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發表
商家困在“評分”裏的日子該結束了。
文 | 華商韜略 王又新
恐怕沒有人會想到,一個新生的榜單,僅用一天時間就讓中國點評行業徹底變天。
9月10日,阿裏旗下的高德宣布推出全球首個基於出行行為的榜單產品——“高德掃街榜”。上線當天,“高德掃街榜”活躍用戶快速超過4000萬人,而根據Questmobiles,大眾點評在今年8月的日均活躍用戶數為3260.57萬。
也就是說,在一天之內,高德掃街榜在用戶數上完成了對大眾點評的超越。
“國內最大的美食榜”誕生記背後,是一場對傳統點評係統的徹底顛覆。
在傳統點評體係下,店鋪評分完全來源於所謂的“用戶評價”,無數商家被迫卷入畸形的“軍備競賽”陷阱:刷分,是本末倒置,徒增商家經營成本;不刷分,會被劣幣驅逐良幣,影響正常經營。尤其是誠信經營的中小商家,更容易成為舊點評體係“低質量內卷”的受害者。
“高德掃街榜”提出的新解法,看似簡單卻極其鋒利:高德用導航軌跡等無法偽造的“真實行為數據,來替代容易被操縱的“文字評價”。它不僅重構評價體係的數據根基,也引入AI算法來進行多維度的客觀計算,避免“人為作弊”。高德掃街榜破局的本質,是讓生意回歸“真實”的底層邏輯,某種程度上,也是對傳統“點評霸權”的一次抨擊。
【01 苦“點評”久矣:一場沒有盡頭,也沒有贏家的內卷戰爭】
在社交媒體上,“年輕人報複性擠爆3.5分餐廳”的帖子最近突然火了。
消費者逆向選擇低分餐廳的行為,揭露了當前“評分係統失真”的現實:高分餐廳常常讓人失望,低分小館卻往往帶來驚喜。究其原因,一方麵,商家通過誘導性促銷和內部考核機製操縱消費者好評;另一方麵,商家利用刷單和刪差評服務,人為操縱餐飲店鋪評價。
在這種人為的運作下,舊的點評評分體係離其初衷越來越遠。
消費者不僅不能通過點評體係,獲得應有的參考信息,甚至還會反受其累,不堪其苦:比如,你著急趕路,服務生卻非要留下你,讓你給寫五分好評;你住酒店,離開很久了,還有人打電話來催要好評……為了好評,很多商家可謂是威逼利誘,用盡千方百計。
如果你對商家不滿意,說了真話、寫了差評,那就是更大的威逼利誘,更多的千方百計。
總之,評不評,怎麽評,都越來越是個困擾。點評評分體係,已經走到了自己的“對立麵”。
商家其實也不想這樣,有的時候,商家其實比消費者還要苦。
今年4月,《三聯生活周刊》走訪了多位商家和消費者。在題為《困在評分係統裏的餐飲人》的文章裏,作者們指出,大眾點評構建的評分係統,重塑了餐飲業的底層邏輯。但深陷評分係統弊病的商家們,卻往往在流量和算法之下飽嚐無盡辛酸。
在互聯網上,也充斥著商家對類似評分係統,甚至對平台的聲討。其中,有商家為了刷好評、買流量而陷入投入無底洞的,也有因為被差評而無辜受損,卻維權解決無門的。
例如日前,一家在杭州市中心開了6年,深受周邊熟客認可的火鍋店老板,就因為無法解決自己在線上點評平台上的虛假差評,嚴重影響正常經營而被迫關門。該店評分隻有3.8,大量線下客流望而卻步。關門後老板在朋友圈發千字長文,質疑線上點評機製,稱:“我的店與其說是被市場淘汰,不如說是被這種不公正的評價體係活活壓垮的。”
《三聯生活周刊》評論說,假如一個平台擁有壟斷性地位,是規則製定者,但商家按照這套規則去執行的結果卻是自我壓榨,以利潤換生存,被迫在流量和規則的夾縫中掙紮,恐怕這最終也會反噬到消費者——比如那些在流量追捧中同質化的菜品,那些明明味道不錯卻不被看見的餐館。
遺憾的是,這樣的擔憂似乎正在成為現實:原本應該作為參考的榜單,夾雜了越來越多的幹擾和誤導。一些經驗豐富的消費者現在也研究出了應對之策。比如,一位朋友就經常跟我分享說,5分的一律不要信——自然這也倒逼一些商家作假隻做到4.8。
商業的可持續發展,終究還是要建立在互惠互利與互信之上。相信有關平台自然也看到了其中的問題,並且不斷采取措施解決問題。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何況平台自身其實已因為商業利益等多重因素,自己也被困在評分係統裏。
網絡已經深刻影響商家經營與消費者生活。評分和榜單能夠,而且也應該為大家的生活與生意創造更多正向價值。所以在抱怨的同時,大家也都期待著改變,而且是根本性的改變,期待著有一個“刷不了的榜單”——抱怨有多深,期待就有多強。
於是,有基礎,也有動力來做這件事的高德,決定把問題變成機會,期待化為現實。
