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上合峰會傳遞出全球南方崛起的信號
9月1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同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葉爾梅克巴耶夫在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新聞中心舉辦共見記者會。 視覺中國供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2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昊天)8月31日至9月1日,全球2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和10個國際組織的負責人在天津參加了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一些國際主要媒體認為,與會各國領導人廣泛討論經濟、安全議題和地區事務,這場由“非西方國家”主導的峰會不僅形成了一係列成果,還明確表達了全球南方崛起的意向。
美國《新聞周刊》、“政治”新聞網等媒體在報道中提到,今年的上合峰會是在俄烏、中東衝突持續,美國關稅政策導致全球貿易緊張的局勢下舉行的。作為上合組織今年的輪值主席國和峰會主辦國,中國希望宣示自身作為和平締造者和公平正義維護者的形象。外媒同樣注意到,會議期間,中方再次提及建設新型國際關係、反對霸權主義、改善全球治理的重要性;在上合組織內部,中國致力於推動高質量發展,承諾加強對其他國家的投資、提供更多科技合作機會、盡快建成上海合作組織開發銀行。
上合峰會期間,各國領導人簽署了《天津宣言》,批準了上合組織未來10年的發展規劃,還通過了加強安全、經濟、人文合作和組織建設等24份成果文件。美國財經媒體CNBC稱,在上合組織內部,中國將主持建設新能源、綠色產業和數字經濟的合作平台與技術創新、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中心。更重要的是,借助此次峰會,中國能夠與很多國家進一步發展關係,進而為緩和熱點地區緊張局勢創造條件。
外媒指出,今年的上合峰會表明,中國在推動經濟合作與地區和平議題上主動作為。隨著中國和印度的領導人會晤,中印兩國關係持續緩和,這有利於印度獲得發展經濟所需的資源,也讓中國的國際形象得到提升;中國與俄羅斯的良好關係,讓外界相信中國可以在解決烏克蘭危機的過程中發揮特殊的斡旋作用。
《新聞周刊》稱,雖然在峰會上沒有指名道姓地批評美國及其盟友,但中國一貫主張,國際規則和秩序不應由少數國家決定,“中國有能力改變狀況,以反映南方國家的利益和優先事項”。美國政府近期的一些做法,進一步提升了中國方案的受關注度。
“如果美國總統和他的追隨者認為,可以用關稅向中國、印度和俄羅斯施壓,迫使他們屈服,那麽情況並非如此。”研究機構“中國-全球南方計劃”負責人埃裏克·奧蘭德告訴英國路透社。路透社稱,與美國有別,中國倡導“更具包容性的經濟全球化”。
“對西方來說,忽視這一周內在中國發生的事情將是很大的錯誤。”英國《獨立報》在上合峰會開幕日發表評論文章稱,本屆峰會釋放出不少值得注意的信息。例如,這次會議表明,俄羅斯“受孤立”的程度被誇大了,它在世界大部分地區仍然受到歡迎;對中印關係來說,隨著峰會舉行,那種主張“中印無法和睦相處”的觀點變得難以立足;而在中亞,上合組織的存在和興盛本身就說明,中國和俄羅斯不一定會發生“影響力之爭”。
“這確實意味著,代表世界近一半人口的領導人正在討論他們的未來,而沒有特別提及西方,更不用說對西方的依賴了。”《獨立報》總結說。