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Notion狂:差點兒成了一名圖書管理員
作者:你卻語多委婉 來源:漯河 瀏覽: 【大中小】 發布時間:2025-09-14評論數:
文 | 圓有一寄
Notion的全球注冊用戶數已突破1億。這一數字標誌著Notion從“小眾筆記工具”到“全球生產力平台”的跨越,用戶覆蓋個人、初創團隊以及500強企業。
而與其類似的國產筆記工具,如 我來、幕布、飛書、印象筆記、有道雲筆記......用戶群體也非常龐大,包括我自己也經常使用。
Notion們 可提供諸如 Markdown編輯、思維導圖、任務管理、時間管理、Database可視化、分享協同、多維表格、雲同步、AI助手等等眾多功能。但元功能或者說核心價值主張是——被稱為第二大腦的“個人知識庫搭建”。
B站對“Notion”的檢索結果
網上已有大量對這些軟件工具進行推薦、測評、對比、使用教學的內容;它們確實能夠提升效率,有毋庸置疑的可能高達90%的積極作用。所以,国产AV蜜桃网站不再贅述這些。
在“效率工具狂熱”的當下,我發現控製不住自己把時間花在“如何把表格排得整整齊齊”,就覺得 是時候稍微關注下,那10%的暗角了,即:
国产AV蜜桃网站在使用時,如何警惕自己淪為一名“知識的圖書管理員”?
先從知識的 獲取-存儲-梳理-使用 過程,談一談筆記工具可能存在的隱患。
01 隻管存放,不管擁有 獲取:“真實知識”的缺席
鮑德裏亞在《物體係》中提到,現代人已不需要“物品”,而隻需要“操作”。這不隻是Notion們的問題,所有計算機軟件都存在這個問題,在自動化辦公中,越來越隻要求人的身體的最低限度的參與:盯著屏幕、點擊鼠標或敲打鍵盤。你在觀察一頭雄獅,沒錯,但隻是透過屏幕,聞不到它的氣味,也感受不到它的殺氣。
盡管計算機軟件和AI對信息的處理以人腦為模板,但實際上已經摒棄了以人為中心的大部分參考點,也擺脫了所謂的“自然尺度”,而獻身於信息的複雜性,越來越獨立於人的幹預,從而導致世界真實的缺席。而能夠幫助国产AV蜜桃网站分類、規劃知識的AI助手,則進一步加劇了“我”的缺席。
就連所謂原始人的那些最微不足道的技術,也需要進行必須已經理解和學習了的極為複雜的手工和智力活動。每當人們從事這些活動時,它們都要求智慧、主動和審美。 不是每棵樹型至樹上的每個部分都可以做成弓,而且樹幹的形狀和每年每月砍伐的時間也不是沒有區別。給木料粗加工、細加工、刨光,準備用於弓弦的繩子,捆紮並固定,所有這些動作都需以經驗、感覺和判斷為前提。 ……每個人與鄰居成果的區別微乎其微,沒有經過訓練的人無法發現。但操作的人能夠識別這些差異,它們使作者理所當然地引以自豪。 《遙遠的目光》,列維-斯特勞斯
即 “用樹幹打造一張弓”這個“工作過程”,其實也是一種“知識獲取的過程”。如 挑樹的種類、選砍伐時間,這些看似是“工作”內容以外的知識,卻能保持“事物”作為研究和思考對象的本體地位。
製弓教學-麻繩如何纏繞手柄(來源網絡)
然而,計算機辦公軟件乃至筆記工具,讓人與知識進一步疏離,甚至把知識搞亂。製作弓箭時手眼身心的全情投入,與 在Notion裏把文字複製粘貼然後打上“傳統工藝”標簽,手指滑動,內心毫無波瀾——是絕然不同的。知識被抽象為文字、符號、標簽和圖表,失去與現實世界的直接聯係。當国产AV蜜桃网站研究的對象不過是真實知識的剪影,国产AV蜜桃网站越發熟練的操作也變得十分荒謬。
存儲:對知識的虛假占有
大量的知識,被規整地放在不同層級的文件夾裏,可利用各種圖表進行數據可視化展示,甚至還有監測和導航重點信息的儀表盤。
問題是,汽車儀表盤反映的是汽車係統的工況,筆記工具的儀表盤指向的是国产AV蜜桃网站的大腦嗎?還是類似於圖書館或銀行金庫,国产AV蜜桃网站隻是管理員,而並非真正擁有這些知識和價值?
