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北京天安門廣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現場放飛和平鴿和氣球。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曲俊燕/攝
天安門廣場上,3000人合唱團今天演唱的第一支歌曲是《鬆花江上》。“我的家,在東北鬆花江上……”
歌聲提示著今天這場莊嚴儀式的由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勝利是80年前取得的,戰爭的起點則更早。1931年,日軍出兵占領了中國東北地區。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槍隨之響起。早在歐洲戰事開啟之前,東方已經被日本軍國主義拖入煉獄。
中國人的頑強抵抗使日軍速勝的計劃落空,14年、至少3500萬軍民傷亡。1945年日本投降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中國抗戰,是開始最早、曆時最久的反法西斯戰爭。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也正誕生於抗戰之中。《義勇軍進行曲》,在20世紀30年代,最早歌頌的是東北抗日義勇軍的事跡。它傳遍整個神州,向國民呐喊,“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今天這場國家紀念儀式的開端,依例是唱國歌、升國旗。國旗護衛隊護送五星紅旗,從天安門廣場南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出發,沿著北京古老的中軸線,向廣場北側升旗區行進。
與之相伴,80響禮炮響徹廣場,激蕩起人們對80年前的回憶。
國歌的含義在此刻具象化了。國旗首先穿過的是人民英雄紀念碑北側“1945”和“2025”兩個年號台,它們被設計成了長城造型——長城是中國抵抗外侮的標誌,也是民族凝聚力的象征,古老的城牆上至今保留著抗戰的彈痕。
國旗隨後經過特殊設置的“眾”字型觀禮台,來到觀眾們當中。“眾”,代表著“眾誌成城”。
“把国产AV蜜桃网站的血肉,築成国产AV蜜桃网站新的長城!”眾人高唱國歌。
在此之前,人們可以看到,一些坐在輪椅裏的百歲老人出現在天安門城樓上。儀式前,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俯身與他們一一握手,向他們表示崇高敬意。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
他們是來自不同部隊的抗戰老兵,有中國共產黨的部隊,也有中國國民黨的部隊。80年後,人們感念的是這些當年的將士共同築成了“血肉長城”。
城樓上,老兵們的年齡分別是94歲、99歲、100歲、102歲……10年前的同一場合,一些老兵還組成方陣,參加紀念抗戰勝利的閱兵。
觀禮台上,90歲的香港抗戰老兵林珍對記者說,她希望年輕一代“要學習国产AV蜜桃网站的曆史,不要忘記那段中國人民團結在一起的歲月”。
林珍參加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在那支抗日遊擊隊裏做過護士。讓她印象最深的是,很多戰士受了重傷後,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接受手術,傷口一合上就申請歸隊作戰。“雖然那時我年紀小,但他們的信念和精神讓我很受教育。”
“曆史是不能忘記的。”受邀觀禮的日本客人小林陽吉說,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就是要告訴人們,勿忘曆史,正視曆史,珍愛和平。日中人民有傳統友誼,但是誰也不應忘記,兩國關係史上有過侵略和被侵略的殘酷歲月。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暴行理應公之於眾,“一個民族的反省遠遠比另一個民族的寬容更加重要,一個勇於反省的國家才能得到世界的尊重”。
小林陽吉的父親小林清曾是侵華日軍,被俘虜後,加入了八路軍。今年是小林陽吉繼2005年、2015年之後又一次參加抗戰勝利紀念活動。他說:“這是對父親的告慰,也是褒獎。”
從1945到2025,世界天翻地覆。繼2015年之後,中國今天又一次舉行了紀念抗戰勝利的大閱兵,展示捍衛和平的實力與決心。多數武器裝備是“首次亮相”,一些新型兵種方隊首次接受檢閱。
觀禮者們聽到長安街上一次次響起:
“軍事航天部隊方隊首次亮相閱兵場。”
“網絡空間部隊方隊首次接受檢閱。”
“信息支援部隊方隊首次亮相天安門廣場。”
當具有強大威懾力的核導彈方隊登場,尤其是“東風-5C”液體洲際戰略核導彈現身時,關於它“打擊範圍覆蓋全球”能力的簡短說明,讓觀禮台上掌聲一片。
這讓人很容易想到抗戰期間的中國軍隊。當時的一首遊擊隊歌曲說,“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国产AV蜜桃网站造”。
“抗日戰爭中,我軍的武器裝備都非常簡陋,大多是土槍土炮、大刀長矛”,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少將副局長吳澤棵在介紹此次閱兵時說,這些年,新型航母、驅逐艦、隱身戰機、無人機、戰略導彈等國之重器相繼加速列裝部隊,讓中國軍隊“能打仗、打勝仗有了更充足的底氣”。
