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數據看我國建成世界規模最大醫療服務體係 群眾健康有“醫”靠
央視網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月11日上午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時期我國衛生健康工作發展成就。
據介紹,“十四五”時期是衛生健康工作極不平凡的五年。我國堅持預防為主,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疾病預防控製體係、最大的醫療服務體係,醫療衛生事業公益性進一步彰顯,群眾健康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截至2024年底,全國醫療衛生機構超過109萬所,衛生人員達到1578萬,醫療服務質效不斷提高,超過90%的居民在15分鍾可以到達最近的醫療點,基層醫療機構基本都能提供中醫藥服務。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財政補助今年已達到人均99元水平,更多健康服務項目納入其中。我國持續深化改革創新,推進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基本醫保覆蓋居民超過13億,保持95%左右的參保水平,個人費用負擔減輕。同時,積極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係,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2024年每千人口托位數達到4.08個,今年開始建立育兒補貼製度,各級財政預計支出千億元予以支持。五年來,我國居民主要健康指標明顯改善。2024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歲,比2020年提高1.1歲。
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稱:“推動資源和服務貼近群眾。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中西部、東北地區、省域內人口較多城市延伸和基層下沉。截至2025年8月,全國已有338個地市(州、盟)互認醫學檢查化驗項目超過200項。縣域醫學影像、心電等資源共享中心及中心藥房普遍建立。81個城市將完成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工作,2199個縣(市、區)開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2024年全國雙向轉診人次達到3600萬,較2020年增長46%,群眾上下轉診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