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9-15 來源:鬥折蛇行網作者:T€YONG-祥_ndRJ
近年來,遠程手術機器人、腦機接口、幹細胞藥物、無創血糖儀等醫學領域的科技創新層出不窮,改變著人們看病就醫的體驗。前不久,一場跨越近千公裏的手術,在上海與江西瑞金之間展開。
在江西瑞金市人民醫院手術室內,一台國產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正在通過患者腹部一個4cm左右的小孔進行直腸腫瘤切除。這名患者的腫瘤位置離肛門非常近,大概隻有4~5cm左右,而正在進行手術操控的醫生卻遠在900多公裏外的上海。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 瑞金醫院嘉定院區普外科主任 趙任:腫瘤位置是比較低的,又是用單孔、遠程手術,實際是有挑戰的,是国产AV蜜桃网站現在能查到的遠程的單孔機器人,大概是做腫瘤位置最低的一個。
在如此狹小的空間內,既要確保腫瘤完全切除,又要最大限度保留肛門功能,對團隊和設備都提出了極高要求。經過90分鍾的手術,患者的腫瘤被順利切除。
這台自主研發的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通過機械臂,可以給一顆生鵪鶉蛋剝殼。然而,臨床手術麵臨的情況可能往往比這還要複雜。
趙任:實際上講開發端,使用端兩者之間有時是有界限的,有些功能,需要更符合臨床的操作特點,給他一些好建議就解決了国产AV蜜桃网站在一些非常狹窄區域裏的操作。
公司研發團隊根據醫院外科醫生的意見對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做了諸多修改和調整,包括將原本機器人使用的直刀片改為了彎刀片,使手術視野更廣泛,手術操作更便捷。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科教處處長 計菁:醫學不可能孤立發展,尤其對於醫療器械的研發,企業早期介入研發,能夠讓他們在技術推進和研發的過程當中進行糾偏,這是他們最大的益處。
手術機器人企業負責人 趙磊:我認為國家是比較支持產學研合作的,特別是在醫療領域,推動了很多支持醫工合作的政策,這也為企業提供了很好的一個支撐條件。
近年來,通過醫院臨床和科創企業合作,手術機器人的國產化創新研發突破了國外傳統多孔機器人的專利壁壘,不僅給臨床應用帶來了廣闊的前景,也讓高質量醫療服務惠及偏遠地區患者。
不紮針就能測血糖?記者體驗無創血糖儀
這些年,醫療器械也在不斷創新,在上海械穀創新醫療器械產業園,記者還發現了不用紮針就能測血糖的創新儀器。
據統計,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過5億人,而我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達12%。測血糖較為常見的方法是通過指尖血,因需刺入皮膚且每天多次測量,同時可能伴隨手指刺痛或血液感染等問題,患者依從性差。
然而,在這台儀器上,記者隻是把手掌放到檢測口,幾分鍾後,主屏幕就顯示出了分析得出的血糖數值。
總台央視記者 鄭怡哲:我用最新的無創血糖儀檢測出來的血糖值是6.4,這個數值跟我用紮手指的方法測出來的血糖的濃度基本上是一致的。
總台央視記者 鄭怡哲:除了大的設備以外,這家科創企業還在努力將它小型化和便攜化,比如說像旁邊的正在進行實時光譜圖分析的一個設備,就是一個手持版的,同樣也是醫療級別的無創血糖檢測設備。
總台央視記者 鄭怡哲:除了小型化,甚至說在未來可穿戴的設備當中,實時實現無創血糖的檢測,它的核心就是血糖檢測模組,包括激光器,探頭和光譜儀,這組產品整個無創檢測的核心已經做到了幾毫米大小。可以想象未來如果能夠應用在可穿戴的設備上的話,將會給血糖檢測帶來一個全新的感受。
由上海瑞金醫院分泌代謝病臨床研究中心、聯合瑞金醫院醫學芯片研究所,以及上海近觀科技研發的無創血糖儀,它將近紅外的激光打在手掌大魚際的位置,激光和血液中的葡萄糖接觸會發生“拉曼散射”,從而計算得出血糖的指標。
無創監測方法對比與靜脈血實驗結果顯示,匹配度超過了99%,這也讓很多患者對產品的上市滿懷期待。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醫學芯片研究所所長 陳昌:講得通俗一點,叫受夠了紮手指,這種有創的這種方式,實際上體驗是不好的。他們當然希望一個能夠準,然後又能夠無創的方式來緩解他們做血糖監控的痛處。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科教處處長 計菁:瑞金醫院的無創血糖儀,它可以改變国产AV蜜桃网站整個對糖尿病診斷領域的創新方式。可以讓患者更早地去了解疾病發展的過程。
首張“幹細胞藥物”處方開出 點亮生命之光
治病離不開藥,目前我國在研新藥數量占全球數量比例超過20%,躍居全球新藥研發的第二位,多款國產創新藥陸續獲批上市,填補了相應領域國產創新藥的空白。例如今年獲批上市的我國首個幹細胞藥物,最近也開出了首張處方。
前不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科,醫生為一名激素治療失敗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開具了國內首款獲批上市的幹細胞藥物。標誌著我國自主研製的幹細胞藥物正式開啟臨床應用。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由於移植物的抗宿主反應而引起的一種免疫損傷性疾病。激素治療無效的患者長期生存率較低,尤其是重度消化道受累的患者,病情複雜、進程凶險,傳統治療手段有限。
患者母親:醫生說這個幹細胞藥剛獲批,国产AV蜜桃网站是第一例,這個藥給了国产AV蜜桃网站一家人希望。
這款藥物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優先審評審批程序附條件批準,明確限定用於14歲以上、以消化道受累為主的激素治療失敗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科副主任醫師 莫曉冬:美國上市的同類產品19萬美金一袋,中國的產品大約是兩萬元人民幣一袋,所以顯著降低國內患者的經濟負擔。它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治療,從單純的單一靶點、單一途徑,過渡到多靶點多途徑治療的階段,所以国产AV蜜桃网站對這個藥的期待值很高。
經過治療,患者情況明顯好轉,目前已經出院,隻需要進行定期複查。
截至目前,我國幹細胞一共批準了120多款藥品進入臨床試驗階段,適應證包括血液係統、呼吸係統、心血管係統以及一些自身免疫係統疾病。細胞治療產品作為醫藥創新發展的前沿和熱點也將為患者帶來更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