據使用上,培育上下遊深度融合的數據開發利用場景。記者注意到,試點地區數據開發利用場景各有所長,比如,合肥有“中國聲穀”,長株潭有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成都是國家算力樞紐節點。
此外,統籌發展和安全,防範數據流通中的風險也是試點地區的重要任務。數據具有易複製性、高敏感性等特征,在大力促進流通使用的過程中,更要防範風險。試點地區中,福廈泉、重慶、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以及蘇南重點城市等都將此作為重點任務。
看點5
政策範圍內 為土地管理、使用“鬆綁”
土地要素方麵,此次改革賦予試點地區更大的土地資源管理自主權,支持試點地區依據人口存量和變化趨勢來匹配新增建設用地,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
在產業用地供應方麵,將建立健全長期租賃、先租賃後出讓、彈性年期供應等市場供應體係;支持不同產業用地類型合理轉換;探索混合產業用地供給和清單管理製度,推行產業用地“標準地”模式供應;保障新產業新業態用地需求;完善產業用地“畝均論英雄”的綜合評價政策體係。
對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等,將推動城鎮低效用地騰退和主動退出,推進國有企事業單位存量土地的盤活利用,鼓勵經營主體通過建設用地整理等方式促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探索地上地下空間綜合利用和分層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鼓勵采取市場化方式盤活存量閑置土地,進一步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
看點6
北京城市副中心將把握好三個重點
北京城市副中心是10個試點地區之一。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一起成為首都發展的“新兩翼”。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主任楊秀玲說,作為試點地區之一,北京城市副中心將把握好三個重點:激發市場活力、注重因地製宜、推進協同創新。
楊秀玲表示,要充分尊重經營主體需求,針對各類要素順暢流動、高效配置過程中存在的關鍵問題對症施策,破除要素流動的製度壁壘,降低要素交易製度性成本,持續提升全要素生產率。
對北京來說,要把握首都功能定位,發揮好副中心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激發技術、人力資源和資本要素作用;促進土地要素集約高效利用、盤活存量;加快打造數據流通利用增值協作網絡和可信數據空間,形成數據共享、開發、利用、保護全鏈條;建好北京綠色交易所,實現綠色要素新價值。
此外,要注重要素市場化改革和其他領域改革的協同性,做好試點政策的銜接和配套,注重和周邊區域的協同聯動,進一步放大試點探索效應,以副中心試點的新成效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注入新動力。
重點解決的問題
技術要素方麵
著力推進技術協同創新、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鏈條,重點解決科技成果轉化、支持科技創新等問題。
土地要素方麵
持續深化產業用地市場化改革、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重點解決土地集約高效利用等問題。
人力資源要素方麵
暢通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渠道、提高人才集聚能力,重點解決人才暢通流動、激發創新創業活力等問題。
數據要素方麵
加快拓展數據開發應用場景,重點解決數據價值實現與高效應用等問題。●資本要素方麵
增加有效金融服務供給,重點解決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等問題。
資源環境要素方麵
完善資源市場化交易機製,重點解決市場機製建設等問題。此外,試點圍繞支持新業態新領域發展等提出具體工作安排,解決服務業等重點領域要素保障不足等問題。 資料來源:國新辦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