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首席記者 李子驕 報道
試運行33天後,湖北恩施大峽穀景區在一片爭議聲中叫停了VIP“優速通”服務。
9月3日晚,恩施大峽穀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稱:“2025年8月1日開始,公司在恩施大峽穀景區推行了VIP‘優速通'試運行服務。該服務試運行以來,受到廣大遊客及網民高度關注,根據廣大遊客和網友的意見建議,我公司決定即日起暫停VIP‘優速通'服務。”
事實上,關於“優速通”,很多人並不陌生。對迪士尼、環球影城來說,它幾乎是標配,而且賣得也不便宜。為何同樣的商業模式被移植到了恩施大峽穀就行不通了?遊客的“不公平感”到底來自哪裏?
圖源:恩施大峽穀景區微信公眾號
想提升旅遊體驗,卻靠“優速通”?
恩施大峽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落腳於 “北緯30度”,擁有“世界地質奇觀東方科羅拉多”之美譽。其生態環境得天獨厚,自然風光原始古樸,是世界上唯一的“地縫—天坑—岩柱群”同時並存的複合型喀斯特地貌“天然博物館”,雲龍地縫被稱“地球最美麗的傷痕”。
2010年10月,恩施大峽穀正式對外開放。最近幾年,恩施大峽穀旅客數量迅速攀升。根據恩施文旅局官方數據,2024年,恩施大峽穀年度遊客量首次突破200萬大關。今年“五一”期間,恩施大峽穀景區最高日接待量達2.7萬人,破曆史單日接待最高峰。在今年暑期,根據景區公布的數據,恩施大峽穀接待遊客量超過了65萬人次。
遊客人數的持續攀升,也讓不少遊客反映旅遊體驗變差。在社交平台,不乏對恩施大峽穀旅遊體驗的吐槽,主要包括“排隊久”“門票貴”“路線規劃不合理”“商業化嚴重”等等。
8月初,湖北恩施大峽穀景區的投資管理方恩施旅遊集團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推出“優速通”的信息。它的核心賣點是“尊享快速通行”,即讓遊客告別排隊煩惱,包括地麵纜車、客運索道、接駁車等在內的快速通行。該“優速通”成人票價680元,兒童票價580元。
然而,恩施大峽穀的“優速通”,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引發了更多質疑,被指“不公平”。
某社交平台的吐槽帖
“付費優先”很常見,恩施大峽穀為何“抄錯作業”?
記者梳理發現,爭議主要聚焦在兩點,一是景區清楚遊客的痛點,但是為何不去完善設施,加強管理,反而變相鼓勵付費插隊,違背公平原則?
“優速通”服務,說得更通俗易懂一點,就是“付費優先”。除了遊樂園,生活中也不乏實例,比如機場安檢的“頭等艙通道” 、醫院的特需門診、銀行的VIP服務等等,它們的底層邏輯,其實都一樣:為有能力支付溢價的客戶,提供時間效率和更多便利。
首先,對於已經購買“優速通”服務的消費者,如果投入和收獲相對成正比,那麽大家通常默認為相對公平,但恩施大峽穀精準打翻了那杆“公平秤”。
在票價上,680元的優速通,包含了370元的恩施大峽穀“大聯票”的價格,這也意味著,實際快速通道服務的附加值為310元,幾乎等同於門票本身。不低的費用,卻僅獲得交通工具的優先乘坐權,性價比備受質疑。
除此之外,大多遊樂園“優速通”的價格,其實並不是固定的一口價,會根據客流密度、季節高峰等因素靈活調整。比如,北京環球影城優速通價格區間為400元-1800元,上海迪士尼尊享卡的價格區間在360元-2500元之間。相較於475元-799元的基礎門票,高峰期的優速通價格甚至達到門票價格的2-3倍。
另外,在優速通模式的設置上,恩施大峽穀幾乎原樣照搬了樂園的收費框架,卻未複製其成熟的運營底色。舉例來說,迪士尼有一項服務叫“VIP導覽”。隻要買了這項服務,就會有一位專屬工作人員帶消費者玩轉各種項目。不用去排長隊,取而代之的是員工通道、特殊電梯等“隱藏入口”。而恩施大峽穀景區既未優化動線緩解普通遊客的排隊焦慮,也未將優速通通道與常規隊列做視覺隔離,這樣的模式也被不少遊客認為是“變相鼓勵付費插隊,違背公平原則”。
圖源:恩施大峽穀景區微信公眾號
自然景區VS人工設施,屬性決定價格差
爭議的第二點是,自然景區與遊樂設施屬性不同,照搬遊樂園的收費框架,是否公平合理?
主題樂園的“優速通”服務於更多人造項目體驗,而自然景區的核心資源是共享型地貌景觀,在自然風光大家肉眼可見的情況下,並不存在需要減少排隊時間就可以多玩幾個項目的情形。《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也明確規定,利用公共資源建設的景區,不得通過增加另行收費項目等方式變相漲價。
在迪士尼和環球影城常年“人滿為患”的另一麵,則是這類主題樂園高昂的建造成本。上海迪士尼一期工程建設成本達340億元,北京環球影城一期工程的建造成本更是達到了460億元。
相比而言,自然景區的投資小得多。以恩施大峽穀為例,根據其運營方鄂旅股份官網公布的信息,其客運架空索道投資1.3億元。根據恩施市發展和改革局公布的數據,恩施大峽穀另外一個重要旅遊項目地麵纜車,總投資1.66億元。據《中國旅遊報》報道,恩施大峽穀景區的主要投資方恩旅集團,自2011年進駐以來,累計投入近20億元。
“山川、湖泊等自然資源或者珍貴的文化遺產,具有公共屬性,是公共資源,而且它們具有天然壟斷屬性,即全天下‘獨此一份’,這些資源用來發展旅遊業,需要保障旅遊的公平性。”中國旅遊研究院研究員黃璜表示,這類景區不但不應在既有票價內增加隱含消費,層層加價,其現有票價如果需要漲價,還必須召開聽證會。
業內人士指出,如何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保障每一位遊客都能獲得符合預期的體驗,是所有景區運營方必須麵對並破解的長期課題。真正的運營平衡,不在於盡可能多地出售“優先權”,而在於科學控製服務容量、動態管理客流,讓付費服務真正成為消費體驗的有效升級。
(文章部分內容綜合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