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年一度的科技盛會,外灘大會以其開放、多元、前瞻性備受全球關注。
9月10日起至13日,“2025 Inclusion·外灘大會”在上海黃浦世博園區舉行。大會以“重塑創新增長”為主題,設置了1場主論壇、44場見解論壇,打造了創新者舞台、投資人Meetup、科技創新賽、科技招聘會等特色活動。
9月10日上午,大會科技主題展率先開放,前沿的技術、多元的展示、豐富的互動吸引了科技愛好者和行業普遍關注,上遊新聞記者來到現場探展。
今年的外灘大會以“重塑創新增長”為主題。
近200家企業打造超萬平米科技展覽
今年的外灘大會設置了10000平米科技展覽、5000平科技集市,吸引了近200家企業參展,超30項科技新品亮相。
在“探索智能上限”板塊,展示了從大語言模型到通用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數據與計算、安全與可信等前沿技術布局;在“深入產業實踐”板塊,AI+健康、AI+出行、AI+金融、AI+支付、AI+工農業、AI+能源等沉浸式展區吸引觀眾駐足體驗;在“全球創新協作”板塊,大會邀請到亞洲金融科技三大中心新加坡、中國香港、上海以地區展團的方式,展示全球金融科技領域的創新示範應用。
另外,張江機器人穀、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合肥科大矽穀、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聯合打造了一個“機器人小鎮”,邀請了青龍、智元、開普勒、傅利葉、卓益得、青心意創等40家知名具身智能企業以及多家上下遊企業,現場帶來人機共生的科技新圖景。
記者留意到,科技展覽現場的迎賓接待是來自鬆延動力的仿生機器人。作為全球首款突破30自由度的高仿生機器人,它能夠和人通過語音、表情、動作互動,充滿科技感又有趣味性。
在前沿科技展區,合肥星能玄光科技開發的最新可控核聚變星能玄光核聚變模型(簡稱“人造太陽”)吸引了觀眾目光。核聚變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終極能源,具有燃料無限、能量巨大、本質安全、清潔環保的強大吸引力。核聚變模型探索有望為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各類工業領域和偏遠地區帶來清潔高效的能源保障。
具身智能堪稱多模態技術的“最強實戰場”。螞蟻集團旗下的具身智能公司靈波科技的R1機器人首次亮相外灘。現場這位“機器人廚師”,正在為觀眾烹飪四道菜品。該機器人具有多模態識別能力,能自動識別操作台上的各類食材和廚具,精準定位食材工具,從取菜、炒菜到清潔,全流程自動化,無需人工幹預。
在“機器人小鎮”,來自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發布了全新的“貢嘎一號”四代機。“貢嘎一號”是國內唯一的超輕量級人形機器人。在現場,參觀者讓機器人拿個飲料,機器人馬上就去餐桌拿飲料並遞給坐在客廳沙發上的參觀者,思維清晰動作流暢。
外灘大會機器人小鎮展示人機共生新場景。
AI全麵打開應用場景,“人機共生”協同共進
在現場,AI健康管家AQ首次亮相“AI智能皮膚檢測”功能,隻需拍一拍,就能識別皮膚疾病、體質、膚質狀況、毛發健康,同時還能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健康建議。
為了更好地守護老年人健康,AI健康管家AQ推出“AI打假專區”,提供拍圖打假、電話求證、每日辟謠等係列AI工具,幫助老年人識別虛假醫療宣傳,看病少花冤枉錢。
在醫療診斷場景,達摩院“達醫智影”通過一次胸腹部平掃CT即可篩查5類癌症、預警1種急症並管理4種慢性病;現場展示的雲上華佗超聲輔助診斷係統能快速識別多部位細微病灶,助力各級醫療機構提升診療水平。
支付寶“AI付”在外灘大會上首次亮相,展示“AI幫你買”全新模式。目前,AI付已接入瑞幸、斑馬智行等智能服務場景,隻需要一句話就能買咖啡、續貓糧、搶票等。
在參展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展台,不僅展示了最前沿的AI研究,還有大模型落地的最新實踐。在農業領域,複旦大學伏羲氣象大模型可精準預報未來15天逐小時天氣,為農業生產提供科學指導;極飛智能農場的無人飛機、無人車、智能水肥管理係統等設備借助精準定位、智能決策與實時遠程控製,極大降低人力依賴、減少投入成本,助力農戶增收。
金融科技領域也展示了多個最新成果,螞蟻數科推出全新全棧企業級金融智能體平台,基於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能助力金融機構精準評估客戶信用風險、優化投資組合。
在科技集市,各種人機互動拉近了科技與生活的距離:和高擎機器人一起踢足球,感受人形機器人的穩定和靈活;觀看靈童機器人女團表演,沉浸式體驗多模態感知技術;等待150秒,請調酒大師ROBOT BARTENDER調製一杯科技範兒的雞尾酒。
現場體驗一圈不難發現,人機共生已經成為国产AV蜜桃网站生活的“新常態”,人機互動不是簡單的指令與執行,而是一種深度融合以及麵向未來的協同共進的生活方式。
助行外骨骼帶來了科技創新對生活健康的影響和關注。
上遊新聞記者 楊昕華 圖源:外灘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