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9月14日電 題:香港以“變”“通”為共建“一帶一路”注入新動能
中新社記者 戴小橦
第十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11日在香港落下帷幕。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致辭中指出,香港是理想的共建“一帶一路”樞紐,連接亞洲與世界,是“超級聯係人”及“超級增值人”。“樞紐”一詞,精準道出香港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的獨特地位和核心作用。十年耕耘,香港“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結出累累碩果,不僅讓香港深度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更讓香港以“合作求變”的姿態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注入新動能。
9月10日,香港特區政府與香港貿易發展局聯合舉辦的第十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在香港舉行。圖為嘉賓在論壇現場洽談。 中新社記者 李誌華 攝
從成果數據可清晰看到香港的“樞紐”作用。十年來,該論壇吸引逾120個國家和地區的逾4.5萬名嘉賓參與,推介了2800多個共建“一帶一路”項目。這印證了香港在“內聯外通”方麵的優勢獲廣泛認可,香港的樞紐角色更加凸顯,可從“通”的實效與“變”的突破兩個維度具體觀察。
以“通”為脈。香港是“內聯外通”的雙向門戶,讓合作落地更高效。這種“通”體現在為企業搭建精準對接的橋梁。從為共建“一帶一路”項目提供覆蓋全過程的“一站式”法律服務,到與37個共建“一帶一路”稅務管轄區簽署全麵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香港以國際化、高標準的專業服務,為跨境合作掃清障礙。海外企業憑借香港連接全球金融市場,中國內地科技企業依托香港降低“出海”風險,這些案例都印證了香港作為“超級聯係人”和“超級增值人”的獨特角色。
香港的“求變”意識讓合作機遇持續擴容。本屆論壇增設共建“一帶一路”重點項目環節、“聚焦中東及東盟市場”環節、與青年商業領袖的交流元素等,促成約50份政府和企業合作備忘錄、逾800場一對一項目對接會。這些創新舉措精準對接了當前共建“一帶一路”在新興領域的需求。
未來,泰國“東部經濟走廊”將在醫療健康、數字科技、綠色經濟等新興領域著重發展,而香港匯聚了這些行業的資金、人才及技術,能為具體項目高效賦能。“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在《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百強創新集群排名中位居全球第一,更讓香港得以依托區域創新合力,助力內地科技企業“走出去”,為共建“一帶一路”注入創新活力。
第十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是“樞紐”建設的裏程碑,更是新起點。香港成為共建“一帶一路”樞紐,正是順應市場需求、彰顯自身優勢的正確選擇。未來,香港可持續以“變”激活潛力、以“通”強化聯結,會在綠色經濟、數字科技、科技創新等新興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成為共建“一帶一路”中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核心樞紐。(完)
【編輯: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