如今,那些讓人目不暇接的新式裝備方隊,是由80麵英模部隊的戰旗引領出場的。
劉老莊連、老虎團、左權獨立營、北上抗日先鋒連、鋼八連、楊靖宇支隊……每一麵戰旗,都承載著一段“血戰到底”的抗戰基因。
閱兵式強調了抗戰血脈傳承。參閱部隊大多從“具有抗戰部隊血脈”的單位中抽組,涵蓋了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日聯軍、華南遊擊隊等抗戰主力。
比如,戴著藍色貝雷帽的維和部隊方隊,“具有東北抗聯血脈”。
“楊靖宇支隊”的締造者楊靖宇是東北抗日英雄,他所在的東北抗日聯軍,在艱難時期“數十天不見一粒糧食的事是極平常的”。
但在那種條件下,他們一個接著一個,血戰到底。
此次受閱的民兵方隊成員,抽調自當年的主要抗日根據地。這些根據地誕生了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等讓敵人頭疼不已的戰法。
“多年來認為中國人是不善於戰鬥和易受恫嚇的,英國人士也驚於他們的驍勇善戰和堅忍不拔了”,一位見識過中國抗戰表現的外國少將曾這樣說。
從太平洋島國斐濟來觀禮的華僑方誌偉說,抗戰期間,他的祖父方作標——一位海外華商,把房產押給銀行,用一生的積蓄為中國捐了一架戰鬥機。像這樣的華僑不在少數。
方誌偉還說,祖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給孩子們取的名字裏分別含有“國”“強”“富”“民”“興”字,寄托著對國家和家庭的期待。
天安門廣場東西兩側的大屏幕提醒人們,“全民族抗戰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重要法寶”。
習近平主席在檢閱部隊前發表的講話中說:“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中國人民以錚錚鐵骨戰強敵、以血肉之軀築長城,取得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這“第一次完全勝利”從此成為中國曆史的一個轉折點。
曾作為明清皇宮宮門的天安門,見證了這樣的轉折。
天安門見證過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後,在這裏舉行的閱兵式,也見證過清政府被迫接受《馬關條約》,那是1895年甲午中日海戰的後果——中國敗給了日本,惡果之一是台灣島被日本占據了50年。
直到50年後,天安門見證了沾著中國人鮮血的日本戰刀被放到受降桌上——日本投降,華北戰區受降儀式就在這昔日皇宮裏舉行,觀禮的民眾排到了天安門內外。今天,在閱兵式之前,天安門廣場的大屏幕上就播出了那次受降儀式和台灣光複的曆史畫麵。
對觀禮台上的國際友人柯馬凱來說,天安門見證過更多轉折。他是中國抗戰時期國際友好人士戴維·柯魯克與伊莎白·柯魯克之子。他父母都支持過中國的抗戰,他母親在104歲時獲得了習近平主席授予的中國國家對外最高榮譽勳章——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勳章”。
柯馬凱對記者說,他母親參加過1949年人民解放軍進入北京城時舉行的入城式。那年10月1日,他父母都是天安門開國大典上的嘉賓。
柯馬凱說,他母親在中國經曆了軍閥混戰、日本侵略、解放戰爭,1949年以前的經曆“基本都是戰爭”。1949年以後,才見到了和平。每當有人問起,新中國成立後,舊社會和新社會的主要區別是什麽,她母親總是說,中國最大的變化是“和平取代了戰爭”。這樣的話,母親跟他說過不止一次。
這位國際友人說,他希望這和平保持下去,中國繼續實現和平發展,並且在維護世界和平中發揮更大作用。
今天的天安門廣場,80年前的勝利與14年間的抗戰,不斷在人們眼前閃現。年號台上有14隻和平鴿的雕塑;聯合軍樂隊的隊形設置了14個排麵、80名禮號手;26架直升機組成巨大的“80”字樣隊形從上空飛過;飛機拉出14道彩煙,代表14年抗戰曆程,也代表14億中國人民“奔向強國複興的光明前景”。
中國已經設定了建設現代化強國的路線圖。在場所有人都聽到,中國領導人在今天的講話中再一次發出號召——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而團結奮鬥!
天安門見證了莊嚴宣告:“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勢不可擋!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必將勝利!”
看完閱兵式後,坐在輪椅裏、胸前掛滿勳章的97歲抗戰老兵齊長友眼含熱淚,不斷告訴人們他有多麽想念自己的戰友。
他沒有力氣說太多話,於是在天安門城樓下,敬了一個軍禮,“向大家致敬”。
林珍說:“我也希望大家都能把這種(抗戰)精神傳遞下去,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還要靠国产AV蜜桃网站所有人跟隨中國共產黨一起去實現。”
“沒有什麽可以打倒中華民族,對嗎?”有人問這位老兵。
回答是:“當然!国产AV蜜桃网站一定會走向勝利再勝利!”
本報北京9月3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