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發表
新華社海口9月14日電 題:海南自貿港:加緊政策落地 衝刺封關運作
新華社記者吳茂輝、劉博
海南自由貿易港全島封關運作已進入衝刺階段,將於今年12月18日正式啟動。記者近期走訪看到,海南各地、各行業持續加緊推進自貿港政策落地,全力衝刺全島封關運作。
巨輪靠泊,岸橋繁忙作業,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堆場上集裝箱壘疊如山,集卡在規整的箱陣間穿梭不息。附近的一處維修區內,海南港航鑫三利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的工人們,正忙著對集裝箱機組進行維修養護。
近日,該公司順利完成了洋浦首單進口冷鏈集裝箱零配件保稅維修業務,標誌著海南自貿港“兩頭在外”保稅維修政策成功擴展至冷鏈集裝箱零配件維修領域。該業務啟動後,可為外籍輪船提供可靠的冷藏集裝箱配件支持。
隨著洋浦港國際樞紐功能不斷增強,外貿航線不斷加密,維修、檢測等配套需求持續增長。鑫三利公司2020年落戶洋浦後,積極拓展堆存、清洗、檢測等綜合服務,維修業務量連年遞增。公司總經理趙興浴說,新業務將進一步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
自2020年6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以來,海南加快推進自貿港各項政策落地,從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到金融、運輸、人員往來等全方位自由化便利化措施,一係列製度型開放舉措逐步從藍圖變為現實,為全島封關運作奠定堅實基礎。
據海口海關統計,截至今年6月,海南自貿港累計進口“零關稅”貨物241.6億元,免稅46.8億元。起步於洋浦保稅港區的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如今已擴大至海南自貿港全域試點,截至2025年7月,加工增值內銷貨值累計達104.6億元,免征關稅約8.1億元。
在和之力(海南)汽車有限公司廠房內,工人們正忙著改裝特種車輛。作為海南首家備案專用車改裝企業,該公司主要通過進口汽車部件,改裝醫療、警用、應急等特種車輛。
前不久,該公司完成了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的相關申報,以進一步搶占汽車改裝市場。公司負責人麥葉青說,自貿港封關運作未來可期,公司還將瞄準海南自貿港旅遊消費需求,拓展露營車、商務車等車輛改裝業務。
根據已發布的封關政策,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在封關運作後將進一步優化,包括放寬企業享惠門檻、擴大進口料件範圍、將海南自產料件納入增值部分等,這將進一步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激發企業在高端製造、特色加工等領域的創新活力。
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零關稅”“雙15%”稅收優惠政策,以及一係列人才、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舉措,成為企業眼中具有吸引力的製度型開放禮包。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布局海南”視為搶占未來賽道的關鍵一步,積極融入自貿港發展大潮。
8月底,海南舉辦支持民營企業參與自貿港建設推介會,100餘家民營企業參會,現場簽約42個項目,覆蓋清潔能源、現代農業、數字經濟、高端商業和金融等領域。參會企業既有新希望、吉利、華為等老牌企業,也有宇樹科技、億航智能等新興力量。
新希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在推介會上表示,海南自貿港將成為新希望國際業務的重要平台,集團將充分利用好海南自貿港的金融政策,探索在海南建設跨境資金集中運營中心,全麵提升集團全球資金的運營效率和風險管控能力。
不僅政策持續發力、企業積極響應,海南自貿港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在同步跟進,為封關運作提供硬件支撐。近期,在海南多個口岸,一批智能查驗設備正在加緊安裝調試。這些設備利用人臉識別、大數據等科技手段,為將來“無感通關”提供有力保障。
9月初,“領航星”號郵輪停靠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碼頭,這是鳳凰郵輪港口岸項目驗收後迎來的首艘國際郵輪。邊檢部門通過簡化查驗流程、依托“全省郵輪管控係統”實現指揮調度與信息核驗一體化,既保障旅客順暢通關,也確保郵輪勤務與口岸管理有序開展。
全島封關運作標誌著海南自貿港建設進入全新階段。海南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常務副主任關繼榮表示,海南將抓好各項政策落地,推動政策紅利轉化為企業效益,同時爭取更多增量政策出台,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到海南投資興業。
{loop type="link"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