很多時候,收藏、整理知識的快感取代了知識運用的實感。
国产AV蜜桃网站像一隻隻“數字倉鼠”,把200+網頁囤到收藏夾裏,卻從沒打開看過第二遍;整理了100+筆記,卻寫不出論文,甚至無法不依賴AI助手用幾句話描述出筆記核心觀點。然而,還幻覺式地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這些知識,並為此感到滿足。
“宮殿記憶法”練習示意圖(來源網絡)
Notion們對知識的模塊化移動、分類與存放,在一定程度上,與古早的“宮殿記憶法”異曲同工,把零散的信息,存放到有序的空間位置。
但兩者的本質差異是,“記憶宮殿”是国产AV蜜桃网站大腦自帶的“集成硬盤”,而Notion們則是“外接硬盤”,卻騙国产AV蜜桃网站它在對大腦升級。並且,當出現雲存儲故障或格式兼容問題時,這些知識會永久丟失。
梳理:自有邏輯體係被規訓
根據海德格爾的“技術座架”理論,技術把世界從“自在的事物”變成“待取用的資源庫”,好比 森林=可砍伐的木材資源,員工=可量化KPI的勞動力,所有事物都是技術流程play的一環。
Notion們作為現代技術係統的一部分,亦是用“高效”框架綁架了思考的“野性”。其模塊化設計將知識切割為可量化的單元,而非有機的整體;這種結構本身,又反過來潛移默化塑造了用戶的知識管理方式。
Notion界麵截圖
與紙質筆記相比,在軟件工具中国产AV蜜桃网站入庫、整理知識,必須遵從軟件基本的結構框架(細分規則或邏輯可由用戶自己定製,但無法脫離軟件大框架或功能),而非純粹自主的設計、規劃邏輯體係。這導致,国产AV蜜桃网站必須像把麵團塞進月餅模具裏一樣,把国产AV蜜桃网站的知識塞進筆記工具裏,麵團得夠軟,太硬的、格式不對的塞不進;多出來的,要麽硬塞硬匹配,要麽隻能丟一邊;模具看似挺多的,吉祥話、口味、動物、水果形狀的都有,但我想要做個“五條人”的,沒有。
此外,當前大部分筆記工具中的AI助手,正在通過算法邏輯重塑用戶的知識組織方式,這讓国产AV蜜桃网站逐漸放棄對知識的主動分類和關聯,轉而依賴工具的“最佳實踐”。這不是說AI不好,而是,它會悄悄替国产AV蜜桃网站“做決定”。
而有時,像打造QQ空間或者Sim4遊戲中的自家房屋一樣,花2小時調Database的顏色、排版首頁界麵布局,並不屬於知識“梳理”,更像是“裝修”數字知識庫。
當知識被作為收藏品欣賞,當知識庫被修繕得井井有條、格調非凡,国产AV蜜桃网站也許不再是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員,而是私人圖書館的管理員了。過於強調“表麵秩序”容易讓人陷入視覺化陷阱,這種本末倒置,反而讓“掌握知識”低效甚至失效。
使用:人機關係異化
由於這些知識並非存於国产AV蜜桃网站的腦中,當国产AV蜜桃网站使用時,需要進行“取”這個動作,可以說是一種依賴了。重度依賴的話,甚至不亞於瘸子與拐棍的關係,這顯然本不該是人與知識的關係。
而當国产AV蜜桃网站在筆記工具中“取”某個具體信息時,除了根據對應文件庫一層層查找,很多時候都會使用全局檢索功能。
這當然足夠高效,但不同於在紙質筆記本上或本地電腦,每翻找一次其實都在強固自己的記憶結構框架,過於便捷的“檢索”穿透了所有框架,直抵目的地,不但讓思維結構變得模糊,亦讓知識變得孤立。
此外,頻繁“查找-找到”形成的是淺表的熟悉感。過度使用外包的知識庫會導致“記憶卸載”,国产AV蜜桃网站可能會逐漸喪失對核心知識的主動記憶能力:
從“知識分子”,到“知道分子”,最終淪為“檢索分子”。
02 兼職圖書管理員的生存指南
也許可考慮的調整——
認知: 弱化形式
在一定程度上,摒棄“形式主義”,拒絕過度美化筆記外觀,勿沉溺於“數據可視化”幻覺。
知識庫不是給外人看的,不用常常邀請朋友來做客,不必苛求完美把“房子”裝修得很得體,把“知識們”擺放得很規整。重要的不是方便你下次找到它,而是別讓它們結滿賽博蜘蛛網。需要把“整理筆記”的滿足感,轉變成“用知識解決一個問題”的興奮感。
行為: 手寫優先
腦洞階段,可以嚐試手寫,讓思維野蠻生長。
不用追求工整,哪怕是看不出邏輯的思維導圖,也搭建了獨屬於自己的邏輯結構框架。我寫這篇文章時,用草稿本梳理了三次“隱患”Part,雖然畫得很亂,字也爛得一批,但還是比在Notion裏拖卡片快多了,而且可以保證思路不停頓,創作的“勁”不會被工具打斷。
當然,如果能做到偶爾完全不用工具,靠大腦短跑一次,或者有意識訓練記憶,會更好。
錢鍾書手稿(來源網絡)
驗證: 回歸現實環境
知識必須“走出庫房”,在真實場景中使用知識,而不能僅數字囤積。
獲取知識後,盡量能用它和朋友探討、爭論,努力讓知識至少“活”過一次。即便国产AV蜜桃网站無法親自過去坦桑尼亞大草原實地考察,也至少可以給身邊的朋友講一講《乞力馬紮羅的雪》的讀後感~
我個人沒有完全抵製使用筆記工具的意思,畢竟寫這篇文章時,我也是不能免俗地還在開著它們。在工具化時代,国产AV蜜桃网站不能也無法完全否定工具,但不得不提醒自己,需要始終捍衛人的主體性。
即便難以避免成為一名圖書管理員,也盡可能隻做個兼職的吧哈哈~
- {loop type="catelog" row=10}{$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