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25年9月6日晚,第82屆威尼斯電影節在麗都島閉幕。中國演員趙濤以主競賽單元評委身份亮相,成為連續第三年坐鎮威尼斯評審席的華語麵孔,也是本屆七人評審團中唯一的東亞代表。當美國導演吉姆·賈木許捧走金獅獎的同時,聚光燈也牢牢鎖住了趙濤——她親手把最佳女演員銀杯遞給了同為80後的辛芷蕾,見證了首位中國“80後”威尼斯影後的誕生。
這一遞一接,被影迷稱為“曆史性的交接”。鏡頭裏,趙濤眼角帶笑、目光柔軟,始終追隨台上用中文發表感言的辛芷蕾;鏡頭外,社交平台上“#趙濤撕獎能力#”迅速升溫——網友盤點她近年出任評委的“戰績”:東京電影節“撕”下金鶴獎,上海電影節“撕”出最佳男主,如今又在威尼斯“撕”出最佳女主,凡出馬必不空手而歸。
“撕獎”當然隻是玩笑,背後真正的關鍵詞是“話語權”。從2006年憑《三峽好人》捧回金獅獎,到六次入圍戛納主競賽、拿下意大利大衛獎影後,趙濤用近二十年的國際履曆,把自己站成了“評審席上的中國聲音”。本屆威尼斯,她與主席亞曆山大·佩恩及多位金棕櫚、金熊得主同席,參與決定金獅歸屬,這已是她連續第三年出現在“三大”評審名單——2023年舒淇、2024年章子怡、2025年趙濤,華語女星連續三年進入威尼斯核心決策圈,創下新紀錄。
而辛芷蕾的加冕,則讓這種“話語權”呈現出更溫暖的傳遞意味。頒獎禮上,辛芷蕾一襲香奈兒高定,哽咽著回憶自己“被嘲笑的夢想”,最後用一句“女孩們,大膽去做,萬一實現了呢”點燃全場。台下趙濤的注視,被解讀為“前輩欣賞後浪”的欣慰,也被視為華語電影兩條時間線的交匯:一條是賈樟柯鏡頭裏沉默卻堅韌的“濤姐”,一條是蔡尚君片中鋒利而熾烈的芷蕾,她們在同一座島嶼完成相遇,讓世界聽見了更多中國女性的聲線。
至此,趙濤的“評委履曆表”上又添一枚重磅注腳:威尼斯金獅獎、最佳紀錄片獎、最佳女演員獎,均與她產生連接——她既是獲獎者,也是頒獎者,更是決定者。正如影迷所言:“濤姐不需要再證明自己,她正在為別人創造被看見的機會。”下一次,如果她的名字出現在戛納評審團名單,也不必驚訝:屬於中國演員的“評審時代”,已經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