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9-14 來源:摸金校尉網作者:無憂公子66
新華社石家莊9月10日電 題:小小冰糖葫蘆變成甜蜜大產業
新華社記者李鳳雙、齊雷傑
裹著薄脆糖衣的冰糖葫蘆五顏六色,在燈光下泛著光暈;山楂條、山楂球等山楂製品,刺激著消費者味蕾……走進河北省石家莊市石美集城市微度假中心“喜識冰糖葫蘆全球旗艦店”,就仿佛進入了一個“甜蜜世界”。500多平方米的門店,匯聚了42款冰糖葫蘆和56種山楂製品。“這是喜識冰糖葫蘆700多家門店中貨品最全的一家,每年營業額達300多萬元。”石家莊喜識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太學說。
作為一種特色小吃,冰糖葫蘆曆史悠久,已有數百年曆史。隨著時代發展,冰糖葫蘆被賦予甜蜜、紅火等美好寓意,成為風靡全國的小吃,也變成一項甜蜜產業。在龍頭企業和冰糖葫蘆專業村帶動下,河北省冰糖葫蘆年銷售收入達25億元。
在河北雄安新區雄縣大樹劉莊村,3000多人從事冰糖葫蘆製作、銷售等工作。每年國慶節到次年3月是冰糖葫蘆銷售旺季,村民們奔赴全國多地超市、商場、景區,經營1500多家冰糖葫蘆門店或攤位。小小冰糖葫蘆,變成村民增收致富產業。
在河北雄安籽呈食品有限公司,工人們忙著將山楂去核切口,填上豆沙、紫薯、芋泥等餡料,穿到一根根短簽上。一輛輛冷鏈運輸車,從這裏將裝箱的冰糖葫蘆半成品運往全國多地。公司負責人辛愛青說,他們是國內多家冰糖葫蘆品牌的供應商,產品種類達40多種,暢銷全國數十個城市。
一種傳統小吃,為何能備受現代人青睞?答案是創新求變。
2003年,走街串巷售賣還是冰糖葫蘆行業主流,張太學就與合作夥伴張澎一起,在石家莊開了一家冰糖葫蘆專賣門店。他們堅持古法蘸糖技藝,製作的糖葫蘆糖衣薄脆,入口“嘎嘣脆”;定製的牛皮紙袋印上了《清明上河圖》局部圖案,使用糯米紙包裹……一係列創新,讓這家店門口經常排起長隊。開張首月,門店營業收入達7.5萬元,純利潤超2萬元。
“20多年來,公司探索創新腳步一直沒有停歇。”張太學說。隨著商業版圖在石家莊、保定等地持續擴張,為保障優質山楂穩定供應,張太學在山東等地承包數千畝山坡作為供應基地;依靠人工清洗山楂、去核穿串效率低,公司定製了機器設備,利用機器自動去核;為防止尖竹簽紮傷孩子,就改為冰棍一樣的扁簽;發現顧客一次吃不完一大串冰糖葫蘆,也無法品嚐多種口味,公司創新推出迷你小串,裝有5小串不同口味冰糖葫蘆的“萌趣套盒”受到顧客歡迎。
產品契合消費者需求,才能賣得火。如今,迷你小串也成為河北雄安籽呈食品有限公司主打產品,出貨量占六成以上。辛愛青說,針對南方市場,公司開發了榴蓮、桂花、香芋等口味餡料。在內蒙古市場,山楂中間夾上了奶皮子、幹噎酸奶……如今,公司產品種類達40多種,適應了消費者個性化需求。
“萬物皆可冰糖葫蘆”。近年來,喜識推出烏梅、荔枝、檸檬等口味的餡料,油柑、波羅蜜等也成為穿串原材料。利用藥食同源理念,喜識開發出雞內金、陳皮、黑芝麻等餡料的冰糖葫蘆,推出紅果脆、山楂條等數十種山楂製品,豐富了門店產品種類。目前,喜識自營店和加盟店已擴展至700多家,涵蓋北京、上海、杭州、成都、長沙等城市,冰糖葫蘆年銷售量突破1億串,韓國首爾等地的海外門店也接連開張。
近年來,冰糖葫蘆贏得了消費者青睞,相關產業也擺脫手工作坊模式,實現工業化生產、配送。在大樹劉莊村,冷鏈倉儲運輸設施逐漸完善,冰糖葫蘆半成品通過冷鏈物流發往全國。一些龍頭企業引進山楂清洗、消毒、烘幹一體化設備,加工能力大幅提升。到今年底,喜識冰糖葫蘆門店有望擴展到900多家,公司計劃在石家莊建設加工物流一體化園區,將冰糖葫蘆產業拓展到全國更多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