高德為10億級用戶提供自駕、公交地鐵、出租車、網約車、步行、自行車等出行導航服務,吃喝玩樂相關的出行和搜索也正是其核心構成。如今,高德地圖每天的生活服務AI搜索已高達1.2億人次,日導航總裏程更超15億公裏。從真實數據、算法能力到AI加持,高德已經具備了為點評行業帶來新解法所必備的技術和數據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高德已經決定將自身發展從地圖導航服務升級為一個具備深度時空理解和自主推理決策能力的出行生活智能體,從“被動響應”向“主動服務”進化。掃街榜單體係顯然有助其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
這項創新對阿裏亦有積極意義。通過高德掃街榜為其強化本地生活業務,打造購物與生活服務融合的大消費平台,阿裏甚至有可能將榜單與餓了麽、淘寶閃購等打通,實現從搜索導航到電商交易的業務閉環。
於是,有了高德掃街榜,一個給消費者和商家的新“導航”。
【02 一份“刷不了的榜單”,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高德掃街榜希望解決的問題是,讓評價係統和榜單更客觀真實。
高德地圖CEO郭寧說,一家餐館好不好吃、一個景點值不值得玩,用腳投票最有說服力,而“高德掃街榜是由10億用戶用腳投票而來的,国产AV蜜桃网站主打一個‘真’字,強調‘身體力行’和‘言而有信’。”
其中的“身體力行”是用戶到店消費的真實行為,是從搜索、導航、到店停留時長、前往次數、乃至消費後評價、分享等全鏈路行為的完整數據。身體很誠實,以身體力行的行為數據為基礎,自然更真實。就算有人惡意造假,其造假成本,也遠遠比其他榜單的刷榜、刷分,難度大。造假越難,自然也就越不容易造假,越真實。
“言而有信”則是結合用戶的“信用”對用戶的言論進一步求真。高德同步開放用戶評價參考評級做評分,即他們在用戶授權後,引入芝麻信用評級,對用戶評價給予相應的權重與可信度,為榜單客觀真實再上一道保險。
“行為+信用”,讓高德掃街榜更像是一個客觀事物的連接者與呈現者,連接消費者與商家,呈現彼此的本來麵目,而不是一個製定評價規則然後掌握規則的主觀評價者……與其說高德掃街榜是一個更科學的評分係統,不如說它是一個更可靠的線下服務信用體係。
是一個“刷不了的榜單”。
在小紅書上,已經出現了不少用戶,又驚喜又惆悵的發現自己收藏夾裏躺了很久的“寶藏小店”,已經登上高德掃街榜,被更多人發現了,也有不少人紛紛發帖詢問“高德第一名的牛肉麵真的好吃嗎?值得去嗎?”評論區則出現了大批肯定的答複:“非常好吃,但你要排隊!”、“這家火了很久了,高德這個榜單真的有點東西!”
▲內容來源:小紅書
【03 引領良幣驅逐,扶持沉默且優秀的大多數】
目前,高德掃街榜已覆蓋全國超300個城市的160萬個線下商家,而且還在快速擴容中。
阿裏一直堅持著馬雲在公司成立之初就賦予它的使命,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高德掃街榜自然也延續著這種精神,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線下生活服務從業者更容易做生意。更準確地說,讓好產品、好服務更好地做生意。
高德掃街榜產品經理李剛在發布會上表示,“希望這個榜單最大程度還原顧客對一個店鋪的真實感受,為人們提供一個真實的參考指引,也讓店鋪能夠擺脫被迫刷分的無意義內卷,把精力真正放在服務上來。”
發布會上,高德還宣布啟動“煙火好店支持計劃”,通過發放超10億元補貼以及商家曝光扶持方式,鼓勵用戶到店消費,並每天為線下餐飲及其他服務業多帶去1000萬客流,做大整個線下消費的“蛋糕”,讓舊點評體係之下不容易被發現的優質商家們更容易被看見。
高德掃街榜更能為商家,也更能為生活服務業帶來創新變革的地方或許還是,在為消費者提供更可靠消費參考的同時,為生活服務業構築更可信的信用體係,然後再以信用激勵和約束,引領良幣驅逐劣幣,推動高質量發展,發現和扶持沉默的大多數。
就在高德掃街榜發布的前一天,市場監管總局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王秋蘋,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進一步推動平台加大對商家的扶持力度,提高騎手權益保障,構建消費者、商家、騎手、平台多方共贏的良性生態。
這多方共贏的良性生態,也是要從信用激勵和約束,要依靠良幣驅逐劣幣去實現。比如,高德所強調的,讓真正把產品和服務做得好的商家,有更多的機會,更好的生意。
從這個意義說,高德既是重新做了一個榜單,也是重新做了一個導航——將偏離軌道的評分係統和榜單,尤其是困在係統陷入困頓迷茫的商家,導航到本該有的方向。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係刪除
>{loop type="link"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